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鸟青 赵莉莉
ICU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无法正常进食,加上机体处于高代谢、高消耗状态,全身代谢平衡紊乱,机体能量需求量和消耗量增大,大量分解肌蛋白,引起负氮平衡和高尿酸氮[1-2]。故对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代谢。腹泻是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对肠内营养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反复刺激肛门与肛周皮肤,诱发糜烂溃疡、红肿、继发感染等,增加治疗难度,病情严重者可因营养素丢失、电解质紊乱、脱水等,发生肾衰竭,甚至威胁生命安全[3-4]。现研究分析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4月在我院ICU行肠内营养治疗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男55例,女43例;年龄30~83岁,平均年龄(60.23±6.28)岁。纳入标准:具备正常的视听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肠内营养后2 d发生腹泻,经调节输注速度、营养液温度、减少输注量、降低营养液浓、使用止泻药物后症状缓解。排除标准:严重恶病质;接受放化疗辅助治疗;合并伤寒、肠易激综合征、甲亢等;精神疾患。
收集入组患者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肠内营养速度、肠内营养剂量、使用抗生素、钾制剂、禁食时间等,分析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98例ICU中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61.22%(60/98)。腹泻组低蛋白血症、肠内营养剂量≥1 500 mL、使用抗生素、肠内营养速度≥100 mL/h、使用钾制剂、禁食时间≥5 d比例高于非腹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例(%)]
Logistic回归分析:低蛋白血症、肠内营养剂量≥1 500 mL、使用抗生素、肠内营养速度≥100 mL/h、使用钾制剂、禁食时间≥5 d是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见表2。
表2 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肠内营养是改善ICU患者营养状况的主要手段,但治疗期间易出现低血压、恶心、腹泻等多种并发症,其中腹泻较为常见。腹泻可能会减缓或中断肠内营养实施,诱发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增加治疗难度;腹泻频繁发生会造成会阴和肛周皮肤损害,甚至诱发失禁性皮炎、剥夺睡眠,降低生活质量[5]。故,有效预防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腹泻发生,是临床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肠内营养剂量≥1 500 mL、使用抗生素、肠内营养速度≥100 mL/h、使用钾制剂、禁食时间≥5 d是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在于:(1)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能够降低血浆胶体渗透性,造成肠道黏膜水肿,阻碍肠绒毛吸收;增大血管内外渗透压,肠腔内进入大量液体,引起肠道群君失调,易发生腹泻[6]。(2)肠内营养剂量≥1 500 mL。ICU患者多存在程度不一的肠道功能损害,削弱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而肠内营养制剂多为高渗性液体,大量营养制剂进入肠腔后易使肠腔渗透压增高,刺激加快肠蠕动,缩短肠内营养物质停留时间,难以充分被吸收,易发生腹泻[7-8]。(3)使用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抑制正常肠道菌群抵抗病原微生物能力,容易诱发菌群失调,促使致病菌过度生长,诱发感染,增加腹泻发生风险。抗生素的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会损害肠道黏膜绒毛,易发生腹泻[9-10]。(4)肠内营养速度≥100 mL/h。肠内营养输注速度过快,则会短期内时间内有大量营养液进入肠腔,大量吸收细胞外液,刺激肠道蠕动加快而诱发腹泻。(5)使用钾制剂。钾制剂为高渗性溶液,进入胃管内难以与营养液完全相容,易造成大量水电解质进入肠腔,当其超过小肠自身吸收能力时易诱发腹泻[11-12]。(6)禁食时间≥5 d。长期禁食能够减弱肠道运动功能,造成肠道黏膜萎缩,致使肠道功能失调,降低患者消化、吸收能力,增加腹泻发生风险。
为减少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临床需加强防治措施干预。可从以下几点实施:(1)不断优化ICU诊疗服务流程,提升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尤其是针对病情较重且长期卧床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需加强腹泻评估、识别和熟悉掌握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危险因素,选择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2)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控制、调整肠内营养液输入量和输注速度,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即输入量从少到多,浓度从低到高,速度从慢到快,使肠道逐渐适应肠内营养液的输入,提高患者舒适性,减少腹泻发生。(3)抗生素使用前,对患者实施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为维持正常菌群平衡,可酌情使用复方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避免致病菌生长而诱发腹泻。(4)对于禁食时间较长或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应先输注白蛋白或行肠外营养,待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至35 g/L时再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于合并小肠吸收不全患者,可使用以氨基酸、短肽为主的肠内营养液治疗,以纠正低蛋白血症。(5)针对腹泻患者,便后切勿用力擦,需及时用不含酒精的婴儿湿巾或温水蘸洗;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或纸巾清洁肛周皮肤,在肛周皮肤处均匀涂抹氧化锌软膏、造口粉等皮肤保护剂,确保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发生糜烂溃疡、红肿、继发感染等不良情况。
综上所述,低蛋白血症、肠内营养剂量≥1 500 mL、使用抗生素、肠内营养速度≥100 mL/h、使用钾制剂、禁食时间≥5 d是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针对高危人群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减少腹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