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霁 彭瑞敏
位于太湖西南岸的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不仅是经济增长迅猛的“中国百强县”,同时还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多年来,长兴县以“学在长兴”品牌为引领,着力建设区域教育高地,成为浙江省教育强县。在这方人杰地灵的宝地上,长兴县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长兴一小”)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教学质量,打造出基础教育的长兴品牌。
什么样的学校真正适合儿童发展?校长蒋学平有自己的思考:“教育者只有从儿童视角出发,才能看清他们的发展需求。当我们秉持‘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办学理念,就能理解教育的真正含义,做事才有方向。”
基于“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办学理念和“办一所孩子向往的学校”的办学愿景,长兴一小聚焦生活力、学习力和幸福力的培养,以师生成长成就学校发展、打造教育品牌,推動教育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生活力,打造向往教育的育人新模式
清脆的鸟鸣伴随着孩童的嬉闹,湿润的空气中传来沁人心脾的花香,东边一缕缕温暖又热烈的阳光透过树荫洒在蜿蜒的小路上。如花园一般的校园里,师生即将开启新的一天。
一如往常,蒋学平早早来到学校门口迎接师生。和他一样提前到校的,是站在校门前的两排“威严”的“小交警”,他们来自学校“少年交通警察学校”。每天清晨,“小交警”们轮流执勤,协助交警指挥校门口车辆有序通行、学生有序入校。长兴一小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化有形为无形”,在贴合实际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生命、规则、责任的敬畏意识,让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成为一种伴随学生终生的自觉行为。
杜威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同样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生活力,要确保学生在掌握生存技能和生活技巧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并具化到学校教育中,让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用蒋学平的话说,学校应该“做有烟火味的德育,让盐融化在汤里”。
长兴一小的生活德育已经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课程化。例如:实行“整理行动”,学生从整理书包、抽屉到整理家务,再到整理自己的情绪和心情,生活在不断的“整理”中变得更加舒畅;“垃圾隐身行动”鼓励学生节约资源,将垃圾变废为宝,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小帮厨行动”食育课程,让学生在自己采买、烹饪、分餐、自制菜谱课程活动中,用锅碗瓢盆奏响劳动协奏曲,用柴米油盐烹出生活的烟火味;县前街校区的“少年消防员学校”三十年如一日,定期邀请消防队来校进行军训、消防演练、徒步远足等,并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学习英雄楷模精神,为此,学校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消防教育示范学校”。
在生活德育推行的过程中,蒋学平克服了不少困难。曾经,一位一年级学生家长就帮厨这件事表示了反对:“孩子那么小,怎么能让他分餐呢?”蒋学平拍着胸脯向家长保证:“你仔细观察一个月,如果孩子没有进步你来找我。”一月未满,家长再次找到蒋学平,对学校的育人方式大加赞赏。原来,孩子在师友的鼓励和赞扬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自豪感,回家后主动承担了许多家务,还对母亲的付出表达了感激。
除了以活动启发生活智慧,环境的营造也是生活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长兴一小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打造文化校园。春季,满墙月季粲然绽放,校园里生机勃发;夏季,海棠挂满树枝,伴随着教室的琅琅书声;秋季,银杏叶铺满大地,学生走在金黄的“地毯”上感悟生命;冬季,青松傲然挺立,在寒冷中见证着师生温暖的情谊。
长兴一小的礼仪课程是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从校门通往教学楼的路被称作“礼成大道”,道路一侧墙壁的浮雕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卧冰求鲤、孔子尊师、程门立雪等中华传统礼仪故事,引导学生崇德尚礼。校园内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书法等作品,还设有专门的学习成果展示区,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断开拓创新。
优美雅致的校园环境,生动立体的德育浸润,长兴一小在探索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雅正文化”,引领全校师生纳智品雅、启正立德。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到形成美好的人格品质,长兴一小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于学生六年生活的点滴之中,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力,激活向往教育的学教新方式
秉持“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理念,长兴一小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接受到“基础+个性”“全面+特长”的教育。“基础教育的目的不是排序,也不是淘汰,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蒋学平认为,学习力是实现学生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能力,须通过学教方式的改革,让学习从传统授习走向自我学习,从知识传递走向能力塑造。这意味着教师拥有了更多元的身份——生活指导者、学习组织者、课程开发者和评价参与者。蒋学平由衷感慨道:“以前教科书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教科书。只有教师转变态度、转变思维,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为此,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组织开展了新教师“六艺”培训,即教学设计、微型课、粉笔字、钢笔字、微课程制作与微信公众号制作;音体美技能组教师“技能大比拼”,即音乐教师器乐、声乐、舞蹈三项,美术教师绘画、书法两项,体育教师跳高、跳远、跳绳、体操、跑步、自行车、游泳、扔铅球、两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四选二)铁人十项;以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青年教师成长营”通过各项专题培训,实现梯队成长等。同时,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通过听课、磨课、赛课等,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开阔教学思路。此外,学校通过不断丰富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生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首先,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打造“一科一品”校本特色,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结合,实现了纵向各学科梯度培养、横向各学科全面开花。例如:基于语文统编教材,通过低年级讲成语故事、中年级讲民间故事、高年级主题演讲的梯度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立足英语课堂,通过课前小故事分享、英语配音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从“每课一练”入手,夯实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