李鹏 张晓 赵紫荆 许伊诺 杨佳奇
摘要:高校教師工作倦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情绪劳动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情绪劳动的浅层次扮演和深层次扮演对教师工作倦怠具有不同的影响,此外,情绪劳动可以通过多种因素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对情绪劳动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建立相应的结构框架。
关键词:工作倦怠;情绪劳动;高校教师;影响因素
一、高校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相关概念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制度,在教育事业中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机遇与挑战并存,但相对而言挑战更多,导致工作倦怠现象在高校教师人群中越来越明显[1]。高校教师工作倦怠主要是指在自己工作领域中自我要求过高,忽视自身需求而引发的一种疲劳状态[2]。
工作倦怠有3个维度,分别是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情绪耗竭指由于个体过度消耗情感资源导致情感资源缺失;去人格化指在情感资源缺少的情况下,个体对待服务对象态度冷漠、疏远;个体成就感降低体现为自我评价低,认为工作没有意义[4]。根据对不同行业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水平在众多行业中排名第三[5],其中情感衰竭是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6]。这使得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成为热点[7]。
关于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归为两类,一类研究以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出发点对其工作倦怠进行研究,如工作投入[8]、工作压力[9]以及学校组织气氛[10]等。另一类主要从教师的个人特质角度对其工作倦怠进行研究[11-13]。除上述影响因素外,情绪劳动也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14]。
早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Hochschild和Russell便提出了“情感劳动”。情绪劳动是指由于工作任务对情绪表现有相应的要求,员工需要对自身情绪的表达进行调节或管理[15]。情绪劳动主要采用二分结构法,分别为浅层次扮演(调节外在表现)和深层次次扮演(调节内在感受)[16]。研究表明,而情绪耗竭是当前最严重的问题[6],情绪劳动是其重要影响因素。情绪劳动的层次不同,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也有所不同[17]。
二、高校教师情绪劳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一)不同层次的情绪劳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情绪劳动的浅层次扮演主要通过调整表情和动作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反应调节,而深层次扮演主要通过改变认知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18]。浅层次扮演仅仅改变自己表面的情绪,真实情绪并未被表达和改变,反而被压抑。而情绪劳动的深层次扮演是个体主动改变自己认知的过程,通过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浅层次扮演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工作倦怠;深层次扮演可以负向预测工作倦怠[19]。也有研究者对工作倦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扮演的情绪劳动正向预测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负向预测个人成就感;而深层扮演负向预测去人格化、正向预测个人成就感[20]。
(二)情绪劳动影响工作倦怠的第三因素
不同年龄的教师的情绪劳动以及面临的工作倦怠情绪都有所不同。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以及年龄的增长,其浅层次扮演会逐渐减少,而深层次扮演逐渐增加。学校的组织管理以及组织关怀也会调节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工作倦怠的核心内容是情绪枯竭,而高校的组织关怀会给教师们更多的心理慰藉,对教师的心理资源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因此可以有效的减少教师的情绪耗竭,从而减少了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心理[21]。组织认同可以显著的正向调节深层次扮演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浅层次扮演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18]。研究表明,个体特质对情绪劳动与情绪耗竭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影响[22]。
三、总结与展望
高校教师的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都与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高校教师面临着众多压力,其心理健康应引起高校领导者的重点关注,且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以及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情绪劳动与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关系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从而提出降低或避免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有效策略,为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高校教师的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与高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校长久的发展密不可分,教师们工作倦怠少,工作投入度高,情绪以及心理健康水平良好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学校科研事业的进步,还有助于学校的长久发展,因此应对高校教师的情绪劳动及工作倦怠给予高度的重视,相应应对措施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1]Jun,Pu,Hanpo,et al.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job burnout in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s:Testing for mediation and moderation.[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6.
[2]刘予博,兰继军.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及缓解策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70-73.
[3]Maslach C,Jackson S E .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1,2(2):99-113.
[4]章志伟.重症监护室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1077.
[5]王红丽.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教育与职业,2010(8):53-54.
[6]姚海田,韩旭东,刘晓倩.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教育与职业,2016(21):96-98.
[7]Peng J,He Y,Deng J,et al.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 and job burnout in preschool teachers:Psychological capital as a mediator and moderator[J]. Work,2019,63(1):1-11.
[8]张琳琳,杨金伟,马世超.工作投入: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视角.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91-93.
[9]李志鸿,任旭明,林琳,等.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31(1):218-221.
[10]焦海涛,宋广文,潘孝富.中學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投入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329-331.
[11]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 . Job burnout.[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1):397- 422.
[12]周彦良.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克服对策.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46.
[13]李永鑫,杨淑芸.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干预[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55-57.
[14]Grandey,Alicia A .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workplace:a 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emotional labor.[J]. J Occup Health Psychol,2000,5(1):95-110.
[15]Hochschild,Russell A . Emotion Work,Feeling Rules,and Social Structure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9,85(3):551-575.
[16]谢予.情绪劳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以组织认同为调节变量[D].
[17]张莉,林与川,张林.工作不安全感与情绪耗竭:情绪劳动的中介作用.管理科学,2013,26(3):1-8.
[18]周松,王建宁,赖开兰,于翠香,查丽玲.护理人员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进展.中国职业医学,2019,46(3):383-386.
[19]毛晋平,莫拓宇.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情绪劳动策略、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5):22-28.
[20]Dursun S.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at Work:A Study from Turkey.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65,300 – 305.
[21]李靖华,徐蕾,宿慧芳.组织关怀如何调节高校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重庆高教研究,2016,4(4):73-83.
[22]Fredluthans,Youssef C,BRUC. 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李鹏(1990- ),男,汉族,天津人,心理学部研究生办公室副主任,教育学硕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方向:教师发展与心理健康。
张晓(1997- ),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硕士,理学学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方向:持续性注意。
赵紫荆(1997- ),女,汉族,湖北荆州人,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硕士,理学学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方向:疼痛与共情。
许伊诺(1996- ),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硕士,理学学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方向:阅读与眼动。
杨佳奇(1997- ),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硕士,理学学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方向:时间注意与空间注意。
基金项目
天津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43-135202WU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