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燕
摘要:幼儿园教育对于每一个儿童的成长来说都至关重要,也为之后的一系列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和传统的义务教育有所不同,幼儿园教育有独到的特色和发展规律,所以,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应该要遵循它的规律,尊重它的特色所在。但如今,不少的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这样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违背了幼儿园教育初衷,我从以下分析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以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在: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管理、办园模式及学习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较少从关注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引导成长,注重点偏向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阶段才应该接受的系统学习知识。它往往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教学内容严重超出幼儿园的范畴,拼音、算数甚至超过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这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心智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引导,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结合目前“小学化”倾向严重的现状,根据多年从教心得来剖析幼儿教学小学化的背景、产生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策略。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形式
(一)幼儿教育办园理念坚守不牢。办园理念是幼儿园办园的指导思想,反映幼儿园办园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当“幼儿园只游戏不识字”的错误认知呼声较大时,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迎合这种认知,过分迎合家长,放弃坚守的办园理念,将儿童掌握知识的难度及数量作为宣传的亮点,并借此方式来拓展办园规模,急于求成地重视成绩而忽视教学内涵,重视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心感受,使孩子无法跟着自己的心灵去行动,被无数的要求和学习任务左右着,评价指标是“听话和完成任务”,衡量标准是“学会了”的结果式评价。在这样的思路下,儿童不能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只能成为大人的附属品。
(二)幼儿教育教学内容过多缺少趣味。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教育。幼儿教育对孩子的倾听、观察、表达、养成能力的培养悄悄渗透在游戏之中,体现在生活活动的环节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小学化的幼儿园往往是让孩子枯燥的一遍遍学习知识。而忘记在游戏中让幼儿习得知识“小学化”倾向使得幼儿在幼儿园较短缺少一定的娱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当的娱乐活动可以让幼儿与伙伴和教师互动,也可以让幼儿在娱乐中学习一些精神和良好品质。
二、造成幼儿园教育内容“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一)生源压力迫使。“如果不适应家长的做法,幼兒园将面临生源不足的风险”。一些幼儿园在和其他园抢夺优质生源,争取在办园规模和后续发展,家长推动作用直接传导进入幼儿园,而幼儿园之间由于生源的竞争而导致了对家长的错误迎合。所以在培养幼儿时,往往以掌握识字量和计算能力的多少来显示自己幼儿园教育的效果。
(二)家长的认知有偏差。许多幼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对“如何才能让孩子在人生这第一个起跑线上率先抢跑”存在焦虑、摇摆的心情。现在农村幼儿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挣钱,负责监护的多是隔辈亲属,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这些家长往往不易接受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科学的儿童观基本没有形成。很多家长就常常咨询我说:李老师,孩子上小学之前必须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所有知识,否则孩子会跟不上”。很多家长认为会写字、会拼音、会计数、会背英语单词才是学到了东西,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只是“玩玩”而已,殊不知,我们的游戏教学对孩子的心理适应、情绪情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乃至长远发展的能力浸润无痕。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许多幼儿园的教学任务主要强调在一学期要教给孩子多少汉字,会背几首古诗、会算加减法等。
(三)师资力量不专业。在我接触过的乡镇幼儿园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专业保育教师缺乏、幼教专业教师几乎都是从小学转行过来的“二把刀”、学校设施不齐、一日教学活动课程设置不当,自觉而不自觉的将小学的那一套管理和教育观念嫁接到幼儿教学中,在教学中,往往“以教材为中心”,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教学方式,忽视幼儿的兴趣、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培养。这种单纯为了学知识的教学,加剧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三、幼儿教育内容“小学化”倾向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年幼的孩子接受超越其年龄的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残酷的现实,这是违背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及早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扼杀了孩子们的天赋,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并且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产生厌学现象。
(二)违背了幼儿教育目标。教育是有规律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教育大纲》规定幼儿早期教育达到的目标为“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欢度幸福童年”。幼儿教育应该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生活应当是天真快乐的,无忧无虑的。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就去学什么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内容,而过早的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使孩子的兴趣被压抑,致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或者把爱玩爱跳的孩子弄得像小大人似的,全无阳光、活泼可谈,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让幼儿失去了“童真”的经历。
四、纠正幼儿教育内容“小学化”倾向的对策及建议
(一)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幼儿园保育老师、班级组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在各项活动中,以游戏为主,做到“学中玩,玩中学”,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建议户外活动形式应多样化,集体活动与自主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孩子的,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区域活动中建议相同材料在不同年龄段投放时要体现不同的教育目标。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方面,并且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应该要改变一些错误的观念,避免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要让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享受不同的快乐,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智力的发展,培养出健康、快乐且阳光的孩子;首先是增进家园沟通,建立畅通联系渠道。通过家园联系平台开办好家长学校,特别是对隔代亲的“宝爷”“宝奶”“宝外婆”一定要引导好。让家长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家长也可以将想法、意见、需要反馈在专栏上,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其次是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保育活动开放日等活动,给幼儿家长“补习”基本的育儿常识,积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对待孩子的成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要有攀比心理,让每个孩子都富有个性地成长,自觉抵制违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三)尊重幼儿成长规律,从教师队伍改变。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规范办园行为,遵循教育规律,力求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丰富育儿氛围,培养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岗位适应性规范培训,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及时更新一些新型的教育设备和娱乐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创设多种娱乐活动的场地,准备和适合儿童的玩具和不同类型的书籍,让幼儿积极融入课堂,用游戏的方式,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观察孩子的需要和兴趣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幼儿能够在娱乐中健康成长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高佳.《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分析》.河西学院学报.2009(06)
[2]朱迪.《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3]吴红娟.《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教育科研论坛.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