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颖,彭 霞,王干珍
(东台市人民医院 江苏东台224200)
子宫肌瘤是一种因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发于育龄期,伴随月经失调、腹痛、下腹包块等症状,可对女性生育功能造成影响[1]。目前,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药物、介入为主,其中外科手术疗效最为突出,但手术会损伤患者周围生殖器官正常解剖结构,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同时患者遵医行为较差,易导致生活质量低下,术后恢复缓慢[2]。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将临床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与患者家庭的优质护理模式,通过随访等方式为出院患者持续提供专业护理指导,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3]。Teach-back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重点评估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并进行知识澄清,增加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改善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本研究将Teach-back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在我院行子宫肌瘤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B超等方法诊断为子宫肌瘤[5];②符合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②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年龄31~48(38.46±5.51)岁;病程3~18(11.58±3.97)个月;病灶部位:肌壁间肌瘤27例,黏膜下肌瘤9例,浆膜下肌瘤7例;肿瘤直径2.5~8.2(4.89±1.61)cm;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13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7例。对照组年龄29~50(39.62±5.38)岁;病程2~19(12.25±4.06)个月;肿瘤部位:肌壁间肌瘤28例,黏膜下肌瘤10例,浆膜下肌瘤5例;肿瘤直径2.7~7.9(5.01±1.47)cm;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12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及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Teach-back延续性干预。①入院健康教育。a.准备阶段:由1名妇科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及3名责任护士组成Teach-back专项小组,统一接受子宫肌瘤疾病知识、手术及护理知识培训考核,确保每位组员熟练掌握相关医护知识和操作技能,能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知识讲解。b.解释说明:患者入院后即以知识讲座形式向其讲解疾病、手术和护理相关知识,主要知识点包括子宫肌瘤发生机制、危险因素、术后注意事项、生活方式指导及并发症防治措施等。讲解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患者角度看待问题,每次选择2~3个知识点,内容循序渐进,把握好单次讲解时间。讲解过程中适当加入动作演示和病例剖析,通过视频等媒介增加健康教育生动性,提高患者听讲兴趣。c.评估:每次健康教育后给予患者一定时间进行知识回顾与思考,引导患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健康教育内容,表达对每个知识点的个人理解,以此评估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d.澄清:对评估过程中患者出现的知识误区予以纠正,对未涉及的内容予以补充完善,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调整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尽可能掌握更多知识。e.理解:评估患者各知识点掌握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多次反馈和澄清,直至患者能够准确、全面复述健康教育内容。②出院指导。出院前对患者身体状况、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为患者建立回访档案,记录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症状体征、用药情况、行为习惯等;出院时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和医护人员名片,告知其家庭自我管理注意事项、并发症防治措施及复诊时间。③出院随访。出院后每周安排1次电话访谈,每月进行1次家庭随访,了解患者近期身体情况和自我管理效果,通过微信群等途径不定期推送相关学习资料,帮助患者巩固所学知识;对患者家庭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解决,每次交谈时对患者进行鼓励,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康复信心和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定科学饮食规划,指导患者补充足够能量和营养物质,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摄入,增加饮水量;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服用抗肿瘤、补血药物,保持规范用药频次和时间,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有氧运动锻炼,在机体耐受前提下增加运动量,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适当控制体重。出院随访至术后3个月。
1.3 评价指标 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健康知识水平、生活质量、遵医嘱行为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①健康知识水平:采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疾病基础知识、手术知识、治疗知识等5项内容,各项评分0~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越高[6]。②生活质量:以诺丁汉健康量表(NHP)[7]进行评估。NHP由躯体活动、精力、疼痛等6个维度、共38个条目组成,各维度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2.1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NHP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NHP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后遵医嘱行为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遵医嘱行为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切除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症状改善具有确切疗效,但手术作为一种主要应激源不可避免地会为患者带来生理疼痛和心理负担,加之患者缺乏疾病治疗相关认知,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差,不良情绪突出,影响手术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不利。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能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疾病治疗信念,形成良好遵医行为,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措施,有利于术后恢复[8]。
Teach-back是一种通过医患之间疾病认知信息的双向传递,不断纠正和完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健康教育方式[9]。Teach-back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评估、澄清和理解4个实施步骤,本研究观察组通过成立专项小组,以知识讲座等形式向患者讲解子宫肌瘤疾病知识、手术知识、术后护理方案和自我管理措施,使患者对疾病治疗有明确认知;通过让患者复述健康教育内容,定期评估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进行知识澄清,利用反复指导对知识漏洞进行补充完善,使患者最大程度提高知识水平,掌握自护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患者疾病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有效提高,与黄淑华等[10]研究结论类似。究其原因:Teach-back教育法通过开展系统化健康知识培训,与患者深入沟通互动,将难以理解的医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患者,并不断利用教学反馈、澄清加深患者认知程度,纠正完善知识内容,从而使患者有效掌握应用相关知识;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意识到术后规范化护理对于身体恢复的重要性,从而自愿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全新护理模式,是指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由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干预重点为制订具体出院康复计划与家庭治疗过程中的持续随访与指导,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获得专业护理服务[11]。本研究中,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其健康状况评估与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疾病与心理信息,使患者对疾病形成初步认识,并在不断教学与反馈中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掌握自我管理技能;通过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康复信心和治疗依从性,改善不良情绪状态;实施饮食、用药等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优化自我管理行为。术后电话访谈与家庭随访能实现对患者病情与恢复情况的有效观察,监督自我管理行为,并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医学指导,为出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平台。张慧英[12]研究表明,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Teach-back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通过Teach-back延续性护理干预,患者的疾病和并发症认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掌握一定自我护理能力和并发症预防能力,医护人员也能通过反馈随访及时获取患者疾病信息,对并发症予以有效预防;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健康生活习惯得以养成,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Teach-back延续性干预有助于提高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控制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