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萍,陈胜,钟美春,邓双炳
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注射剂药用辅料具有助溶、提高稳定性等重要功能,同时也是影响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成分。目前,国内注射剂用的辅料大多没有药典标准。已有文献[1-3]报道关注注射剂辅料的安全性问题,氢氧化钠作为一种pH调节剂的药用辅料,被《中国药典》2020年版[4]收载,常用于喜炎平等中药注射剂的酸碱度调节,生产过程用量较大,作为注射级辅料应参考注射剂的要求从源头控制,尚未查询到注射级氢氧化钠质量标准研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针对氢氧化钠外源性杂质元素杂质进行研究。
参考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元素杂质指导原则Q3D[5]元素分类,分类1的元素砷(As)、镉(Cd)、汞(Hg)和铅(Pb)是人体毒素,在药品生产中禁用或限制使用,某些情况下额外的控制可能包括对分类1中元素进行检测,分类2A的元素钴(Co)、镍(Ni)、钒(V)出现在药品中的相对可能性较高,需包含所有元素杂质的潜在来源以及给药途径(标明的)的风险评估,注射和吸入给药途径的风险评估应评估包含1、2A和3类部分元素杂质的可能性,根据注射剂要求,还需要测定3类元素锂(Li)、锑(Sb)、铜(Cu)。另参考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6],工艺生产、加工等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铝、铁、钙等金属元素,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故选定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锂(Li)、锑(Sb)、钴(Co)、镍(Ni)、钒(V)、铁(Fe)、铝(Al)、钙(Ca)共计13种元素杂质进行研究。
消解仪MDS-15(上海新仪公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7800(美国安捷伦公司)、电子分析天平XS205[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
铅(批号18032)、镉(批号18071)、砷(批号16093)、汞(批号16084)、铜(批号16062)、锂(批号191077-2)、锑(批号87031-3)、钴(批号15113)、镍(批号195005-1)、钒(批号192048-4)、铁(批号183065-2)、铝(批号18105)、钙(批号193009-6)单元素标准溶液(浓度均为1 000 μg/mL,均来源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钪、锗、铟、铋混合内标溶液(批号5-66MKBY2,浓度均为100 μg/mL,美国安捷伦公司);硝酸(批号20180907,GR,德国默克公司);药用氢氧化钠(批号20161101、20170601、20170901、20181001、20190101,四川金山制药有限公司)。
参考《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102注射剂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按每日最大使用量计算,铅(Pb)不得超过12 μg,镉(Cd)不超过3 μg,砷(As)不得超过6 μg,汞(Hg)不得超过2 μg,铜(Cu)不得超过150 μg。参考ICH指导原则Q3D元素杂质指南,按每日最大使用量计算,锂(Li)不得超过250 μg,锑(Sb)不得超过90 μg,钴(Co)不得超过5 μg,镍(Ni)不得超过20 μg,钒(V)不得超过10 μg;其他元素的限度参考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3],重金属不得过5 mg/kg。根据喜炎平注射液日剂量,折算所用氢氧化钠用量,拟定限度如表1。
表1 各元素杂质的限度汇总表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约0.1 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用5%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同法制备试剂空白溶液。内标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含有钪(Sc)、锗(Ge)、铟(In)、铋(Bi)的混合内标溶液适量,用5%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l mL含l μg的溶液,即得。标准贮备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量取(铅、镉、砷、汞、铜、锂、锑、钴、镍、钒、铁、铝、钙)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配制成含上述元素0.1、0.1、0.2、0.05、2.5、2.0、1.0、0.1、0.2、0.1、2.0、2.0、2.0 μg/mL的贮备液。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贮备溶液适量,用5%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 mL含铅(0、0.5、1、2、5、10 ng),镉(0、0.5、1、2、5、10 ng),砷(0、1、2、4、10、20 ng),汞(0、0.25、0.5、1、2.5、5 ng), 铜(0、12.5、25、50、125、250 ng),锂(0、10、20、40、100、200 ng),锑(0、5、10、20、50、100 ng),钴(0、0.5、1、2、5、10 ng),镍(0、1、2、4、10、20 ng),钒(0、0.5、1、2、5、10 ng), 铁(0、10、20、40、100、200 ng),铝(0、10、20、40、100、200 ng),钙(0、10、20、40、100、200 ng)的系列浓度溶液。混合对照溶液: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1 g,再精密量取标准贮备溶液适量,制成含铅、镉、砷、汞、铜、锂、锑、钴、镍、钒、铁、铝、钙浓度分别约为2、2、4、1、50、40、20、2、4、2、40、40、40 ng/mL,按供试品溶液同法制备,作为混合对照溶液。
射频功率为1 550 W,蠕动泵转速为0.3 r/s;等离子气体积流量为4.5 L/min,稀释气体积流量为0 L/min,载气体积流量为1 L/min;采集方法:峰形3个点,采集深度为10 mm,重复次数为3次,扫描/重复次数为100次,稳定时间为55 s;样品提升时间:60 s;积分时间:铅0.300 0 s、镉0.300 0 s、砷0.999 9 s、汞0.999 9 s、铜0.300 0 s、锂0.300 0 s、锑0.300 0 s、钴0.300 0 s、镍0.300 0 s、钒0.300 0 s、铁0.300 0 s、铝0.300 0 s、钙0.300 0 s。
仪器的内标进样管在仪器分析工作过程中始终插入内标溶液中,依次将仪器的样品管插入各个浓度的标准溶液中进行测定(浓度依次递增),以测量值(3次读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将仪器的样品管插入供试品溶液中依次测定,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得相应的浓度。在同样的分析条件下进行空白试验。
分别取空白溶液、供试品溶液、混合对照溶液照按拟定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混合对照溶液各元素的响应值均大于供试品溶液响应值。方法的专属性良好。
照拟定的方法条件,依次进样空白溶液、对照品溶液、试剂空白溶液(平行11次),以各元素的测量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分别求出各元素标准曲线的斜率(b),即为仪器测定各元素的灵敏度(S);取拟定方法的空白溶液,测定11个数据,用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的3(10)倍除以灵敏度S,结果显示各元素的检测限都小于1.024 ng/mL(相当于0.05 ppm),定量限都小于3.104ng/mL(相当于0.15 ppm),检测灵敏度均能达到报告限度的要求。
取“2.2”项下的标准溶液,选用含有Sc、Ge、In、Bi的混合内标作为内标,以各元素的响应值与内标响应值的比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能满足分析要求。见表2。
表2 线性试验结果汇总
取混合对照溶液,照拟定方法测定,计算各元素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6.1%,不超过20%,方法的重复性良好;由不同分析人员、不同日期,按重复性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将测得的结果与重复性试验结果计算各元素12次测定值的RSD为0.5%~16%,不超过25%,方法的中间精密度良好。表明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按拟定方法制备回收率测试液,分别加入各元素限度浓度的60%、100%、140%回收率测试液各3份,照专属性的测试条件测定,计算测定结果的回收率。结果见表3,方法的准确度良好。
表3 回收率试验结果汇总(n=9)
(1)溶液稳定性:在室温下,取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3、6、9 h进样,计算结果为RSD为0.2%~10%,说明在室温下,供试品溶液在9 h内稳定性良好。(2)仪器参数的变化:照拟定方法制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按拟定条件和微调RF功率、采样深度、载气流速的参数条件下进样,以各元素测定浓度为测定值。计算微调参数后测定值和当前方法测定值的RSD。结果显示,参数RF功率在1 540~1 560 W范围内变化,各元素测定值的RSD不大于6.5%;参数采样深度在9~11 mm范围内变化,各元素测定值的RSD不大于8.0%;参数载气流速在0.9 L/min~1.1 L/min范围内变化,各元素测定值的RSD不大于17%。表明方法的耐用性良好。
取5批氢氧化钠样品按拟定方法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样品测试结果表汇总(μg/g)
(1)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4],样品中待测成分含量为10 ppb时的重复性RSD可接受范围为15%,准确度的可接受范围为70% ~ 125%;但在基质复杂、组分含量低于0.01%及多成分分析中,精密度、准确度的可接受范围可适当放宽。参考《美国药典》USP40通则730等离子光谱法[7]验证可接受标准: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的RSD可接受标准分别为20%、25%,准确度的可接受标准为70% ~ 150%。(2)元素杂质限度的制定应结合终产品的最大日剂量进行计算。如氢氧化钠用于喜炎平注射液中调节pH的药用辅料,生产工艺中使用10%氢氧化钠(约2.2 L)调节pH,配制出喜炎平注射液1 500 L,喜炎平注射液最大日摄入量为20 mL,其中所含氢氧化钠日剂量远远低于10 g。参考ICH Q3D指南制定限度,日剂量低于10 g按10 g计算限度。(3)本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等均符合要求,可用于注射级氢氧化钠的13种元素杂质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