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2021-10-28 19:12骆鑫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骆鑫媛

摘要:语文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随着我国对外多领域开放、对外交流日益加深的情况,其他文化也不断向我国输入,崇尚外国文化的人群逐渐壮大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在我国基本文化结构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并且这一情况有向青少年发展的趋势。为了挽救我国传统文化衰落的态势,从小学生培养语文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育适合选作延续传统文化的开端。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探索改革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多种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互相融合

引言:

传统文化是我国延续上千年的根本,是中华民族遗传下来的智慧,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传播范围广、传播程度深远的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除此之外,其他多种艺术形态的知识以及民用、商用等技能,也是我国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赖以不断发展的根源。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成长的种子、社会未来的缔造者、国家未来的主人公,更需要全面了解、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植入到血脉中去,让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延续、发扬壮大。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现有情况,并研究探索了可行性实施方略。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另一方面来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把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提升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要想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这些都是难以在短暂时间内看到效果的,需要一段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变革。并且,相当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缺少正确的态度和思想上的认识;对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互结合的实际操作,大多没有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一部分地区教师资源匮乏,致使教师的专业水准还未达到教学的要求,造成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片面的认识和理解,还可能使得小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进一步导致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播受到阻碍。

(二)小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中心思想是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仍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输。对于长时间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生,其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持续降低,,课堂上的精神也会不自主的发散,学习成绩也会呈现下降的趋势等。并且,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适应上一个时代的产物,其中的的教学方式、理念、技巧等,早已经与学生的现代需求偏离,更是难以引起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使得传统文化在小学校园的传播受到阻碍。

(三)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及效率受限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地区,教师仍是采取在课堂上讲解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但是课堂的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空间较小,既要达成总体教学目标,又要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讲解,保证学生人认知、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既给予教师较大的压力,又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仅仅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学生们更是难以深层次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然而,学生在课下的时间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以及自己学习的效果、效率,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遇到的困难,是需要有效的指导等,这一系列综合复杂的问题,是教师、学校、社会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将小学语文教学同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措施

(一)探索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在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中也同样适用。小学语文教师应首先提升自我,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改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全面升华自己文化、职业素养。如此才能引起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地想要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才有可能深入探索、钻研、思考,这也是一种高效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例如,在学习到我国二十四节气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水果、蔬菜等植物或者小动物,把这些事物具象化,请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在哪些节气有什么植物、动物。通过这样新奇的教学方式,引起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好奇心,既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效率、有有助于保证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质量。

(二)纠正教学观念,让学生做回学习的主人

再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相互融合时教师应转变自己长久以来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重新做回课堂学习的主人,以学生实际的需求为教学出发点,进一步丰富教学思想完善教学课程进度的设计。例如,在学习到对联这一课程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就把课外的相关知识融合到课堂之中,将有趣的课外对联讲授各个学生,把对联后面的有趣故事,进行整理改编再叙述,使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从而一起学生对其背后更浓厚的兴趣,想要探索其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了解。

(三)拓展教学途径,使学生全方位了解传统文化

为了使学生深层次、多维度的了解传统文化,更好的学习、传统民族精神,教师应适当进行课外延伸,利用学生部分的课余时间,对学生予以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指导,让学生可以深层次的学习。探索传统文化,进而改变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学生把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弘扬民族精神的种子种在心里。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制作成学生喜欢的动画视频等其他形式,结合新时代的潮流,牢牢把握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既是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也是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陈萌.小学低年级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傳统文化内容的价值内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2]周毅云.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