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模式研究

2021-10-30 06:43:12李铁磊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工位工匠环节

李铁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哈尔滨 15000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全国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越来越重视,各参与主体都逐步认识到,活动的关注点应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大学生创新教育应从“流于形式”向“向下深耕”转变[1]。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展的创新教育基本上是面向低年级本科生的普及型科创技术培训,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心理素质的锻炼,而这也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薄弱环节。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不仅需要基本的知识、技能,还需具备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优秀心理品质。

1 工匠精神内涵

古代匠人的工匠精神主要是实用理性下的创新精神[2],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新时期的“大国工匠”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3-5]。例如,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他们的工匠精神表现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敬业至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

2 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模式

工程训练中心是校内最大的工程实践基地,营造以工匠精神为主的工程文化有利于中心内涵式发展,有利于提升工程实践教育品质。通过整合中心资源,从课程内容、授课形式、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使创新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机融合,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学生心中,能促其养成专注、严谨、执着的职业态度,戒除浮躁心理,更注重创新实践的细节和风险,提升创新能力和职业生涯竞争力。

以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通过广泛调研,搜集与工训中心创新教育紧密契合的典型案例,丰富课程内容。通过增加现场观摩、讲座、课上竞赛等多种实践环节丰富授课形式。通过教学环境建设,丰富工程文化内涵。上述融合模式均需经过应用实践,不断调整完善,最终达到创新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机融合、提升实践育人品质的目标。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融合模式具体思路Fig.1 Specific thinking of integration model

2.1 工匠精神与创新教育课程内容融合

狭义的工匠精神是能工巧匠通过不断雕琢产品,不断改善工艺,享受自己产品不断升华的精神理念。广义的工匠精神是为了企业、国家的发展,打造本行业最优质产品,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案例选取要兼顾上述两方面,工训中心创新教育的基础是科创技术培训,狭义的工匠精神案例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不断增强升华自身工艺、技术的内驱力;工训中心创新教育的目标是产品研发培训,广义的工匠精神案例有利于学生建立产品标准、品质、服务至上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不断增强为国家服务、建功立业的荣誉感。工匠精神典型案例选取方面,狭义的工匠精神案例可以选取古代熟能生巧的卖油翁故事和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故事;广义的工匠精神案例可以选取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评选,经过广大基层职工和各级工会组织层层推荐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典型事迹。

工程训练中心创新教育课程具有明显的工程实践特点,课程环节除了基本的知识讲授,大部分是学生动手实践。工匠精神典型案例与课程内容融合的基本思路是,在知识讲授环节安排广义工匠精神案例,将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上升到关乎个人、集体、国家前途发展的高度,提纲挈领;在某一技术的动手实践环节,安排狭义工匠精神案例,提升学生对工艺、技术的关注度和兴趣,培养“较真”精神。

2.2 工匠精神与创新教育授课形式、教学环境融合

创新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动手实践,还可以补充多种互动教学形式。在动手实践环节增加现场观摩教学,聘请校内外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师现场演示作品机械零件拆卸、装配,电路板焊接、调试,充分展示工匠技能与职业素养。在课堂讲授环节,聘请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企业工程师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软件代码开发、电路板绘制、机械制图的“工程标准”之美。在课上作品验收环节,增加场地竞赛,并通过适当的奖励让学生体验工匠技能竞赛的荣誉感。

职业素养是工匠精神的根本,除了高超的技术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工作环境的有效管理也是职业素养的体现。通过将实践教学环境统一规划调整为“工位+赛道”的形式,每个工位配备固定的仪器设备、工具,实践教学完成后,学生需要将仪器设备、工具放置在指定位置,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工位、赛道的卫生环境也由指定人员负责,上述工作环境管理工作均为课程考核环节,以此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在此基础上,教学环境通过适当增加工匠精神典型案例展板,着重宣传大国工匠爱国奉献、爱岗敬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使命感。统一规划后“工位+赛道”的实践教学环境如图2所示。

图2 “工位+赛道”的实践教学环境Fig.2 Pract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station+track”

3 工匠精神与创新教育课程融合模式效果分析

经过2020年春季学期网络授课以及秋季学期实践教学的应用,本研究成果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工训中心创新教育的全面培训,自身能力和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先后完成一项教育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参与黑龙江省“互联网+”和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两项,铜奖一项。

猜你喜欢
工位工匠环节
请珍惜那个工位永远有零食的同事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工匠风采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精确WIP的盘点方法
工位大调整
意林(2020年10期)2020-06-01 07:26:37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工匠赞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