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的成长回归创造

2021-10-24 05:21刘正奎
教育家 2021年36期
关键词:新颖性创造力个体

刘正奎

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关乎我国未来经济、科技、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们期待自家孩子拥有较强的创造力,然而在学业繁重的时代,儿童的创造力培养似乎没那么容易。

在古代,创造力往往被看作一种神秘能力。现代心理学认为,创造力是个体产生新颖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包括观点、作品、行动。新颖性要求个体的产品让人感到以前从未出现,有价值性要求个体的产品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即有用、有意义或符合审美等。新颖性和有价值性是创造力的两个基本特征,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仅有新颖性没有价值性甚至是反价值的,那么,匪夷所思的杀人方式或精神病人的一些疯狂臆想,也会进入创造力之列,这显然是荒谬的。如果仅有价值性没有新颖性,就无法区分创造力与一般模仿、重复他人观点、作品、行动的不同。

判断个体的产品是否具有新颖性和有价值性,需要了解不同的参照标准。从历史文化尺度判断个体的产品是否具有新颖性与有价值性,只有牛顿、爱因斯坦和达·芬奇等传奇人物才称得上有创造力。从社会尺度来看,袁隆平、王选等杰出的科学家无疑称得上有创造力。从群体尺度来看,一名儿童,只要在学生群体中提出了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或者创作了新颖而有价值的作品等,就可以称得上有创造力。从个人尺度来看,个人产生的观点、作品、行动等相对自己以前而言是新颖且有价值的,就可以称得上有创造力。立足个体发展的视角,创造力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能力。

儿童的学习一般可以理解为获得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的过程。从创造力判断的个人尺度出发,儿童学习的任何事物或知识对于自己以往经历来说都是新鲜的,即“对自己有新颖性”。同时,儿童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其今后的生活与工作都可以带来益处,即“对自己有价值性”。因此,儿童学习活动的过程,实质是其不断创造的过程。实际上,个人层次的新颖性与社会、历史文化层次的新颖性并不冲突,每一个人总是先追求自我的成长与进步,才可能逐步超越他人,在社会文化层次做出有贡献的创造。

教育如何激发并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第一,学会“以变应变”和“以不变应变”的能力。创造力的一个特征是新颖性,其本质是强调“变化”。“变化”似乎是对我们身处的信息社会根本特征的描述,面向未来,我们自然会想到,在这个加速发展的社会中,儿童应该学会什么?他们应该用何种心态应对更快速的变化?让儿童学会“以变应变”和“以不变应变”的能力,是更为长远和可预期的策略。

“变”与“不变”本来就是人创造性地应对环境挑战的基本策略。人类通过“变异”与“选择”不断适应大自然的变化,从而进化成现在的我们。人类也正在用类似的方式即“新颖”和“有价值”,不断地创造出繁荣文化和现代文明。儿童深刻理解并掌握“变”的能力,是创造力的本质要求,也是儿童成长回归创造的需求。

第二,让学习成为个人创造过程。从创造力的个体发展角度来看,儿童的学习历程实质上是个人层次的创造历程。从社会层次的创造来看,个体的学习需要重复经历前人的创造历程,只有一个人通过长久的学习历程,累积无数的成长、突破、创新经验,他才可能突破个人层次的创造。教育的作用就是促使儿童追求个人层次的创造,推动儿童不断地向同伴、社会层次的创造性跃进,进而在文化、历史层次做出一定的贡献。

第三,不断优化知识获取方式。创造力的发挥依赖人们在既定领域内深厚的知识积累。然而,人们在获得特定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阻碍创新的思维定式,而且知识符号化(陈述性知识)往往更容易强化思维定式,从而妨碍人们获得新颖性想法或问题解决方案。在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核心问题是知识获取的方式。儿童的知识获取方式需要从偏向于掌握陈述性知识,转向更加注重程序性知识。因此,教育要从普遍关注知识是什么,转向知识在哪里和如何组织。这种知识获取方式对创新能力发展的束缚较小,满足了创造力的新颖性需求。这个过程中,儿童能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同时问题的解决又会满足“有价值性”需求,有助于实现创造性学习。

第四,掌握必要的创造性思维策略与技能。发散性思维和元认知技能是创造性过程的基本策略与技能。发散性思维偏重于无定向,更多地服务于创造力的新颖性层面,强调新观念、新思路、新视角的产生。单纯的发散性思维并不能产生创造力,无目的、无边际的幻想不可能产出有价值的结果。

元认知技能偏重于定向,更多地通过计划、监督与调控的作用,使个体进行有目的的发散,从多种观念和思路中抽取最有前景和价值的信息,并在自我调控的帮助下逐步形成一条指向有价值结果的途径。这两种思维策略的动态有机结合,最终为新颖的“产品”赋予意义与价值。

第五,在人际互动中激发合作与创造性动机。当今社会,个体很难具备创造性活动所需的所有知识与技能,合作成为创新的必要条件。近几十年来,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凭借与他人合作的成果而获奖。我们需要为儿童建立有效的知识、技能、情感支持、人际互动环境,促进儿童自由分享观点,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内外动机。

个体的内部动机是驱动创造性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个体内部动机更关注新颖性而忽略有价值性。在驱动创造力产生方面,社会动机起着关键作用。社会动机指个体对他人福祉的关注程度。社会动机将个体认知资源导向如何提高他人福祉,有利于整合内部动机驱动下产生的新颖观点,得到既新颖又有价值的产品。通过儿童的人际互动,促进儿童社会动机和内部动机交互作用,从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第六,创建接纳、自由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创造力是环境变量与个体变量交互作用的体现,家庭和学校环境是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最为直接、持久的因素。在儿童创造的过程中,家庭和教师扮演了类似“守门员”的角色,选择或过滤着儿童成长中新颖的想法或行动。儿童天生的好奇、大胆、求知欲强、喜欢做白日梦等特点使他们会不断地产生各种新奇的想法。家庭和学校环境应该让这些新奇想法持续涌现,成为儿童的一种習惯。然而,父母和教师往往会在不自觉中以各种理由过滤掉或扼杀掉这些新颖的想法。创建接纳、自由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是实现儿童创造性成长的基础。

第七,建立基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多元化评估体系。儿童创造力发展需要动态的评价,以了解、反馈和引导儿童创造性行为。评价体系是一种紧密交织、相互作用的社会化网络,它允许或拒绝儿童新颖的想法是否被接受或变为现实。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评价指标存在单一和功利化的倾向,选优拔尖的评价适用于少数儿童,大多数儿童的创意容易被过滤掉。此外,评价的结果往往与个体发展紧密联系,这使儿童不敢冒险或回避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原始的创新需要尝试和冒险。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基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多元化评估体系,通过多元化评价主体对儿童创造性学习实施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和评估,让儿童的成长回归创造。

猜你喜欢
新颖性创造力个体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日本计划将新颖性宽限期延长至12个月
新颖性推定规则
例谈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设计技巧
网络语言的构成特征及其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