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炎症指标、D-二聚体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2021-10-29 09:04刘丽丽朱启英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子痫二聚体内皮

刘丽丽,朱启英,李 晶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母胎医学中心产科,乌鲁木齐 830054)

子痫前期临床表现为妊娠期血压增高,同时可伴有其他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母婴安全,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为5%~8%[1-2]。目前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肥胖、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受损的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研究较多[3-4]。子痫前期患者绒毛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受损引起胎盘浅着床,使胎盘灌注减少,胎盘缺血缺氧而发生促炎细胞增加,T 调节细胞减少[5]。肥胖使机体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二者均导致慢性炎症,其特征表现在氧化应激、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自身抗体滴度增加[4]。血管内皮损伤也可影响机体凝血和纤溶活性,而D-二聚体是检测纤溶活性的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体重指数(BMI)、血清中C 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白细胞(WBC)计数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及治疗子痫前期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9 年1—12 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母胎医学中心产科就诊分娩的妊娠在26 周至41+3周的子痫前期孕妇80 例作为病例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第9版《妇产科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1],排除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消化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及感染性疾病。选取同期住院与病例组条件匹配的正常健康孕妇83例为对照组。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1.2 方法抽取患者2 mL 外周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 反应蛋白(CRP)、IL-6 的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的水平,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测量两组孕妇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WHO 规定测2 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孕周按周计算。

1.3 统计学方法确保录入数据无误后,应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单因素分析,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的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秩和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 曲线下的面积(AUC)。

2 结果

2.1 病例组和对照组相关指标的比较病例组孕妇BMI、血清CRP、D-二聚体水平及孕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水平、WBC 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MI 与血清中CRP 水平、D-二聚体、孕周是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结果见表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BMI、D-二聚体、CRP、IL-6、WBC、孕周比较

2.2 不同高危因素与子痫前期发的Logistic 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危因素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将孕妇BMI、血清中CRP 水平、D-二聚体、孕周作为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BMI与子痫前期呈正相关(0R=0.775,P<0.001),孕周与子痫前期呈负相关(OR=1.062,P<0.001)。结果见表2。

表2 孕妇BMI、血清中CRP水平、D-二聚体、孕周与子痫前期相关性分析

2.3 不同高危因素预测子痫前期发生风险的效能分析将孕妇BMI、血清中CRP 水平、D-二聚体、孕周作为检验变量,子痫前期发生情况作为状态变量(1=观察组,0=对照组),绘制ROC 曲线,结果显示:患者BMI 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的AUC>0.7,预测价值较为理想,血清中CRP 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的AUC>0.6,也可以作为预测指标。依据ROC 曲线得出BMI、血清中D-二聚体、CRP 水平、孕周的cutoff值、灵敏度及特异度,见图1和表3。

图1 孕妇BMI、血清中CRP水平、D-二聚体、孕周模型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

表3 不同高危因素预测子痫前期发生风险的效能分析

3 讨论

子痫前期是一种以炎症和抗血管生成状态为特征的全身综合征,与炎症、内皮功能障碍和慢性免疫激活有关的所有过程都密切相关,并协同发挥作用。“过度炎症”和“血管生成失衡”的理论被认为是子痫前期的病因[6]。 本研究显示,孕妇BMI 及血清中CRP、D-二聚体水平与子痫前期有关,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指标。孕周作为独立因素与子痫前期的关系为发病越早,疾病的严重程度越重,预后越差,反之亦然。

妊娠前超重和肥胖的存在以及妊娠期间体重的过度增加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的原因,BMI升高的孕妇促炎细胞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均升高,这种细胞水平的改变将肥胖、炎症反应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联系在一起[7-10]。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孕妇BMI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孕妇BMI与子痫前期呈正相关,说明孕期体重管理对子痫前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本研究中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CRP 水平较正常孕妇明显增高(P<0.05),考虑是因为血管内皮损伤后,炎性因子大量附着于损伤处,从而刺激CRP的产生[11-12]。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很多,而炎症反应在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并与血管内皮损伤互为因果,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因此在孕期监测CRP水平对评估子痫前期的发生及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妊娠中,胎盘和蜕膜产生的另一炎症因子IL-6 也参与了妊娠期疾病的慢性炎症反应和分娩的发动。Mihu 等[13]的研究显示,子痫前期血清IL-6 水平特异性升高,且早在妊娠的头3 个月循环中的IL-6 水平就会升高,并且随着妊娠的发展而显著升高。而本研究结果显示,IL-6 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之间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分娩发动有关。有研究发现WBC 计数>9.55×109/L 与子痫前期相关[14],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正常孕妇组与子痫前期组的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考虑原因可能是由于白细胞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不能单一将其作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

D-二聚体是监测纤溶酶活性的可靠指标,同时也是临床反映血管内皮损害及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妊娠期间血液本处于高凝状态,子痫前期血管内皮损伤会进一步激活凝血因子,加重高凝状态使病情加重。有研究表明,D-二聚体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与纤溶亢进情况,D-二聚体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5-16]。本研究结论仅提示D-二聚体增高是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但在不同高危因素与子痫前期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未体现其与子痫前期呈正相关,可能与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关。本研究对象均是在一家医院所筛选,且搜集例数相对较少。今后将通过增加样本量,并进行多中心的研究来寻找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的指标,以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

综上所述,孕妇BMI 增高、外周血CRP 水平升高可作为子痫前期的潜在诊断指标,密切监测孕妇CRP水平和BMI 可有效监控疾病的发展,同时进行早干预。孕妇可以通过适当锻炼,增加有氧运动,改变生活方式,并注意健康饮食,控制妊娠期体重,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延长孕周,从而改善母儿预后。

猜你喜欢
子痫二聚体内皮
Worl J Men Health:COVID-19 损害内皮功能引起勃起功能障碍:人体阴茎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
勒布朗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