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淑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也告诉我们,应该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把游戏精神落实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幼儿园工作中存在“生活活动教师高控,幼儿自主性少”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存在隐性时间浪费和消极等待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餐两点”自主餐点生活模式的初步探究和实践,旨在全面提升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优化生活活动品质。
先行先试,整体推进
围绕“自主、自理、自控”要求,做好顶层设计,跟进过程,及时调度,形成“班级尝试—活动分享—观摩借鉴—整体提升—开放成果”的活动模式。
第一阶段:探索时间合理性,减少隐性浪费。生活环节的安排,从幼儿须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喝水、如厕、洗手、进餐,调整为幼儿自由选择喝水、如厕、洗手、取餐的顺序。幼儿根据每个环节人数数量和等待时间长短,确定要进行的环节。
第二阶段:探索自主进餐,给幼儿做减法。从教师统一给每位幼儿盛饭并摆放到指定位置,到幼儿自取除了汤以外的菜和主食,再到幼儿完全自主取餐,经过近三周的尝试,我们最后确定了班级餐具及饭菜在取餐台的摆放位置、幼儿自主取餐路线等。
第三阶段:探索空间的合理使用,给教师做减法。为合理利用班级空间,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座椅的摆放方式,由原来在场地的中心区域集中摆放的方式,调整为小组摆放,做到与区域摆放相结合,实现了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第四阶段:探索教师的支持策略,边做边改。实现幼儿生活自主化,需要教师从理念到行为的改变。针对在推进自主餐点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三级教研(即园级教研、年级组教研、班级内部教研),实现边发现问题、边教研、边探讨、边实践、边学习。几轮实践调整过后,教师们对幼儿生活自主化有了新认识,慢慢摸索出了适合本班的自主取餐模式,形成了一套自主化流程。
组织开放,呈现效果
各班级整体推进、效果凸显后,幼儿园特别邀请中大班家长走进班级,开展了幼儿生活活动及自主进餐开放观摩活动。
活动前,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精心配制營养餐;班级教师向家长做活动说明,发放活动记录表;幼儿自主排队洗手,值日生主动分发餐巾纸盒和餐余垃圾盒;生活教师进行餐前消毒,介绍餐品名称、营养价值,提醒幼儿餐前、餐中和餐后的注意事项,并对取餐顺序和餐量提出要求。
自助取餐环节,伴着轻柔的音乐,幼儿自觉排队,有序取餐具,按照“主食—菜—粥—肉食”的顺序依次盛取餐品,平稳地端回餐桌,安静享用美食。吃完基本量的幼儿可以按需再次自主盛取。幼儿就餐期间,教师巡回做个别指导。
餐后整理环节,完成进餐的幼儿主动清理桌面、地面和餐余,将餐具摆放到规定位置,洗手、漱口、对餐品进行绘画表征,值日生收取餐巾纸盒和餐余垃圾盒。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家长们认真观摩并做记录,一起见证幼儿在自主方面的可喜变化。
生活自主、进餐自主,充分给予幼儿自主、自控、自理的权利,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秩序感。幼儿由“被动接受”变为“自主选择”,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