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超
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德育),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温州市名班主任等。致力于学生问题艺术化教育的研究,该课题获浙江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获得全国“十三五”教育部重点立项资助。著有《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等4部著作。
学生情绪有波动,教师要适当引导,否则,很可能发展为危机事件。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稳定情绪—有效沟通—自我感悟—学会自控”的危机干预阶段引导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冷静、反思、解决问题。
稳定情绪,安全陪伴:引导冷静阶段
一天下午,我在开会,小C老师给我来电,她在电话那头边哭边急切地说:“林老师,你赶紧来一下报告厅。”我赶到报告厅,看到了这样一幕:小C老师和小W老师紧紧拉着女生小Y的手,而小Y一邊挣脱一边冲着小C老师喊“我要杀了你,杀了你,我要跳楼……”
我急忙问:“怎么啦!”小C老师泣不成声,小Y同学也号啕大哭。
冲动行为跟外界的强烈刺激有关,情绪激动的人,内心极度紧张,会竭尽全力释放自己的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切不可急着压制,最好先“冷一冷”,让引起情绪的“刺激物”离开。于是,我请小W老师带小C老师先回办公室,我要稳定小Y的情绪之后,再深入了解。
我对小Y说:“你先别激动,有什么事情可以跟老师说。”
小Y哭得更大声了,我没有打扰她,暂且让她缓一缓,先稳定一下情绪。趁这个时间,我通过手机短信简单地向小W老师了解情况。
慢慢地,报告厅排练的学生越来越多,比较喧闹。我跟小Y商量,去我的办公室,她点点头。到办公室后,我让小Y坐下来,倒了一杯水放在她的前面。等了好一会儿,她才喝了一口水,情绪稍缓和一些。
有效沟通,耐心解读:引导了解阶段
有效沟通,了解引起学生情绪的原因,才能进一步分析引导并解决问题。
看到小Y的情绪稳定了,我直奔主题:“刚才为什么说要杀了小C老师,然后跳楼?”
小Y说:“她说要在毕业评语上给我打最差的等级,让我上不了外国语学校。”
原来如此,我很诧异:“刚刚报告厅不是在举行语文素养大赛吗?怎么会和班主任闹这么大矛盾呢?”
小Y没有回应。
我想,这个问题她也许觉得不好回答,就转换话题:“刚从小W老师那边了解到,你在比赛的时候不停地喊‘把他的手剁了,是吗?”
小Y说:“是的,我喊了。”
我很惊讶,问:“为什么这么喊呢?”
小Y说:“我就是要把他的手剁了。”
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担心如果继续这么沟通,不仅问不出所以然,还有可能把自己也拖进这个困境中。
我努力回想,试着改变角度看问题:“你说把他的手剁了,是指谁的手?自己班上的同学还是其他班的?”
小Y表示是其他班的同学。
我似乎明白了小Y这么喊话的原因:“是不是其他班级的同学在抢答时举手特别快,而你们班的参赛选手举手较慢?”
小Y抬头看了我一下,说:“是的。”
“看来,你还是很有班级荣誉感的,你是想让别班同学举手慢一点,自己班同学快一点,能抢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对吗?”
小Y说:“是呀!那个参赛选手举手太快了!”
沟通至此,我基本了解了情况。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心直口快的孩子,说话非常直接,完全没有考虑场合,表达方式也不太合适,但对于自己的问题,她一点都不知道。
自我感悟,“看见”问题:引导反思阶段
激起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改变的最好方式,是引导他们看见问题。
我说:“在这个问题上,老师也认为你很有道理!我相信其他老师若明白了你的真实想法,也会认同,但是,为什么你明明有理,小W老师却认为你在破坏纪律呢?”
小Y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显然,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却不愿意直接承认。
我引导她一起分析:“当时领奖的同学已经站到舞台上接受表彰了,不管你在台下怎么喊,都不可能重新分配奖项。但你可以向组委会提建议,小C老师就是比赛主持人,若会后你向她提意见,她肯定表扬你!”
小Y没有说话。
我继续引导:“还有,你大喊‘把他的手剁了,这样有用吗?”
小Y摇头。
我说:“是呀,不仅没有用,还会给同学和老师什么感觉?”
小Y表示,会让同学和老师误会,觉得自己很暴力!
我说:“现在理解小C老师为什么冲你发火了吧?若你真的控制不了想要喊,可以改变方式,不要对其他班级同学喊话,而是对自己班级同学喊,你知道可以怎么做吗?
小Y试探性地说:“加油?”
我说:“对呀。这样老师还会觉得你是在破坏纪律吗?”
小Y明显地停顿了一下,然后摇摇头。
我引导小Y:“以后要学会文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本来是支持班级的喊话,被你用这种方式呈现,反而变成暴力宣泄和破坏纪律了。”
小Y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她似乎有所感悟。
预见未来,学会自控:解决问题阶段
见小Y已有所触动,我开始直面“杀老师,再跳楼”这个最严重的问题。“你说要杀老师,你对老师真有那么大的仇恨吗?”我得解开小Y的心结。
“老师说要写最差的评语,我最期待的就是去读外国语学校。”
“想一想,老师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我在会场里大喊大叫的情况下。”小Y若有所悟地说。
“现在换作你是小C老师,你会怎么做?”我把选择权交给了小Y。
小Y又陷入了沉默。
我又问:“你现在还想跳楼吗?”
小Y的回答出乎意料:“还想。”
我问:“为什么?”
小Y说:“我跳下去,就是想让老师被曝光。”
小Y的思想竟如此极端,我觉得今天必须引导她学会思考。于是,我把她带到窗边,说:“你看,这么多同学,笑得那么灿烂,多么美好!你再往下看,下面是水泥地,如果你跳下去,会是什么结果,知道吗?”
小Y低头说不知道。
我说:“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你没了。”我停顿一下,观察小Y的表现,竟然看不到她有任何反应,说明她对这句话有很强的免疫力。“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老师是会被曝光,内心也会很自责,很煎熬,但这段时间过去,生活还是会继续。而此时最遗憾、最难受的人是谁?知道吗?”
小Y说:“是我的爸爸妈妈。”
“对,是最爱你的人,他们最伤心。”我看到小Y的眉头皱了一下,继续说:“你跳下去,还有一种结果,你人在,但身上的一部分器官没了。”我看到小Y的身体抖了一下。“老师呢!也会被曝光,也还是很难过,事情照样会过去。但此时,最痛苦的人是谁,你知道吗?”
小Y蔫蔫地说:“是我。”
“对,你用一辈子的痛苦换来老师的一次被曝光。你觉得值吗?”
小Y摇了摇头。
我相信,预见了事情的结果,小Y会彻底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立足改变,持续跟进:后续教育阶段
我觉得,要让小Y好好思考并理解刚才那番话。于是,我又倒了一杯水给她,她喝了一口。我继而转移话题:“你跟同学的关系好吗?”
“挺好的。不过,我有时很烦他们,最近脏话有点多。”
“什么脏话?”
“我很难说出口。”小Y有点不好意思。
我让小Y把同学们说的脏话写出来,一来缓解情绪,二来有效引导她离开刚才的话题。她写了半天,最后写下一组字母,说自己实在写不了,就用那句脏话的首字母来代替。
“看来!你还是一个非常有修养的孩子,还比较维护同学。”
小Y笑了一下。
“那你跟老师的关系好吗?”
“不是很好,老师都爱针对我。”
“其实,你也看到啦!像今天这样,老师应该不是针对你,而是可能不理解你所做的事。你不觉得,在很多事情上,只需要改变一下,用老师认同的方式来处理,会更好吗?”
小Y點点头。
“如果你向各位老师表示歉意,老师会原谅你吗?”
“应该会的。”
“你愿意跟老师沟通吗?”
“好像很难为情……但我可以写出来,然后交给老师,行吗?”
“可以的,如果你觉得有需要,老师可以帮忙。”我笑着说。看见她也笑了,我又追问:“你现在还想跳楼吗?”
“不想了!”小Y坚定地说。
我联系了小Y的父母,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在跟小Y交流时,注意她语言背后的意图,做好引导工作。
之后,小Y也慢慢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偏激的语言慢慢减少,也没那么冲动了。
危机事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应学会阶段性引导,把复杂问题阶段化,从化解情绪开始,小心翼翼地走近学生,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明理,正确面对问题,最后,指导学生学会自控,将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