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 史滨伟 陶冠男
目前,临床上对于年轻恒牙的治疗除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外,亦需要促进根尖孔闭合治疗,包括:氢氧化钙根尖诱导成形术即MTA根尖屏障术等[1]。而牙髓血运重建术属于一种新型的干预方法,治疗过程中经严格的根管消毒、刺激根尖周血液进入根管及严密冠部填充,能使得牙根继续发育,影像学下多表现为牙根长度提高、根管壁增厚及根尖病变消失等[2]。同时,牙髓血运重建术的使用能使得根管中有血管化生长组织长入,能巩固手术效果。但是,牙髓血运重建术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 经 生 长 因 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大鼠为对象,探讨牙髓血运重建术在年轻恒牙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报道如下。
购置3周龄大鼠20只,随机10只大鼠设为对照组,体质量60~80 g,平均(70.00±10.00)g;剩余大鼠建立大鼠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的模型,设为观察组,术后3周后处死实验动物。20只大鼠均为体质量60~80 g的SPF级SD大鼠,平均(72.00±8.00)g;雌雄各半(动物合格证号:SCXX-2005-0001),所选动物均购置于实验动物房,完成大鼠的常规喂养、光照。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所用的仪器与设备见表1。
表1 仪器与设备
建模方法为:(1)建模前准备。纳入研究的20只大鼠中的随机10只大鼠设为对照组;剩余大鼠建立大鼠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的模型,设为观察组,术后3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具体建模方法如下:建模大鼠均完成腹腔麻醉,麻醉诱导时间为5~10 min;待实验翻正反射消失后,将其固定在大鼠专用的固定与口腔牵拉装置,根据建模需要,调节装置的角度,充分暴露大鼠口腔手术区域、下颌磨牙区域,并将其放置在手术区域,以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2)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3]。手术前对大鼠进行常规消毒,待麻醉生效后进行铺巾;将大鼠放置小棉卷隔湿,对大鼠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借助高速不锈钢球钻从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的管部完成开髓,借助生理盐水常规完成根管腔的冲洗,并将K锉进行处理干预,保证K锉高于根尖孔,刺激根尖组织出血并达到根管口水平部位,待血块凝结后,借助MTA完成凝血块面的覆盖;利用玻璃水门汀(GIC)完成冠部充填[4]。术后3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并完成下颌骨分离,并完成组织学、影像学观察。
(1)影像学观察。两组干预完毕后使用X线成像系统对标本逐个进行断层扫描成像;(2)测定VEGF、NGF mRNA。步骤为:①取上述分离的组织标本,向标本中加入Trizol 500 μL,充分混合后转移到离心管1.0 mL,5 min振荡后,静置。向各组标本中加入氯仿200 μL 15 s振荡,5 min静置后15 min离心,离心速度12 000 rpm;完毕后加入预冷的乙醇(浓度75.0%)1 mL,常温下7 min干燥;经紫外分光度仪A260下测定吸光度值。②检测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测定两组VEGF、NGF mRNA水平。根据实验需要完成PCR参数设置:30℃下10 min;42℃下30 min;99℃下5 min;5℃下5 min,合计完成循环35个,72℃下10 min延长,获得最终产物并放入1.5%琼脂凝胶电泳,β-actin为内对照,引物见表2。
表2 引物设计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例(%)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 (±s)表示,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线成像系统结果表明:观察组牙髓血运重建组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根尖部阴影膨大,管壁增厚,有新生高密度硬组织形成,牙根继续发育。对照组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完整,根尖周围未见明显异常,牙根发育尚未完成,根管口成喇叭状,见图1。
图1 两组X线结果比较
实时荧光PCR法结果表明:观察组大鼠牙髓血运重建术干预后VEGF、NGF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VEGF、NGF mRNA比较(OD, ±s)
表3 两组VEGF、NGF mRNA比较(OD, ±s)
组别 例数 VEGF mRNA NGF mRNA观察组 10 3.43±0.51 1.36±0.34对照组 10 1.02±0.25 0.95±0.16 t值 - 12.418 3.450 P值 - 0.000 0.003
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血管生成是牙本质成功修复的前提,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表明[5]:人牙本质基质及牙髓组织中VEGF含量相对较少,其分泌细胞为牙髓成纤维细胞、牙本质样细胞与未分化间质细胞与巨噬细胞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5-7]:VEGF能强烈诱导人牙髓细胞的趋化性能,能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NGF是在人体中发现的一种对正常神经细胞有营养作用,对损伤神经修复机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的生长因子,能维持交感神经与感觉神经的生存,亦可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其表达水平决定轴突的伸展方向,对促进大脑发育、神经系统的生长与损伤神经的再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既往研究表明:NGF广泛用于神经中毒、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中,属于目前唯一能用于临床的神经系统蛋白因子。牙髓血运重建术属于是一种微创干预方法,最早由国外学者于2001年首次提出,并用于牙髓再生患者中,但是在年轻恒牙中
的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中,X线成像系统结果表明:观察组牙髓血运重建组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根尖部阴影膨大,管壁增厚,有新生高密度硬组织形成,牙根继续发育。对照组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完整,根尖周围未见明显异常,牙根发育尚未完成,根管口成喇叭状,提示牙髓血运重建术能促进年轻恒牙的治疗、修复,能获得良好的预后。牙髓血运重建术是指恒牙治疗过程中,严格的根管消毒、刺激根尖周血液进入根管与严密冠部充填,能促进牙根继续发育,从而引起根管壁增厚、根尖孔逐渐闭合及根尖病变消失。因此,牙髓血运重建术用于年轻恒牙中,能促进血管化组织长入,能提高VEGF、NGF水平及数量[8-10]。国内学者研究表明[11]:VEGF、NGF均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亦可促进细胞趋化,且VEGF能促进细胞有丝分裂;而NGF利于神经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本研究中,实时荧光PCR法结果表明:观察组大鼠牙髓血运重建术干预后VEGF、NGF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牙髓血运重建术能提高VEGF、NGF mRNA水平,能评估大鼠预后,可指导年轻恒牙的治疗。因此,年轻恒牙治疗过程中应加强VEGF、NGF水平测定,评估预后,但是本研究尚处于动物实验结果,临床使用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12-13]。
综上所述,牙髓血运重建术用于年轻恒牙大鼠中效果理想,能提高VEGF、NGF水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