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摘要】洞穴比喻无疑是柏拉图一书《理想国》中的重要隐喻。他以解放囚徒失败的结局比喻苏格拉底之死。本文将以洞穴比喻的内容分析为主,结合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发掘洞穴比喻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洞穴比喻;柏拉图;善
《理想国》对洞穴比喻进行了详细描述,尽管这部分内容在第七卷才呈现出来,但是它对于理解《理想国》的主要思想内容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洞穴理论的解析
(一)与生俱来的困境。有这样一群人生来就在山中的洞穴中,从出生起就被铁链固定在一个地方,犹如囚徒。他们的颈部被锁住,导致他们既不能回头也不能环顾,只能看到自己直面着墙壁上的情况。他们身后存在一堵小矮墙,矮墙后有一堆火,举着不同形状雕像的人从墙后慢慢走过,因此借助火光的投影,各种形状的雕像的影子被囚徒看见。他们的一生的活动就是观看雕像的影像,并把这些不同的影像误认为真实的东西,用各种各样的称呼为这些影像取名。日子久了,就自然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丝毫没有感觉这种生活十分悲惨,因而也就没有想逃离洞穴的想法。
(二)希望的出现。意外来临。其中有个囚徒偶然摆脱了锁链,于是转头看到真实的火光时,这炫目的火亮让他双眼感到强烈的刺痛,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自己看不清影像。待他适应了耀眼的火光,终于能分清举着的雕像是真实的,影像是火的投影。①继而他再次忍受刺目的痛楚向洞口走近。突然有人將他拉出到洞外,他首次在洞外看到了阳光下的真正的事物时,又一次眼花缭乱,远超他初见火光时的疼痛。于是等他缓慢适应了阳光,从远处的阴影开始,再延伸至水中的映像,进而使自己能够更加直视事物本身,进一步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月亮和星辰,最后直接观察太阳,明白了太阳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在此过程中,自由的囚徒经历很多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他最终能见到太阳,即获得善所必须经历的。因此柏拉图借这一解放囚徒的过程预示着要想成为哲学家,成为哲学王是要颠覆固有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才能获得真知。而这不止需要他本身的勇气,还需要外在的力量把他拉出洞外,这一股外部力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力量在雅典社会中指示的就是教育。教育可以唤起人们获取真知的渴望感,可以让人们逐步接近真理。这一比喻强调一个人因偶然挣脱锁链,隐喻只有少数人才能走出洞外,少数人才能获得真理,从而反映出柏拉图寻找哲学王的艰辛。
(三)哲人的使命及其悲剧。这个自由的囚徒回想往事,感慨自己十分幸运的得到了解放,也不禁怜惜洞穴中的其他人。为了解放同胞,这个囚徒回到洞穴。他的失败却是显而易见的。他从亮到暗,已然不习惯晃动的影像。其他囚徒并不相信他所说的甚至嘲笑他弄坏眼睛不划算。于是他不断争论并引发众怒,其他人恨不得将他判决。这个自由的囚徒虽未成功,但是他曾获得过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究其原因是光明未能适应黑暗。其他囚徒却因黑暗未能适应光明只能一生被囚困,则是可悲可叹的。
洞穴比喻的结局隐喻其老师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但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就像自由的囚徒返回洞穴一样,舍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为了城邦的利益而参与政治,旨在通过启蒙和解放那些“洞穴囚徒”,这是哲学家的公民义务。哲学不仅是满足每个人好奇心的思辨,而且也是教育社会公民的一种政治智慧。因此哲学王的存在必不可少,但其经历的痛苦与磨难也是哲学王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二、洞穴理论的现实启示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最终指向的是“善”,这是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范畴。虽然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是对善的追求却是唯一且永恒的活动。这启示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不仅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更是一个具有“道德感”的公民,对真善美具有感知的公民。
其次,理性在柏拉图的理论中占据十分重要且高贵的位置,据此人与动物得以区分开来。柏拉图事实上通过对洞穴中囚徒困境的描写深刻表达了对人局限性的认识,只有当人从这一困境中走出来,才能获得真知。而且理性可以使我们反思现状,对我们的行动也会保持着一种批判和辩证的态度,因而可以做到不断思辨,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正如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过”,那种只停留在事物表明而不去探究其本质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是麻木而没有质感的生活。然而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许多人都缺乏理性思考,跟随大众,辨别是非的能力减弱,而逐渐远离理性,因而柏拉图对于洞穴里的囚徒的生动描绘无疑是现代人的真实写照。正如柏拉图所言,认识经验对象的本质只有通过理性才能得到。
总的来说,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不仅给我们展示了黑暗与愚昧、光明与智慧两种截然对立的图景,从前者进入后者不仅是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真知,更是从奴役走向自由,而且对善的追求也是柏拉图思想的核心。②洞穴喻的现代启示更是值得我们反思,即如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分辨虚假与真实,拥有独立的意识去辩证看待这个世界,以理性的思维处理好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超越自我。因此,洞穴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是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还能挖掘出其跨时代意义,对洞穴比喻的深刻解读能获得关于现代社会问题解决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赵敦华,韩震.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1年.那晴.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双重价值[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04):34-36.
[3]朱少峰.柏拉图“洞喻”的意象阐释[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4]柴杰.洞穴中的苏格拉底——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看柏拉图的“洞喻”[D].上海:复旦大学,2009.
[5]陈志伟.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种新的解释视阈[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注释:
①吴宇.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的文化解读与反思[D].广西师范大学,2013.
②赵毫.认知与价值—柏拉图“洞喻”研究[D].贵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