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启发式教学法在护理大专生急危重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26 03:48赵骄蓉赵琳潇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互联网+考核技能

赵骄蓉 赵琳潇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山西运城 044000

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常存在师资力量差异、涉及病种理论多样、临床抢救时间紧迫、语言交流不畅、患者及家属存在误解等影响因素,同时课程考核模式单一,无法充分弥补护生的个体差异性,且评价体系不完善,对护生临床处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较少,因此护生在临床学习和观察中无法较好地形成对疾病的整体把握,也无法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1]。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借助移动设备开展与护生线上线下的互动学习模式已经获得一定的效果[2]。本研究中期望将“互联网+”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学习,为护生创设相应的任务情境,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分组学习激发护生的自主思考,通过查找资料或实验等途径寻找正确答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锻炼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运城护理职业学院2019年10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2020年10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互联网+”的启发式教学。对照组学员中男12名,女88名,年龄19~22岁,平均(20.04±1.10)岁;观察组学员中男11名,女89名,年龄19~22岁,平均(20.11±2.9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的学员;②入学年限超过1年;③学历为专科在读。排除标准:①曾接受其他急危重症教学专科培训;②无法按期完成培训。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教学。教师在实验操作前首先进行示范,且在示范过程中配合讲解,完成示范后护生凭借学习记忆开展独自模仿和练习,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从旁指导,并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和定期测验的方式,督促护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

观察组:基于“互联网+”的启发式教学法。①分组:教师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将100名学员分为10个小组,每组10名,带教教师对护生课业任务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每次开展新授课前1周,均把学习任务公布给每个学习小组,并由教师引导护生在学习前查阅相关文献和专业杂志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了解。②教学:护生观看带教教师所指定的视频,该视频可以是教师自行录制,也可以是教师指定的网络视频或慕课,通过观看视频护生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并完成在线测试。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与护生进行网络互动和讨论,通过网络互动解决护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护生开展因材施教、动态分析。课堂现场讲授中教师讲授、演示和分析相关病例,并组织护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引导其学会使用“互联网+”的资源进行学习,提高护生自学过程中获取资源的效率,增强对网络获取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处理能力。护生在开展实训课堂前反复观看教师上传至网络平台中的相关操作视频,直至其对操作规范熟悉后才可进入实训练习。并开展实训操作训练,由带教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对护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和纠错。③自主学习:各小组课后对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进行总结和汇报,通过PPT演示进行展示,每次演示不超过10 min,演示前由教师帮助润色课件,修改后进行演示。小组代表完成演示后,由其他小组提出问题,由演示小组进行解答,并开展组内自评和组外互评。各小组均完成演示后,由教师结合案例加以深化。

1.3 观察指标

①技能考核[3]:使用多功能模拟人考核,参照教学大纲编制内容,考核为百分制。依据临床真实情景,对护生以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包括收集资料、提供急救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的全过程,具体分为模拟患者主诉文字介绍、疾病信息等。②理论评价:依据教学大纲设计考试命题,考核为百分制,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分别占60分和40分。③课程教学的认知:包括急护知识、急护技术、对应素质、岗位能力提升情况。④自主学习能力:采用《护理专业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4],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技能和理论考核比较

观察组护生的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技能和理论考核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生技能和理论考核比较(,分)

组别 n 技能考核 理论考核基础知识 综合分析 得分观察组 100 87.69±3.41 52.90±3.92 37.10±2.92 89.85±2.89对照组 100 79.12±461 50.05±4.01 33.60±2.80 83.06±3.50 t值 3.827 2.419 2.274 2.021 P值 0.009 0.018 0.035 0.045

2.2 两组护生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的认知比较

观察组护生急护知识、急护技术、对应素质、岗位能力提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护生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的认知比较[n(%)]

2.3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观察组护生的学习合作能力、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

表3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分)

组别 n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合作能力 信息能力 总分观察组 10038.23±3.95 28.92±3.21 41.19±4.73106.54±7.46对照组 10039.53±5.81 26.47±5.22 36.98±5.46 99.84±9.46 t值 1.741 2.293 2.175 2.421 P值 0.078 0.027 0.041 0.017

3 讨论

急危重症医学是一门融合多学科、多系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其涵盖外科、内科、生理、病理、妇产科等多门学科,因此该科室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且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当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病情、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5-6]。护理教学质量是护理教育阶段整体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局限于形式,对护生的开创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效果不佳[7]。有学者指出[8],学习并不是最终结果,而是过程,传统的护理教育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护理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为主导,限制了护生由因及果的提问式探索过程,护生只是在被动接受教师灌注的知识。因此传统护理教育教学后护生常无法明确学习目的,不能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问题相互联系,临床操作能力和问题应变能力较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的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得分均升高,观察组护生急护知识、急护技术、对应素质、岗位能力提升均较优。是由于“互联网+”教育中将护生的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许多教学环节中教师均通过使用便捷的信息化方式对相关知识进行传授,合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讲、护生听课模式,提高了护生的学习效率[9-10]。在“互联网+”模式的教育中,护生可依据自身掌握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时间和方式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处与教师和同学在线答疑解惑,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11-12]。其次,教师在讲授和护生在汇报任务的时候均能够通过使用图片和视频,将枯燥无趣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促进了护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了其理解,也更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和趋势[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学习合作能力、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升高,是由于在教师引导下,护生通过课前、课后在QQ群、微信群里预习、讨论学习内容,护生对疑惑之处进行提问,教师在线解答,其余护生参与讨论,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和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其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前将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分发给各小组,在课前查阅资料的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启发思维、激发兴趣,设计并展示PPT,保持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不断通过自我设疑和制造悬念,组间互相提问和解答,帮助了护生在学习兴趣中获取了大量的知识能力,达到有效学习目的[15-16]。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启发性思维,提出有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通过不断设置问题制造悬念,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思考[17]。同时在该过程中学生们会觉得听课是一种乐趣和享受,并在快乐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提高了学习合作能力和信息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启发式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教学中能够提高护理大专护生的技能和理论掌握,提高其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的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互联网+考核技能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画唇技能轻松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