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剧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29 22:51杨洁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历史剧驱动戏剧

杨洁

项目式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是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深入、持续探究,创造性解决问题并形成相关项目成果的学习方式。

项目式学习起源于16世纪欧洲建筑界,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21 世纪其应用从技能教育到基础教育逐步开展。项目式学习被认为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使学习者、教师、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这四个要素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

历史剧教学法针对初中生有较强的模仿热情和能力的特点,其最大优点是融历史剧故事性和情景生动性为一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优秀的历史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历史剧教学法,要遵循兴趣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对话探究式原则等。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优化历史剧的内容,做到知行合一,将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但目前的历史剧教学更多的是老师提供一个剧本,少数学生根据已有的剧本进行演绎,停留在纯粹的表演层面上,而缺少了过程中研读历史素材、探究历史真相、进而化史为剧的体验。

一、以历史剧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的运用

将项目式学习与历史剧教学法结合起来,历史剧是项目式学习的载体,学生以驱动性问题为核心确定学习目标、制定评价量规、查阅历史资料、筹划剧本冲突、体验角色剧情等,以历史剧的形式将研究结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并品评鉴赏。教师需要围绕这个问题开展设计,引导学生完成整个流程的研究和学习。

(一)项目设计

以历史剧为展现形式的项目式学习,教师提出驱动问题,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驱动性问题应除了具有一般的趣味性、探究性、典型性、多学科性的特征外,还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戏剧演绎可行性,可以具体化为某一个现实历史片段或者历史情境。虽然有一些驱动性问题是很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但是其很难以戏剧的形式呈现,就不太适合作为驱动性问题。2.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矛盾性。也就是说,驱动性问题具体化为历史片段或历史情境时应有一定的戏剧冲突。历史剧是一种戏剧,就应具有戏剧的一般特征,戏剧情节的推动需要依靠戏剧冲突,所以驱动性问题应先天具有矛盾性特征。

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项目的驱动性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将抽象的驱动问题具体化为真实的历史片段或历史场景,设计项目时可以将这些情景与传承红色基因关联起来,历史剧中丰富的细节和立体的人物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达到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历史片段可以有多种的选择。比如,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情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建军历程;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我党召开遵义会议的历史情境;又或者是建国之后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女排精神”等的经典片段,这些都是真实历史事件中的情景。

但是,以上提到的历史剧主题并非都适合编排历史剧,特别是对于中学生而言。对于以历史剧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历史剧主题选择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剧情故事要相对简单,不能有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线。中学生大多是第一次接触戏剧,教师指导戏剧的经验也不尽丰富,所以选择人物和故事相对简单的历史情境更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产生正向激励,提高师生的自信。2.历史剧的时长要控制在20分钟左右。历史剧的时间太短无法讲述一个好故事,时间过长对于学生来说工作量过大,超出中学生的能力范围,加之观众和课堂时间的限制,一般20分钟较为合适。3.剧情应有一定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戏剧的核心与基础,没有冲突的戏剧是索然无味的,在选择戏剧主题时应选择具有一定戏剧冲突的历史情境,一方面增加观众观看时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演员在表演创作时更好地融入剧情、融入人物。4.情节应该具有吸引性、感染力和引导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正确的时空观、价值观、历史观。根据以上选题原则可以确定历史剧主题,现以下表主题为例展示主题的设计。

(二)项目组织与实施

以历史剧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更加要求通过质疑、查阅、创作、演绎、体验等方式达到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效果,在教师引导下探究和推动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迁移这种能力,这是历史剧教学的最大优势。歷史剧的创作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指导,主要原因是,对于学生来说,剧本的创作内容易故事化,脱离了历史背景,又或者可能只是将历史史实简单地罗列,没有历史剧冲突和人物特点,所以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延展历史知识,思考历史剧细节,更加充实剧本的创作。

项目组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策划和组织历史剧的过程,是项目式学习的载体,历史剧最终的演出是项目式学习的成果展示。所以,在项目组织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的研究学习过程,这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2.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计划,整个过程是师生共同讨论决定的,是师生互动协作的结果,教师在学生决策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帮助的功能,适时提出看法,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项目组织过程中,应为项目执行明确实施流程和时间节点,为每一步执行都确定可观察、可测量的实施目标。4.历史剧的形式不单单指的是编写剧本和表演话剧,历史剧是历史和戏剧的结合。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历史材料,鼓励学生多方面收集史实并汇总,深度刻画各类人物在历史场景中的所思所想,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看待历史问题,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5.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开展的项目式学习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结合项目学习的目标开展组织规划。

本项目的主要原则是学生在历史剧的筹备和演出过程中全方面的体验和感受红色历史,“以演促写、以写促学”,以学生最大程度的领会党史和新中国史为追求目标(见下页上表)。

(三)项目评价

评价以历史剧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应是多元的,从项目研究开始就同步启动评价量规的制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驱动性问题诠释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唯有紧紧围绕核心问题研究,才是项目式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育人的本质要求。通过学生自编自演的历史剧可以体现学生对驱动性问题的思考,体现学生是否有跨学科的综合思维,体现学生是否提升了核心素养,这是整个项目首要的评价标准。第二,是对历史剧本身艺术水平的评价。主要包括剧本的叙事结构,历史剧冲突的激烈程度,学生的表演水平,以及作品的感染力与吸引力等等,是对剧作表现力方面的综合评价。第三,是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包括阶段性成果和分工参与度,阅读资料的广泛深刻性以及学生的努力程度、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这个方面主要是通过教师打分以及学生互评来进行评价。

二、结语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项目式学习的关键点并不是掌握事实性的、结论性的知识,而是要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学习去解决实际问题[2]。以设计和排演历史剧为载体的项目式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学生在创作和演绎过程中,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死板、枯燥、割裂的史料,而是可以直接体验历史场景的冲突性、连贯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了自身的情感,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除了在知识、能力、思维方法有提升外,对内容的情感倾向及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增加,甚至迁移到其他科目上的主动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大大提升。所以,通过以历史剧方式驱动的项目式学习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有着重要且独特的意义。

【注释】

[1]刘育东:《国外项目学习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9期,第60页。

[2]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2期,第62页。

猜你喜欢
历史剧驱动戏剧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是非功过任评说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的冲突及调和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