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草房子》的运河文化意蕴

2021-10-26 05:41伍荣华
今古文创 2021年38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草房子人物

【摘要】 《草房子》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运河环境是小说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的重要背景和依托。“水”是小说的重要意象,它见证人物成长,甚至“操控”人物命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关键词】 《草房子》;运河文化;命运共同体;人物;水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8-0011-02

加斯东·巴什拉在《梦想的诗学》里谈道:“童年如同遗忘的火种,永远能在我们身心中复萌。”童年对个体生命历程很重要,对于作家来说童年经验尤其重要。《草房子》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就是浓郁的故土记忆,鲜明的水乡情怀。曹文轩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一个作家无论走多远,对他来说最宝贵的经验还是青少年的经验,这是经验的基础,我的审美观,我的思维方式、生命方式、叙述方式,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被塑造。”曹文轩曾透露,《草房子》里绝大部分人物都有真实原型,比如桑乔校长就有他父亲的影子,而主人公桑桑则是写他自己。现在盐城油麻地小学,還开发了一个草房子乐园,也是对《草房子》这部作品的一个文化回应。本文从思想主题和艺术方面来分析小说的运河文化意蕴。

一、运河与人物是命运共同体

《草房子》的内容紧扣水乡环境特色,在表现人物命运这个主题的时候,可以说小说的主题设置就是人物与运河是命运共同体,接下来从小说着墨比较多的几个人物身上来具体分析人物与运河命运共同体这个主题。

先来看第一个人物杜小康,杜小康家境优越,代表他家富裕的标志就是他们家有一个很大的红门,小说写道:“杜小康家有油麻地最高大也最结实的房子。小青砖,小青瓦,一看就是用钱堆成的好房子。” ①但是有一次他父亲的货运船只在运河上失事,几代人的财富积累,瞬间付诸东流。小说描述了杜小康父亲落水的情状:“水就淹到了他的脖子,他犹如在梦中掉进了万丈深渊。” ②杜小康过去在同学面前的优越感被深切的孤独感代替,他不愿又不得不接受了残酷的命运,去芦苇荡养鸭。小说这样描述了杜小康在逆境中的成长磨炼:“杜雍和不吃不喝地躺在鱼塘边上时,杜小康也一动不动地坐在了他的身边。他有父亲的悲伤,却并无父亲的绝望。现在,倒什么也不怕了。” ③“他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去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那些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他不可能立即领悟,但他确实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 ④家境衰败之后的杜小康父亲,为了生存做出种种努力,可惜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杜小康家境衰落,他的失学和成长,都跟运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二个人物细马,他是邱二爷的养子。一开始他非常抗拒邱二爷的亲情,后来邱二爷教会细马游泳,在这样一个自由嬉戏的河道环境里,也是大家放下成见和偏执的地方,各人的真情更易流露,也更易互见本性,长久以来的隔阂和嫌隙终于冰释前嫌,他们成了真正的父子。水有包容的能量,也有毁灭的能量。一次大洪水毁灭了邱二爷几乎所有家业,虽是养子,细马此时已经视邱二爷夫妇为亲生父母,主动承担起了重建家园的责任。细马的情感转变,责任感的建立,成长的关键节点都跟运河有关。

第三个人物就是小说的叙事人物桑桑,作为小说的第一主人公,桑桑对纸月的友谊不同一般。纸月可谓桑桑情窦初开的情感寄托,小说结尾有一句这样的描述:“桑桑无法告别的,只有纸月,桑桑觉得,他无论走到哪儿,纸月都能看到他。” ⑤这进一步表明,纸月是桑桑青春情怀的一部分,是他自我成长的见证。小说着重写了桑桑为保护纸月,在运河上打架的事。他听说纸月在板仓遭遇霸凌,就自己独自撑船去板仓接纸月上学,在运河上跟欺辱纸月的几个浪荡少年周旋厮打。这件事闹大,纸月受霸凌的事情得到了关注和解决。打架虽不值得称颂,但这体现了桑桑面对恶势力的反抗精神,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处理一件复杂的纠纷,在一个异性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勇气、能力和爱。

第四个要说的是蒋一轮和白雀,他们之间的爱情描写是小说非常唯美的一笔,他们可谓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小说有一段描绘了他们在芦苇荡的约会场景,梦幻般的笛音与月光的世界,衬托了他们之间情感的浪漫和美好。但是美好的事物未必能延续,他们的感情最终没有结局,如水一般流走了。

最后要说的是小说中一个悲剧人物秦大奶奶,她为土地而作的抗争令人动容。秦家夫妇为了一块居住地,几十年拼搏奋斗,不计辛劳苦痛,小说有这样的描述:“这对没有孩子的夫妇唯一的幸福就是在夜深人静、四周流动着淡淡的荒凉时,做着土地的美梦,一片风水好的土地,在五月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的金子一样的麦穗。” ⑥但形势的改变,使她的土地成为学校的障碍,她成为学校的钉子户。她依水而居,两个重要的人生节点,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两个节点都跟水有关。一次是她在水中救了一个女学生,改变了她在众人心目中的负面印象,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她也成了学校特殊的一员,与全校师生成为朋友。另一次,则是她自己因为失足而在水中溺亡,原因竟是为了捞回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水土一体,它们的结合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代表了家乡。秦大奶奶最终还是把爱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桑桑割了一把艾草跟她随葬,也是此寓意的体现吧。

从小说对这五个人物的命运叙述中,可以看出,运河与人物是命运共同体的这个主题是非常突出的,人物的命运也如水一般,浮沉上下,令人感慨。

二、运河背景下的环境和人物塑造艺术

《草房子》这部作品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它的印刷次数已经达到了300次左右,销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册。除了在思想主题方面,把运河代入人物命运浮沉,使人物与运河成为命运共同体之外,小说在环境描写方面也紧扣水乡这个特色,并以此来创造意境、刻画人物、推进情节。小说借助水乡环境来进行环境和人物塑造,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采用整体描绘的方法,刻画环境。小说中描写油麻地小学整体环境是这样的:“油麻地小学四周环水,很独立的样子。” ⑦短短几句,勾勒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形象到位。地处如此环境,“冬天,连刮三天的西北风,大河里就立即结了冰,村里的孩子上学,再也不用绕道从大桥上走,都直接从冰上走过来” ⑧。从冰上走过去上学,额外增加了上学的乐趣,更表现了水乡环境的独特性。

(二)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描写。比如,“浩浩荡荡的河水,日夜不息地向西漂流。两岸的芦花,在秋风中摇曳,把秋意刻上人的心头。”这段话用比较诗意又伤感的笔触,衬托了少年杜小康失学时候的心理状态。另外一例,桑桑拜访浸月寺,慧思和尚送他到大河边,桑桑眼里的景色是这样的:“他看到慧思和尚还站在河边的草地上,有大风从河上吹来,他的僧袍被风所卷动着,像空中飘动的云一样。” 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景致,与桑桑对浸月寺的神秘体验有关。

(三)用环境描写来渲染人物的成长。杜小康跟着父亲在运河里养鸭,小说写到杜小康经受风吹雨打之后的一段环境:“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磨难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杜小康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⑩

(四)环境美与心灵美相互融合的描写。这种描写艺术主要表现在两个人物身上,一个是纸月,一个是秃鹤,前者是正向描写,后者是反向描写。纸月第一次出场,作者以秋日最好的阳光和一群飞翔的白鸽作为环境衬托;纸月的出生也以“田野的野菊花成片开放”来衬托。这些细节描绘表现了纸月清纯、柔美和灵性的一面。反向描写的例证是秃鹤。秃鹤平时被周围人打趣嘲笑,既怨恨又自卑,但在事关学校荣誉的演出上,他自告奋勇,主动承担了一个秃头的角色,把这个人物演活了。演完戏剧之后,他一个人坐在小镇的水码头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哭了。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都带着欣赏和尊敬来看望他。小说描写道:“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⑪善良又勇于担当的秃鹤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三、水在小说中的文本意义

作为推进小说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重要动力因素的“水”,因其重要性而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义。具体来说,水在小说中的文本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水是生存资源。小说中的人物都依水而居,靠水生存。除了养殖、抓捕鱼虾等日常活动,河道还是商品贸易的重要通道。这些都说明水是生存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二,水既是生存资源,又是灾难的原因。比如洪灾的出现,在小说中,因为洪灾、水而导致的悲剧就有三起:一是秦大奶奶失足落水淹死;二是细马家被洪灾所淹,要重建家园;三是杜小康家的损失和家道衰落都跟运河水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水又是浪漫唯美的。比如小说中写到蒋一轮与白雀的约会,场景设置在夜晚的芦苇荡,如梦幻般的诗意呈现。另外,小说当中描写四季运河的美景也令人动容。

第四,水又是历经沧桑的,是人物成长的见证。比如小说当中的几个人物,杜小康的成长,桑桑的成长,秃鹤的成长,细马的成长,都是以对水的描绘作为衬托的。杜小康是在芦苇荡放鸭的时候突然体会到成长的滋味;桑桑是为纸月在运河上打架的时候,一下子长大;细马在家园被毁后,突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秃鹤是在克服了自己内心的自卑,成功出演话剧之后,第一次体会到了付出和尊重的感觉。

《草房子》对“水”环境的描绘和塑造,是整体运河文化的一部分。而运河文化,承载着童年记忆和青春情怀,是乡土的象征,也蕴含着人物命运悲欢和社会变迁,汇入大中华的传统文化洪流之中。

注释: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曹文轩:《草房子》,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第133页,第195页,第196页,第221页,第81页,第81页,第125页,第43页,第193页,第25页。

作者简介:伍荣华,女,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与传播。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草房子人物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
打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