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源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聚焦自身的办学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工匠精神 高質量发展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聚焦自身的办学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立德树人
学校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一是要建设一批精品党课。学校应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党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内容,开发一批特色党课,全面开展“党课开讲啦”系列活动,提升党建育人实效。二是要升级一批教育阵地。学校应按照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根据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标准,以示范党员活动室为标杆,全面升级基层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党员教育阵地,突出党组织生活的仪式感,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三是要用好一批学习平台。学校应适应“互联网+党建”的新时代要求,统筹各类资源,拓宽党性教育渠道和途径。借助“学习强国”、江西干部网络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网络学习载体,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抓紧党员学习教育,将党员教育融入日常,实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学习教育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坚持“润物无声”,强化工匠文化影响力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工匠文化,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一是要重视校企文化的发展。整合校企德育资源,把企业的先进文化、企业员工素质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对学生职业行为的导向、凝聚、激励及约束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创新思路,探索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把企业文化融入教学、管理环节,制定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环境管理等管理实施细则,在学校营造浓厚的“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职业氛围,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企业现代管理模式无缝接轨,实现就业“零距离”对接。二是要加强宣传氛围。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匠心文化,塑造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精气神。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利用微信、QQ等媒体平台宣传工匠文化,大力营造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强技能的良好学风。要聚焦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利用抖音、快手等小视频平台,拍摄、转发学生看得见、学得来的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工匠精神,促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刻苦钻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技能锤炼。三是要创新模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元化合作办学机制,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等人才培养方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深化党性党纪教育,弘扬革命精神,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
三、坚持大师培育,发挥技能名师带动力
学校要加大教师引进和培训力度,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一是要重视管理。学校应制定和完善教师管理、考核、培训等相关制度,加强和规范教师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工匠精神”作为师德师风建设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典型,打造爱岗敬业、技能高超、实绩突出的“工匠型教师”。二是多方联动。加强“校、行、企”联动,完善协同育人模式,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企业实践教学中。打造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创立大师工作室,利用这一平台实现技艺传承、师徒结对。三是加强培训。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定期选送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优秀管理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各类生产实践锻炼。每年定期聘请专家开展关于科研工作方法的讲座,提高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理论水平。利用企业师生工作站及校内教师工作室的平台,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校本研究,重点围绕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问题展开研讨。采取高校访学、定点跟岗、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教练型”教学名师、技能名师。
四、坚持因材施教,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
学校应聚焦“00”后学生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全面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一是要重视日常教育。利用校园网站、微博等载体,把教学从现实课堂延伸到网络课堂,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开展有关职业规划、成长需求的互动讨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建立“微信群”和“QQ学习交流群”,组织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开展有效的线上咨询和服务,为学生排忧解难。以学生党建为载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把创业教育贯穿到师生日常工作、学习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二是要融入专业教育。结合职业教育和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故事互动、情境体验、热点案例等融入教学中,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坚持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专业技能教育的始终,从新生入学开始,组织开展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熟悉专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持续推进课程深度开发,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组织专业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使学生能灵活、广泛地进行多专业内容的兼容接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三是要融入实践教育。坚持将实践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党日、团日活动为抓手,将理想信念、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宣讲会、国学朗诵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作者单位: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