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孟子“和”思想的内涵丰富,既包括人与人的“和”,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对孟子“和”思想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该思想对当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既能推动孟子“和”思想当代传承和弘扬,也能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观。本文首先对“和”思想进行简要解读,然后阐述了孟子“和”思想的基本内涵,接着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环境,探讨了孟子“和”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孟子;和谐;孔孟;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53-02
“和”是中华民族至高的价值追求之一,是中华儿女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孟子思想的研究从未中断,但整体来看,很多研究者研究的方向是孟子的“仁”思想,而很少对孟子“和”思想进行研究。本文对孟子“和”思想进行研究,旨在确定孟子塑造、深化中华民族“和”思想的重要地位。同时,结合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孟子“和”思想推动我国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和”思想解读
关于“和”的字义,《辞海》中有较为详细的解释。与思想有关的字义体现在“和”作名词和动词时。“和”作名词时,有“适中”“和平”之义。“和”作动词时有“敦睦”“调谐”之义。当代人对“和”思想的认识,多为名词的“和谐”。根据历史考证,“和谐”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只不过当时“和谐”以并非作为一个整体词汇来阐述,而是分别阐述,见“八音克谐,无相夺论,神人以和”。释义:不同的声音会产生和谐的音乐,神仙与凡人听到音乐后会和乐。这一思想对后来儒家“和”思想的诞生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当代“和谐”思想的诞生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孟子“和”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人与人的“和”
孟子基于他的“人性善”哲学观点,从不同角度对阐述了“人与人的和谐”。其中,广为大众所熟知的是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述。结合文章语境,“天时”指作战的时机适宜,“地利”指作战的地形占优势,而“人和”指参加作战的士兵团结一致,且将领深得人心。文中,孟子不仅将“人和”作为影响作战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将“人和”的地位放在“天时”“地利”之上,从中可以看出孟子对“人和”十分重视。
(二)人与社会的“和”
孟子很多时候将“人本”思想與“民本”思想相融合来阐述人与社会的“和”。例如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了;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论述。孟子对国家统治者提出了“与民同乐,与民同优”的建议。而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孟子认为“民”的地位在“社稷”和“君”之上,本质上说明了国家统治者要将人民作为国家的根本,这样才能维持国家的稳定繁荣。
(三)人与天(自然)的“和”
对人与天(自然)的关系,孟子有很多的论述。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有“尽其心者知其性,知性则知天矣”的论述。他认为,“人性”是由“天”赋予的,即“人性”出于“天”,因此“人性”和“天”是相通的,并不是对立的。对于“天”的理解,国内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研究者认为“天”是实体的天,即宇宙与自然万物,而有的研究者认为“天”是无实体的理性的天理,即宇宙与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无论是何种解释,其根本要义都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另外,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有“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的论述。他指出,人对自然索取财物时应当注意“时”,这样才能保证自然给人源源不断地提供财富。“时”指时节。孟子对“时”的把握,体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肯定和尊重,包含着合理开发、使用自然资源的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于这一论述,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更加详细的解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三、孟子“和”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安定团结
人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当代,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时所面临的基本关系就是人际关系。所谓人际关系,就是人在各种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与他人交往,从而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大量、复杂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若人际关系不和谐,势必让整个社会笼罩在对抗和争斗的氛围当中,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孟子“人和”思想主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将孟子“人和”思想融入各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如政府公共服务、学校教育、企业生产经营、社区管理等,可以有力保障各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稳定运行,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安定。
(二)助力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人民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孟子“民为贵”明确指出了当政者只有注重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当代,孟子“民为贵”中蕴含的“和”思想在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为人民服务上面。一方面,政府坚持“民为贵”思想,努力办好民生实事,把人民的利益摆在最高位置,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当前环境下,我国社会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整体得到显著提高。但是,我国依然有很多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困问题,延缓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对此,国家确定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战略。前者侧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后者侧重局部性和专业性。两大战略的提出,为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民小康提供了战略指南。另一方面,政府坚持“民为贵”思想,将“赢得民心民意、汇聚民智民力”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积极贯彻群众路线,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全力解决人民强烈反映的问题。新时期,伴随着党对“为人民服务”认识的不断深化,“民为贵”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也不断提升。
(三)促进人自身健康发展
当代社会,很多人仅仅关注外部人与人的和谐,而很少关注人自身的和谐,没有将“和”内化于心,从而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焦躁、冷漠、自卑、敌对等心理与情绪问题,没有安全感、对未来没有自信,严重影响个人健康。孟子对人自身和谐的解释多以“修己”为切入点。例如,“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中蕴含着自我要注意修德行的观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中蕴含着人要在“欲”与“矩”方面实现和谐的观点。“欲”与“矩”的和谐是先秦儒家追求人自身核心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于个人而言,深刻理解孟子“和”思想中对人自身和谐的解释,能够使正确地认识自我价值;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断提升与完善自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肉体和物质欲望;能够确定合适发展的目标,实现个人价值。另外,从人的发展层面分析,人自身的和谐反映的是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自由地发展。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就会主动地接受学校教育、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的需要。
(四)缓解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代,人类工业化生产的脚步逐渐加快,它在给人类提供丰富工业化产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非常大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会严重阻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就我国而言,虽然我国在工业化生产中一直都非常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但是,由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等原因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很严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孟子“和”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他提出“知性则知天”的命题,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该思想对当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具体表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就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随后,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当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保思想也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之一。
四、结语
经研究认为,孟子“和”思想包括人与人的“和”、人与社会的“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三个层面的“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核心观的内涵相一致。当前,我国在全力构建和谐的现代化强国。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各社会主体应当深刻理解孟子“和”思想,提高觉悟,以“和”为思想指导开展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琦.论孟子的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J].品位·经典,2021(7):28-31,39.
[2]杨玉婷.孟子和谐思想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启示[J].现代交际,2021(3):112-114.
[3]唐晓英.孟子民本思想的哲学透析[J].大庆社会科学,2020(2):50-53.
[4]楊晓晶,周晓波.浅谈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现代交际,2020(14):120-121.
[5]王国良.试论孟子正义战争与和平思想[J].国学学刊,2020(1):15-20,141.
[6]郭步山.论孟子民本思想对和谐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大众文艺,2018(4):240-241.
[7]葛瑶,王志红.孟子“仁治”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2):12-14,21.
作者简介:侯晓宝,女,汉族,宁夏银川人,2020级研究生,在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