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精神对长三角发展的贡献和价值

2021-10-23 13:19钟艳
商业文化 2021年26期
关键词:徽商徽州长三角

钟艳

徽商精神是长三角区域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历史上,徽商精神对长三角区域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如今,徽商精神对共同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

徽商精神的主要內涵

徽商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衰退于清末,在绵延七、八百年的历史中,凝练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徽商精神。

一是放眼天下的开放精神。徽州人迫于环境走出大山外出经商,这本身在传统农耕社会就是不可多得的开放精神。并且徽商在经营中极尽才能,不断开拓经营思路,盐业、典业、茶业等,到了晚清,甚至还有从事对外贸易、投资开矿、创办银行等,这种认清形势、敢于突破的意识和做法,体现了其放眼天下的开放精神。

二是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徽人从商首先在职业选择上突破了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观,突破了成规旧律。另一方面是经营理念的创新。他们提出了很多新经营理念和模式,如长途商品贩运、重质量、讲诚信、品牌连锁经营等,对传统商业管理做出了改良和创造性的发展。

三是以众帮众的合作精神。一方面,依靠宗族纽带互相扶助。徽州人聚族而居,在内依靠建祠、修谱增强凝聚力,在外经商依靠会馆、商会等维系情感、互相提携,由此形成强大的整体力量。另一方面,依靠诗书文化广交名士。徽商虽寄迹于经商,但是儒商,他们与文人、官员交谊深厚,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和商机。

四是讲信重义的信义精神。一方面,在诚信和利益中,将诚信放在首位。如休宁商人程锁,大灾之年卖粮食,“价如往年平”。另一方面,他们家国观念浓厚、热心公益。如架桥铺路、重教兴学、赈灾济贫等。明崇祯十四年徽州大旱,歙县丰南商人吴孟嘉同叔父吴震吉带头捐粥,保全了数千名饥民的性命。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虎门炮台遭到破坏,在广州经营茶叶的徽商江有科,捐钱七百串。

五是知法守法的法律精神。一方面,徽商具备很强的遵法守法观念。“家有法则知戒”,徽商自小因为受宗族一系列教化体系的约束和规制,从而形成了较强的遵法守法观念。如《方氏会宗统谱》中有言:“兢兢奉法唯谨,顾能保其业”,就是要求族人要谨慎奉法。另一方面,徽商具备一定的制定法律的能力。如徽商中的盐商,在明代盐法几次变更中,都有他们参与其事。其三,徽商重视法律文书的运用,如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交易文契、合同文书、承继文书、私家账簿、官府册籍、政令公文、诉讼文案等。

六是勤劳执着的奋斗精神。徽商常被形象地概括为“徽骆驼”。徽州俗例,男子一到十五六岁绝大多数都要外出做生意,入行当学徒。学徒生涯异常辛苦,徽州有一首《学徒苦》:“学徒苦,学徒愁;头上带‘栗色(被打的肿块),背脊驮(挨)拳头。三餐白米饭,两个咸鱼头。”并且徽商外出行贾,常年在外,数年或数十年无法归家。即便如此他们仍有着“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的勤劳执着的奋斗精神。

徽商精神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历史贡献

徽商精神来源于徽商发展过程中的积淀,是影响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深层驱动力,为长三角区域的兴起发挥过重要作用。

推动了商贾活动对长三角区域的辐射

道路梗阻的闭塞环境,激发了徽商目光向外的开放格局和心态,形成了徽商的开放精神,同时这种开放精神又引领着徽商的活动和行为,推动了其商贾活动对长三角区域的辐射。

明代中后期,徽人大批外出经商,开辟了很多商路。《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专门记载了以徽州(或徽州属县)为起讫点的路线29条,其中涉及:休宁县至杭州府水路;休宁县由几村至扬州水路;黟县至南京路;苏州由广德州至徽州府水陆路;苏州由四安至徽州府陆路等。可见通过水路陆路,徽州对外形成了一个放射性的网络,与富庶的长三角区域紧密地关联在一起。

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商品经济发展

重农轻商是封建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也极大限制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徽商的创新精神和经营活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一思想观念的转变。明代中后期,长三角的各大城市都有徽商活跃其间。据明代《金陵琐事剩录》记载,当时南京当铺共有500家,大多是徽州人经营;扬州是两淮盐运司所在地,徽州盐商最早进入扬州;杭州是两浙盐运司所在地,也是徽州盐商的主要聚集地,《两浙盐法志》中提到的人物,绝大多数是徽州商人;苏州的棉织业发达,徽商在苏州广开字号。而在苏、松、杭、嘉、湖五府地区,徽商的足迹更已遍布下辖的各个县、镇、庄,以至于当时流传了 “无徽不成镇” 这句谚语。明清时期,长三角区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忽略徽商在这其中发挥的促进作用。

助推了长三角区域的文化繁荣

徽州人“虽为贾者,咸近士风”。徽商是儒商,常倾注于各类文化事业,如藏书、刻书等,这对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此外,徽商好客尊士,善于与文人名士交流交往,或交流聚会,或酬酢共游。如富甲一方的徽州盐商在扬州建有大量园林,扬州瘦西湖白塔、五亭桥皆由徽州盐商集资建造。这些地方往往成为商会、官员、诗人、画家等社会名流集聚、切磋、交流之地。这在客观上促进了长三角区域建筑、学术、书画、曲艺的发展,助推了长三角区域文化的繁荣。

影响了长三角区域的商业环境和社会氛围

徽商的在经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勤劳执着的意志品格、重诚守信的商业道德、契约为重的经商传统,热心公益的善行义举诠释出徽商的信义精神、法律精神和奋斗精神,这些优秀的精神元素影响着长三角区域的商业环境和社会氛围。如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的经营广为百姓称颂;徽商汪琼在苏州经商,捐资治理河道;大盐商汪应庚,“在扬则施棺櫘,给棉絮,设药局,济回禄,拯溺舟,育遗婴”等,皆被传为美谈。这些都对长三角区域的商业环境和社会氛围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

徽商精神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当代价值

猜你喜欢
徽商徽州长三角
无梦到徽州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徽州人
徽商怎样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徽商回归之路
徽商回归
走徽州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