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

2021-10-28 22:55秦纯一
幸福家庭 2021年11期
关键词:奥尔夫入园小班

秦纯一

幼儿园新学期开学之初,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大部分都处于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适应、过渡阶段,存在着较严重的分离焦虑。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创始人是德国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基础的创造性儿童音乐教育,奥尔夫强调:“这体系绝不是单纯音乐形式,它是运动、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奥尔夫音乐可以稳定哭闹幼儿的情绪,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促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本文通过创设轻松愉悦氛围,稳定幼儿情绪情感;利用不同音乐信号,提升幼儿规则意识;开展多样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提供多种打击乐器,调动幼儿参与热情这四方面阐述了奥尔夫音乐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指导方法。

一、创设轻松愉悦氛围,稳定幼儿情绪情感

陌生的环境是造成幼儿入园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幼儿刚入园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幼儿熟悉的环境。教师可以向家长询问幼儿最喜欢听的歌曲或乐曲是什么、幼儿喜欢这些音乐的原因等,将每个幼儿喜欢的音乐汇总在一起。幼儿入园初期,教师可以经常播放这些音乐,组织幼儿一起聆听。当有幼儿哭闹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播放一段他喜欢听的音乐,帮助幼儿转移注意力,让幼儿产生对幼儿园的熟悉感与亲近感。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轻快的、适合小班幼儿的奥尔夫音乐,如《咿呀咿呀呦》《哈喽歌》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里创设表演区,搭建小舞台,放置小话筒,播放奥尔夫音乐,提供如响板、双响筒、小铃铛、小沙球、卡通沙锤、手铃、腰铃等小乐器,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奥尔夫音乐稳定幼儿的情绪,唤起幼儿情感的体验,帮助幼儿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班上的静静小朋友在入园时总是哭闹不止,无论家长、教师怎么哄都无济于事,但是进入教室后,她渐渐被表演区里的小乐器、表演服所吸引了,不自觉地跟着熟悉的音乐唱起了歌。表演区的创设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利用不同音乐信号,提升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需要经历一个很大的转折,那就是必须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刚开始,幼儿会非常不适应这些规则,教师也会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而制约和说教幼儿,导致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恐惧。

班级常规的制订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非常重要,有效的常规制订可以帮助幼儿快速熟悉幼儿园生活,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教师可以改变以往说教式、命令式的教学方式,将幼儿的常规融入奥尔夫音乐中,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知道听到某首音乐就该干什么事情,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感受更多的音乐,还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上午幼儿听到《小手拍拍》就知道要准备上课了,马上会搬好椅子坐在位子上,安静地等待教师组织活动;中午幼儿听到《摇篮曲》就知道午睡的时间到了,会自然而然地脱下鞋子摆放整齐并安静入睡;下午幼儿听到《奔跑吧》就知道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会穿戴整齐排好队去操场。在幼儿园的各个生活环节中,教师都可以用幼儿喜欢的音乐作为指令音乐,让幼儿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三、开展多样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奥尔夫音乐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爱玩、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能抓住小班幼儿的兴趣点,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浅显易懂,有效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在开展奥尔夫音乐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故事情节,选用特定的情境性语言,投放简单的教具和道具,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技能,使音乐教育形象化。例如,在学习音乐《两只羊》时,教师可以以“老羊和小羊到山上吃草”的故事情节导入活动,展示老羊和小羊的头饰,让幼儿通过音乐节奏的快慢分辨老羊和小羊走路的区别,引导幼儿模仿它们走路的样子。教师还可通过“大灰狼来了”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表现羊的勇敢,让幼儿感受羊战胜大灰狼的喜悦。教师将故事情节融入音乐活动中,能让幼儿在故事的贯穿下分辨乐曲的快慢,引导幼儿用碎步、弓箭步表现小羊、老羊走路的节奏,用顶、踢、撞等动作对付大灰狼,让幼儿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随着音乐做伸手、跺脚、拍手、扭腰等身体动作。

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游戏活动。例如,在韵律活动《扶爷爷奶奶过马路》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倾听A、B两段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感受A段音乐中小朋友走路时的轻盈和B段音乐中爷爷奶奶走路时的步履蹒跚,让幼儿模仿小孩和老人走路时的不同神态变化,令幼儿萌发感恩之情。

四、提供多种打击乐器,调动幼儿参与热情

教师要多组织一些能让幼儿开心愉快、情绪兴奋的活动,以此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缓解焦虑。3~4岁的幼儿喜欢跟随节奏进行简单的模仿。打击乐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新鲜而刺激的,教师可以运用打击乐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在奥尔夫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小动物音乐会”活动,准备多种打击乐器,创设“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音乐会了,小动物们要在音乐会上演奏乐器”的情境,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一种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由敲打乐器,让幼儿根据乐器的声音做动作。如敲双响筒时,幼儿可以学做青蛙跳动作;摇串铃时,幼儿可以学做孔雀开屏的动作等等。教师可以创编图形乐谱,以打击乐演奏的方式鼓励幼儿感知、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让幼儿感受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乐感,让幼儿能使用乐器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

总之,奥尔夫音乐从人类本性出发,从儿童出发,便于幼儿理解、学习和体验。奥尔夫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潜能,还能较大程度地缓解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奥尔夫音乐稳定幼儿的哭闹情绪,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在音乐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奥尔夫音乐伴随着幼儿快乐地度过入园适应期,让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單位: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幼儿园)

猜你喜欢
奥尔夫入园小班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