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兴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要求物理教师在凸显本学科教学特质的基础上,发挥物理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究了“学为中心”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构建策略,以希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导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为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学为中心”的内涵
“学为中心”即教师立足高中生物理学情,通过有效策略的采取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具体概括来讲,“学为中心”包含自主学习、生生互帮、师助等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运用所学及以往经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建构发现新旧知识联系。一般情况下,“自主学习”包含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方面。1.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也被称之为预习,即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完成预习,关键是从学生自身学情出发,明确学习任务量。2.课中自主学习:学生在深入物理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与教材的对话。关键点是以问题为指导,可以是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的疑问,也可以是教师提前设置的预习问题。3.课后自主学习:课后完成课堂知识的巩固,关键点是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同时要求教师做好反馈。
(二)生生互帮
新课改提倡小组合作。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秉持“互帮”的理念设置教学任务,通过学生自学展示成果,通过小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互帮”即学生间产生交流与互动,交流产生了,“互帮”学习也便完成了。“互帮”学习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时段:一是学生展示成果阶段,二是学生探究后交流阶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开展小组交流,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并在大家的思维碰撞中激荡出火花,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理解力、表达力的提升。
(三)师助
所谓的“师助”即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向着“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向发展。师助学习要把握“三助三不助”的原则,即助在学法处、助在疑问处、助在提升处,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不助、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的不助、可以通过探究活动解决的不助。教师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设置与学生学情相匹配的教学活动,并做好指导。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师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时,给予帮助。教师要助力学生形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助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并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2.学生研究教材处提供帮助。以教材为基础,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以体现出教师的导学功能,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分析与思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3.学生交流中提供帮助。在学生表达观点时候,教师切勿打扰,要為学生留出质疑、分析的时间,教师则要做好指导和点拨。
二、基于“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构建
高中物理知识点众多,教师的课堂讲授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加之高中学业繁重,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开展课下学习。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必须从学生兴趣入手,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以“学为中心”物理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物理思想。基于此,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以“学为中心”的物理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精准把握高中生心理发展特征
步入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生了很大改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类型:
1.保持批判思维
证明高中生批判思维得以发展有如下几个例子:(1)纵观高中物理教材,有很多概念或知识点都需要以运算来推导,而学生有效推导的前提便是可以抓住中心思想。(2)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教师授课中的错误,并指出来。(3)很多学生都有追根到底的习惯,可以询问老师也可以与几名同学一起探讨和交流。
2.能够胜任自主合作学习
高中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1)高中生学习目标明确,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做出相应的学习行为。(2)在物理探究课上,通过巡视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不同,由此说明学生有着自己的学习技巧和主见,而这种习惯是通过学生长期学习形成的一种有效策略。
3.具有积极的物理学习情感因素
通过实践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学生只要进入实验室,都跃跃欲试,说明学生喜欢探究实验,这是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情感。
4.可以完成对自己的科学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知成熟的表现,无论从建构主义理论还是认知理论出发,自我评价都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二)指导学生开展分层合作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里指全部的学生。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物理知识的发现、探究与归纳。在物理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并正视学生差异,然后以学生差异为基础,开展分层教学。简单来讲即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了解各小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为其设定差异化任务。而要想推动差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学习环境来推动强化生生交流,不仅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进而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共同提升与发展。比如,在探究物理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教师就要在全面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两大层次,A层次包含物理能力强、物理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B层次包含能力稍弱、物理基础差、学习动机缺乏的学生。基于此,教师要指导A层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设计、得出结论;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要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学生疑问处进行指导。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唯有如此,才能助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三)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
物理知识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因此高中物理教学要以学生认知基础为根本,特别是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讲,如若忽视教学衔接,直接拿出高中物理教材开展教学,势必不会被学生理解。比如,在教学高中物理知识点《摩擦力》的时候,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摩擦力,学起来应该很轻松,实则学生压力很大。他们片面地认为增大摩擦就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就是减小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初中物理教师没有带领学生系统分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着手,通过设计“影响摩擦力因素”的实验,让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认知,然后在研究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四)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可视化程度
1.巧用图像,深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图像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电流的定义”,有了电流形成示意图,通过带有箭头的线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导体内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即电流”。
2.提升实验的可见度与对比度,吸引学生注意力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样是指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提升实验可见度,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比如,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超重与失重”实验,文章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教师可以就地取材,用空矿泉水瓶(底部带洞)、一桶水开展实验。将空矿泉水瓶装满水,然后将水平正立空中,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流动情况,然后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将其至于水桶上,让水平正立开展自由落体活动。通过实验演示,结合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装满水的瓶子立在空中,水會流出的原因,以及瓶中装满水,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的时候,瓶与水处于何种运动状态。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超重与失重的现象。另外,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再学习等培训,丰富自身物理知识,提升自身物理能力,并善用幽默语言开展教学,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以端正的态度开展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才能为他们日后的提升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改革教学评价,优化教学方法
时代在前进,相应的高中物理教学也必须做出改变,而且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感兴趣的事物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转变的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物理成绩体现出来,但从哪个方面着手,从哪个方面优化,教师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那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指出如何改进教学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物理教学评价则是利用这一点,帮助教师明确了教学优化的方向,对物理教学的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有序开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师生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隔阂屏障,以至于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心,即便是有疑问之处也不敢提出来。而采取匿名的方式,在放松学生身心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改进教学,进而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
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弱化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无法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而以“学”为中心的物理课堂的构建,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物理教育对学生日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学生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物理能力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好坚实的铺垫。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合理方法开展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通过有效方法的采取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以完成高质、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