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1-10-25 22:31钟丽欢
红豆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摘要】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广东社会工作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使得广东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了新的挑战。为了使该专业人才培养更符合时代的需求,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试图就当下广东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建议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从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丰富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工作专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合作的加强,以及新冠疫情对社会的冲击,社会各界倍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更加关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因此,笔者对23所广东省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研,试图对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在推进该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广东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课程设置:以专业手法课程为主

本次调研的23所高职院校中,有20所高职院校以“社会工作”专业命名有3所院校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命名。

经过对这23所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进行汇总分析(表一)发现:《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及其相关《社会调查实务》课程是最多院校开设的课程,占据所调查院校的74%;其次是《社会工作概论》及其相关《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方法》等课程,《心理学》及其相关《社会心理学》课程,有69.56%的院校开设;最后,社区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专业手法课程,占据约50%的院校开设。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以传统的社會工作手法课程为主导,很难从课程设置中分析院校的专业特色。同时,对于目前社会大热的为老服务、禁毒服务、青少年服务、应急管理服务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相关针对性的课程。

(二)证书考取:缺乏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调研的23所高职院校当中,只有16所院校对在校学生考证作出了规定,并且各校没有统一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表二)。其中,有21.74%的院校建议考取助理社工师证,17.37%的院校建议考取秘书资格证书和人力资料管理员证书,13%的院校建议考取英语证书和会计证书。除以上5种证书外,还有16种证书类型也出现在不同学校建议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名录当中。由此可见,目前广东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建议学生考取的证书种类繁多,但是却缺乏专业针对性。

(三)就业方向:集中在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

针对高职院校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的指引问题,调查显示(表三),院校给出了38种不同的就业方向,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其中,60%以上的院校建议前往社区服务中心或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工作;43.48%的院校建议前往民政部门或者工会工作;34.78%的院校建议前往妇联等部门工作。根据整体数据分析,虽然各院校对就业方向的描述各有不同,但是院校对社会工作学生就业方向的指引集中于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其次是事业单位,只有少数院校建议在企业就业。

(四)升学情况:开设社工专业转本衔接的院校仍较少

23所院校中只有2所学院对社会工作专业开设了专业升本衔接。在专业招生情况困难、升学需求急升的情况下,转本衔接的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社会工作专业办学模式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广东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广东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毗邻经验成熟的港澳,这巨大的优势使其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发展加速,这些城市的社会工作行业情况已经成为广东省甚至全国的典型。因此,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推动,广东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调研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专业知名度提高,响应度不高

相较于在港澳近七十年的发展历史,社会工作在广东发展只有十余年。作为时代需求的新兴专业,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社会工作专业的知名度在不断地提高。但是,随着大家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让许多家长和学生产生了畏惧心态,呈现不愿意主动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心态。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该专业招生上都遇到了瓶颈,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导致多数的学生调剂进入该专业。学生在缺乏专业认可度和兴趣的情况下选择专业,极度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专业课程设置相似度高,缺乏院校特色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以传统的社会工作手法课程为主导,各院校的核心课程设置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以至于难以突出院校之间的特色与创新。虽然院校都清楚目前为老服务、禁毒服务、青少年服务、应急管理服务等方向的工作将会是未来社会工作的重点领域。同时,院校也都希望在这些方面的教育有所突破。但是面对招生不理想的现状,大多数的院校也只是通过增加一两门相关课程来显示需求,而并未在专业特色方面做太多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教育在广东发展的快速,以至于高职院校在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非常缺乏。比如在教材建设方面,教材的建设进度难以跟上专业发展的步伐,只能借助于本科教材,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缺乏统一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一方面是专业学习深度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就业的需求。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3所院校中一共为学生提供了21种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建议。其中,最具专业针对性的证书为助理社会工作师。但是,根据助理社会工作师的报考条件显示,该证书需要大专毕业并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才能报名参加,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学生不能在校期间考取该证书。其次,排位第二被推荐的是秘书资格证书、人力资料管理员证书等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度较低的证书。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的专业相关度高,而且能够得到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还非常缺乏。

(四)社会工作专业升学空间受限

作为一门强实务操作的专业,高职院校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实操训练为主,着重实现就业。为了保证招生数量,部分的高职院校与中职开展三二分段衔接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职学生的升学路径。但是,随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院校的减少,从高职升读社会工作专业的机会也相应降低。虽然,有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与本科院校协作进行专本衔接。但是,从调查的数据显示,也只是不到10%的高职院校正在进行此项教育工作。因此,高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本专业的升学空间仍是受到了限制。

三、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一)优化课程体系,创造院校特色

高职院校需要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紧跟社会需求和院校所在地的地区优势进行课程体系优化。确保课程的设置能够凸显社会需求,又能突出院校专业特色。一方面,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材建设,总结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编写适合高职院校的教材;另一方面,加强院校间的交流,分享地区优势和办学特色,加深院校间的经验借鉴及资源共享,共同对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出谋划策。

(二)开发设置行业认可的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

社会工作专业职业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证书缺乏是各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以来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多年来得不到解决。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校实施“学历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要求积极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在此政策的推动下,高职院校间应当共同协作,根据专业特长和专业特色,选取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有针对性地打磨,打造与社会工作专业需求一致的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三)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可进一步加强

面对社工专业人才需求增加的社会现状以及学生继续深造的学习需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必须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可以选择三二分段衔接教育。按照教育部门要求,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协商签订专业衔接合同,既可以确保生源的稳定性,也可以为专业人才的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争取更多校企合作机会,在给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的同时,也能借助一线社会工作人才的力量,促进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设计的完善。

总之,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强调专业知识的转化、专业价值的内化和服务技能的运用。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应该按照学科要求和时代需求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服务技能到位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文韬.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困境研究--以江西Y职业学院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19.

[2]张玉玲,刘惠苑.广东省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特色、反思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7.07.

[3]傅芳萍.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困境探析--以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9.

[4]王艳丽.广东省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特色、反思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5.06.

[5]陈宇鹏,佘曙初,董海宁.地方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1.

基金项目:2019年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教育政策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市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简介:钟丽欢(1984-),广东广州人,女,漢族,研究生学历,讲师,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管理、青少年及志愿服务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