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下科技发达的时代背景中,我国教育工作也在不断进步,比如:微课教学的推广与普及,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高中历史课程就可以利用微课,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单调,为课堂增添更多趣味性,同时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目前微课已经成为教育的趋势,改变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利用微课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开展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本文会对微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趣味性策略展开探究,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教学趣味性
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也是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组成,把教学重点制作成小视频,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比传统教学方法,微课确实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等多个方面,尤其是提出的问题、讲解非常细致,并且趣味性十足,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的运用能够让知识简单化,并且改变传统课堂结构,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完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充分保障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乏味
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教学无法获得良好效果,尤其是课堂教学氛围,导致学生参与程度不足,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从教学层面来讲,必须要保证历史知识丰盈、立体,无论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要具有一定趣味性,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不断成长。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照本宣科,根据教材内容讲解知识,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状态自然无法得到保障,從而使教学效率逐渐降低。另外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也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这种固定、机械式的教学流程,导致学生失去耐心,甚至出现厌恶历史课程的心理情绪。
(二)知识讲解模糊
高中历史课程虽然没有数学那么复杂,但是其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深奥,并不是把知识内容背下来就算掌握,而教师的讲解相对模糊,最终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变化,无法取得进一步突破。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尤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是引发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的根本原因,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教师思想观念保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于现代化的新型教学停留在尝试阶段,没有能够全面实施。教学过程中大多以专题+模块的方式进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历史知识,虽然努力学习但没有掌握真正的内涵,甚至出现历史事件分开记忆的情况,没有建立良好的联系,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探索意识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自主探索,而学生是否具备探索意识,将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微课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索意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动力探索历史知识。尤其是微课教学时间段、内容精练的特点,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同时给予学生更多启发,能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例如: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搭配教师的讲解描述,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仔细观察微课视频内容,并针对相关知识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精神。
(二)拓展学生认知思维
目前来看微课教学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出更加多样、层次性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兴趣不愿意主动参与,这也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只有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强化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的思维才会获得有效培养。因此教师要借助微课教学形式,以此来打开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例如:在讲解“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中,涉及很多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把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进行分解,制作成多个微课视频,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讲解,从而达到递进式的教学效果,逐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终起到激活思维的作用,学生的认知也会得到升华。
(三)突破历史知识难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记住历史事件就行,所以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背诵相关知识,这也是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过对于高中历史课程而言,简单背诵很难深入知识内涵,甚至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深入的问题,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回答。其次这种学习模式无法把历史事件串联,导致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出现分割,同时无法攻克知识难点与重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微课,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去制作视频内容,例如:在讲解“西方的文官制度”中,教师先把教材中的难点进行梳理,同时利用微课去制作不同的教学内容,包括西方文官制度出现背景、建立以及特点等,分为不同板块去学习,最终让学生了解整个发展过程。
三、微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趣味性策略
(一)巧用微课丰富教学内容
趣味性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丰富的教学内容有直接关系,也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条件,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效果不够明显,主要因为学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不能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增加更多趣味性内容,促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例如: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根据该主题制作微课,制作过程中可以选择影视作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神话》《大秦帝国》等,选取较为精彩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同时结合影视剧内容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最终掌握秦朝大统一的背景与条件。其次像《复活的军团》等纪录片,大多数内容都是以史料为依托,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更加具有真实性,巧妙运用此类微课视频,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庞大恢弘的画面效果,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历史内容。
(二)巧用微课导入知识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不仅会有效导入课堂内容,也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制作微课视频,在课前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根据视频内容自主展开预习活动,微课视频中可以包含少量的知识点,主要用于规划知识脉络,推进教材内容,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时,可以制作以隋唐为背景的微课视频内容,主要突出隋唐时期的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以及对于制度变化的需求,同时在视频末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这样进入课堂教学后,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对知识内容有大概了解,加快整个教学进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回答微课视频中的问题,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三)巧用微课活跃课堂氛围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同时也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历史知识的讲解,完全可以引入微课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根据情境描述展开讨论,打造出既高效又带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解“两次鸦片战争”中,教师可以围绕鸦片战争相关资料,制作微课视频内容,带领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同时深入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明白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建立服务与发展国家的意识,同时分享自己的看法,从而构建出趣味十足的课堂氛围。
(四)巧用微课拓展知识视野
历史知识的特点就在于范围比较广,学生很难把知识转化为历史思维,尤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受到发展限制,因此教师要借助微课视频,丰富教学内容,挖掘知识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就能从知识中提炼出更多信息,进一步打开自己的知识视野。例如:在“辛亥革命”的讲解中,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认知,停留在清王朝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详细阐述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当时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以及思想基础,确保学生能够了解辛亥革命内涵。
(五)巧用微课激发认知思维
相比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的运用有更多教学优势,同时教学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仅能够简化教学流程,还能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学生也不会因为过度讲解而失去耐心和兴趣。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恰当的教学中巧妙运用微课,构建出更具有层次化的课堂,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延伸思维深度与广度,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历史背后的真相,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时,书本上的知识过于局限性,教师就可以搜索相关资源,制作出有关改革开放后经济、文化与国防等多个方面的微课内容,将课外内容巧妙地引入课堂中,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微课收集、整理知识内容,同时深入思考问题,这样不仅会增加教学趣味性,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掌握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布局与意义,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巧用微课串联历史知识
在高中历史考试过程中,很多学生面对简单问题仍然会答错,不仅是因为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知识没有得到有效串联。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民族解放战争”时,在我国历史上,很多与之相似的內容或者本身就存在一定关联,这时候教师就要将微课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中,可以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立联系,将原有的知识进行有效串联,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联想进行记忆,同时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在考试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漏答、错答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微课,制作形象生动的视频课件,把相应的知识进行串联,而学生也会因此记忆犹新、加深印象。
结束语
微课是目前最主要的教学形式,也代表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一大进步,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有非常大的优势,从教师的层面分析,微课提高了教学质量,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而学生方面则按照需求选择内容,满足个性化学习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微课,以此来增加教学中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吴海滨.高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视野下微课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3):50,52.
[2]范曼曼.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1(03):53,64.
[3]李新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摭探[J].成才之路,2021(07):100-101.
[4]陈亮.试论微课辅助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与评价,2021(03):67.
[5]杨巍.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名师在线,2021(06):87-88.
[6]孙林.巧用微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趣味性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0(24):56-57.
作者简介:李丁南(1979.06—),男,福建泉州安溪人,汉族,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