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芝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在持续提升。广大教师都在认真思考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在数学领域的能力素养增强打下坚实基础。在这种形势下,情境教学法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实践应用。不过,部分教师缺少对情境教学本质的深入了解,没有发现问题在情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导致情境教学的潜力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以下从创设趣味问题情境,构建生活问题情境和挑战复杂问题情境三个角度来加以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學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应用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常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一种与所学知识紧密相关,同时又有一定趣味的情境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观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适合抽象性和概念性比较强的小学数学学科。在应用情境教学的时候,则需要教师将问题作为其中的重点,要通过问题去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思考,避免出现只追求情境趣味性的情况。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
一般情况下,情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情境中必然会存在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为了防止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激励学生勇于克服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教师还要在必要的时候进一步增强情境的趣味性,比如,将游戏与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情境,找到并解决问题,使得学生一直能够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的趣味游戏情境:为了服务每个同学,学校里特别开设了一个“学生商店”,店长和店员都有学生自己担任,商店里的商品都是大家平时学习的时候可以用到的。今天这个商店正式开业,大家可以体验一下。然后由学生自告奋勇充当店长和店员,其他学生则排队在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商品和学生使用的“人民币”都是教师提前准备好的道具。这样学生就能自然地完成知识的学习,自主发现并解决学习上的各种问题,让问题情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构建生活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升华,最后又要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紧密。如上文提到的“认识人民币”,就与学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不论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还是为了拉近学生与问题情境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参与到情境中,都有必要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增进对学生现实生活情况的了解,从中选取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元素融入到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创新,去解决这些生活问题,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学习“面积”的知识时,可以这样创设生活情境:假设现在的这间教室就是大家生活的房间,现在可以根据大家的需要来重新给墙面刷漆,布置一些装饰品。不过为了确定究竟需要用多少漆和装饰品,要首先把墙面的面积计算出来。随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发给尺子等工具,每个小组负责一面墙的测量和面积计算工作。各个小组完成之后要互相检查,然后汇总起来。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某些生活场景中有效利用数学知识。
三、挑战复杂问题情境
之所以要创设复杂问题情境,在于小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要实现融会贯通,就必须在比较复杂的问题上加以应用,否则无法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复杂问题情境对于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于教师来说,复杂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是锻炼学生能力,不是故意刁难学生,如何控制好难度并保持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学生则需要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去发现情境中存在的各种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数学知识技能来加以解决。只有师生双方很好地配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复杂问题情境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圆”的知识时,需要学生调动起几何直观、空间想象、数字计算等各方面的能力,比较适合构建复杂的问题情境来有效涵盖这些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上的“确定起跑线”来构建情境,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条件来创建复杂问题情境,比如,班里要组织一个集体节目,大家要站成圆形,然后告诉学生大概需要几个人,每个人大概要占据多大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对人员的站位进行安排并计算出这个圆形的大小。
综上所述,将问题情境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发现、分析和探究能力,为数学知识技能成为学生认知体系一部分和发展成长的重要依靠而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124.
[2]吴宏彬.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9(5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