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悦
从“关注幼儿安全”视角出发,教师轮流护岗在短时间内成为幼儿园一项常规工作。孩子早晨入园和晚上离园时段,园方会安排多名教师进行安全看护。虽然幼儿园有保安,也会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护岗活动,但教师仍是护岗主要人员。
在护岗时间段,我亲历过如下的事件。在幼儿园大门外,两名孩子因为一本书发生了争执。幼儿园有图书漂流活动,每个班门口都有一些书袋,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借书回家。两个孩子都认为是自己先拿到了那本书,一路争抢,在大门口差点打起来。两方家长努力把孩子拉开,最终以其中一位孩子妥协而暂时结束了争吵,但妥协的孩子仍然在发脾气。其间,幼儿园门口有园级领导、保健教师、普通教师看护,大门外有保安、家长护岗,这么庞大的看护团队,在事件中都是旁观者,这是否是教育的失职呢?
教师们认为,这个时间段的主要工作职责为保障安全,关注体温监测、刷卡入园、按时离园等工作,作为护岗人员已经履行了职责。但从事件中可以看到,护岗期间教师的教育职责是缺位的,角色从教育者转变成了保安,对于安全的界定也仅仅是不发生危险。从半小时到一小时长短不等的护岗时间,教师角色定位为何?对于安全的界定为何?除了安全以外,是否可以挖掘这段时间的深层价值?这些问题都值得幼儿园做深度思考。
厘清护岗时间的多重职责
护岗时间幼儿园大门处人口密度剧增,为了维护安全,幼儿园根据上级安全要求增派看护人员,有园长、保健教师、普通教师、保安、家长志愿者等多重参与群体。虽然看护人员的身份不同,但大家的职责和作用却是雷同的,并未体现各自的角色价值。反观护岗现场,安全问题其实仅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就如上述事件中,幼儿间的争吵如果不做妥善处理,很容易引发后续问题。可见,解决幼儿间的纠纷也是护岗的职责。护岗时间安全是大事,但不是唯一的事。所以护岗时间,园长、保健教师、普通教师、保安、家长志愿者应该发挥各自角色的价值。
园长是护岗的统辖者,需要协调各方面人员的工作,尤其需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提出相应策略。作为保健教师,因为在晨间会和孩子们闲聊,以减轻孩子们入园焦虑和晨检恐惧,往往是幼儿园中最受欢迎的人,最关注的应该是孩子的健康问题,细致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况。作为教师,是最有经验的教育者,无论是哪个班的孩子,在护岗时间都要看成教育对象,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利用自身的教育经验实施教育措施。也可以说,教师在护岗期间,行使的还是教育权,只是将教育的范围从自己班级拓展到了全体幼儿。门卫保安仍然是安全看护最重要的角色,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做好幼儿园大门的看护者。有的幼儿园保安每天都会热情地和孩子们打招呼,孩子们也会尊敬地向保安叔叔敬礼。而家长志愿者,更多的是面对家长,如维持排队秩序、提醒家长扫二维码、提醒家长有序停车等。
挖掘护岗时间的深层价值
厘清了护岗时间的多重角色和职责,也让我们感受到,看似简单的护岗其实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需挖掘其中的深层价值,以提升单位时间的教育价值,体现不同角色的职责。
价值一:课程价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入园与离园作为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体现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如有的幼儿园针对防疫问题开发了离园课程,大班哥哥姐姐先开学,负责给自己和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设计接送卡。因为家长不能入园接孩子,所以孩子们使用自制的接送卡和家长手中的接送卡配對,读取属于自己的安全码。
价值二:问题价值。护岗时间融合了幼儿、教师、家长三方,也是易产生问题的时间段。因为牵涉三方关系,所以问题的爆发也暴露了幼儿园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如两个男孩的争吵一方面是图书借阅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礼仪教育缺失,孩子不懂得谦让和协商等问题;再一方面是教师对于教育的界定仅仅是管理好自己班上的孩子,比较狭隘。问题爆发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价值三:发展价值。护岗时间,园长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家长,能够在主动沟通中了解家长对于幼儿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护岗时间,教师能够看到孩子的“另一面”。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两面性:如在班级乖巧的孩子在爷爷奶奶面前飞扬跋扈,在班级不声不响的孩子到了大门口非常活跃。教师可以从发展的多样性角度去看待孩子表现,对孩子有更全面的了解。护岗时间段是以安全为目标,但教师等外在力量的规范保障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引导孩子自觉形成规则意识、安全意识,才是保障安全的最根本途径。
建构护岗时间的儿童立场
我们提倡让儿童站在课程的中央,不少幼儿园课程也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但是反观护岗时间,为什么孩子的表现有逆转?因为孩子成了所有人的保护对象,失去了课程主人的价值立场,所以孩子出现了从自主到依赖的现象。幼儿园需要建构护岗时间的儿童立场,从儿童出发,请儿童参与,为儿童服务。
从儿童出发。首先,捕捉护岗时间出现的问题。幼儿园可以增设一本护岗问题记录本,护岗人员可以随时将看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或者可以设置问题箱,请家长从孩子成长的视角,提出建议。其次,研究护岗时间可以开发的课程。入园礼、离园礼是幼儿礼仪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但一些幼儿园仅仅是走形式,由几名孩子做“小小礼仪家”在门口欢迎。只追求形式的活动都是无效的教育,因为没有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孩子是爱模仿的,护岗人员亲切的接待、难舍的道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从儿童出发,需要每一个护岗人员走近孩子,与孩子一同度过美好的等待与分别的时光。
请儿童参与。首先,针对小中大班的不同年龄特点,对孩子提出不同的规则要求。如独立能力培养方面,小班的孩子不用爷爷奶奶抱;中班的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拿;大班的孩子幼小衔接阶段要背书包入园,要求他们自己的书包自己背。其次,向孩子征集参与护岗的方法。如有的幼儿园走廊比较狭小,离园时间段很拥堵,所以请孩子们一起来设计离园路线图。每个班上报自己设计的路线,最终通过协商决定路线,并且把孩子的设计图变成幼儿园的离园路线图。孩子们先熟悉离园路线,放学时间由孩子带领家长离园。以往拥堵的走廊人员分散了,以往被催着回家的孩子拿着路线图拉着家长的手回家。
为儿童服务。我们不难发现护岗时间的课程价值、问题价值、发展价值最终都是服务于幼儿的。从儿童出发、请儿童参与,并不是减轻成人的责任,而是更好地为儿童服务。如有的幼儿园针对雨天会淋雨的问题,购置了移动雨棚,雨棚可以伸缩,还可以移动。孩子们躲在雨棚中由教师推动雨棚,师生相互配合就可以将孩子安全送到家长等候区。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护岗时间和人员会更多,孩子需要遵守的规则也更多。如何利用好这段护岗时间,赋予它新的价值,是每一位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