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1-10-23 00:44王晓波
新班主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农历教室班级

王晓波

我是一个慢热的人,但我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却跑得很快。5年时间,我从一个不被看好甚至被质疑的“菜鸟”班主任成长为全校老师认可和学习的榜樣班主任。我在极力证明“科学老师也能做好班主任”的过程中,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这个好习惯让我不断趋近教育的本质,遇见美好的教育。

从照搬照抄到独立思考

2002年8月,小学科学专职教师的我走上了班主任的岗位。特殊的学科背景决定了我在班主任这条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每周只有2节科学课,这让我根本没有时间了解学生,更不用说走进他们的心灵了。

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又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我走了许多弯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我挪用自己的科学课帮助他们补习语、数、英三门课,可惜收效甚微;运动会前,我每天放学后和学生一起练习,结果班级总分还是排在全校最末……当自己全身心的付出没有获得一丝回报时,我开始变得暴躁易怒,常常莫名其妙地对学生发火,所以,学生离我越来越远。同事们劝我别做无谓的挣扎,说科学老师注定不适合做班主任。我不甘心,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个样子!

于是,我开始寻找出路。我将魏书生老师的班规班纪复制到班级,还将魏书生老师的“道德长跑”“写说明书”等全部移植到班级管理中。这些制度的运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常规工作井然有序,学生行为符合规范,班级每周都被评为“文明班级”,学校甚至还以我们班为原型,拍摄了《小学生一日常规》宣传片。一时间,我们班成了各班争相学习的榜样,而我也成了大会小会都要登台分享带班经验的优秀班主任,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这种表面的风光掩盖不住我内心的担忧:表面上,班级常规管理无可挑剔,但学生生命的品质并未提升。例如,J是班里公认的“学霸”,可是,除了学习,他什么都不关心,对人冷漠,常用尖酸的话伤害同学而不自知。L在老师面前很乖巧,可是,在家刁蛮任性。Q拼命努力,学习成绩依然提不上去,每天都郁郁寡欢……

我所谓的学习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不过是照搬照抄了一些条条框框,完全没有体悟到他的思想理念。

从全盘接收到反思质疑

2007年12月,我外出培训时,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镇西老师。我第一次听到李老师对自己教育生活的四字概括:做、思、读、写——实践、思考、阅读、写作。李老师说,在这四点中,核心是不停地思考,关键是不停地实践。

我开始思考实践与思考之间的关系:实践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它可能是一种行动,也可能是一项变革。思考不是浮于表面的思维行动,而是通过对实践的回顾与梳理,获得再认识,从而反作用于实践。实践与思考相辅相成。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行动是思想的母亲……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懒得动手去做,哪里会有正确的思想产生。”

2008年6月,我赴常州市泰村实验学校绵竹班支教,面对的是一群刚从地震灾难中走出来的孩子。在那里,我坚持每天晚上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梳理,写下反思,寻求解决与突破之道。在反思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贫乏。我开始尽可能多地涉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让自己始终保持学习和思考的状态。在支教的一年里,我写下了18万字的教育笔记。可视化的文字背后,有对班级文化系统化建构的尝试,有对教育整体性的思考,还有教育功力的积淀。从那以后,我不再把学生成绩、文明班级等作为自己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更在乎学生的生命成长: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获得幸福,获得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幸福!我希望我的学生拥有放眼世界的大视野,拥有兼济天下的大爱之心,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从深度思考到兼容并蓄

2009年7月10日,我参加了全国新教育第九届年会。那些天,我被常丽华老师和她的“完美教室”深深震撼:原来,教室可以成为滋养生命的土壤!

我静下心来思考班级、教室与学生的关系。一直以来,我只是把班级当作学校的组成单位,强调学生为班级服务,从来没有从空间的角度去审视它。“完美教室”的提出让我眼前一亮:教室可以作为一个为生命而存在的空间,追求生命的丰盈和成长。

“我也要缔造一间完美教室!”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那段时间,我只要一有空,便会上网和老师交流、沟通。这样疯狂的交流与沟通让我对“完美教室”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也深知,要想带孩子们走得更远,仅仅有自然学科的积淀是不够的,完美教室需要完美课程的支撑。

“农历课程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契合我的个性和专业背景。”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可行,我专门请教了干国祥老师,干老师在给我的回信中说:“古人认为,星辰、四季、物候都是一种自然科学,它是科学的基础与前提。这个课程关注自然,关注生命与自然的关联,这本身就是科学之基。”干老师的回答更加坚定了我从农历课程出发的想法。

农历课程以时间为轴,遵循生命成长的节奏,课程有以“天”为周期的晨诵午读暮醒,有以“月”为周期的生日课程、生活课程等,有以“学期”为周期的开学课程、结业课程等,以“年”为周期的农历课程、梅花课程、闲暇课程等,还有以“生命”为主题的梦想课程、电影课程、青春期课程等。

农历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因为它包含了国画、民间故事、汉字、书法、考古、对联、民俗……所以,自身底蕴不足,对诗词的敏感度不够,这让我感到不安。怎样才能带孩子们走向远方?唯有沉下心来读书!于是,一个理科教师开始了一段文学修炼之路,也开始了一段课程架构与设计之旅。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带着孩子们穿越四季,亲近自然,感受物候变化,我们一起经历了从最开始时的生硬麻木到对自然节气诗歌逐渐敏感的过程。

思考的深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回望15年的班主任之路,我从刚开始的“见自己”,一味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商,到“见天地”,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及情感,再到今天的“见众生”,追求学生道德、情感和智力的成长。每一个节点都见证了我在教育路上的进步,每一个节点都见证了我生命的绽放。我从一个习惯等待,习惯被安排的人,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高新北区人民路小学)

猜你喜欢
农历教室班级
班级“无课日”
不要在教室打闹
闰的故事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过 年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农历新年精选“淘”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