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缓解鸡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2021-10-23 04:34:24作者赵必迁
广东饲料 2021年9期

◆作者:赵必迁

◆单位: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鸡全身羽毛覆盖,虽然保温却不利于散热。鸡由于缺乏汗腺,体温高,主要靠呼吸系统散热才能调节体温,所以抗热能力与其他动物相比较差。炎热的夏季,一旦养鸡场(户)防暑降温措施不到位,饮水不足,鸡群易发生热应激,严重的导致中暑情况发生。

当鸡舍温度超过32℃,鸡只就会张嘴呼吸,出现热性喘息,呼吸加快、变浅,双翅下垂张开,加快散热,鸡只饮水大量增加,同时伴随粪便变稀等热应激症状;舍温长时间超过35℃,鸡只的散热代偿功能失去作用,造成中暑症的发生。

鸡群热应激严重可导致鸡死亡,热应激一般情况会造成降低鸡只生产性能,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肉鸡生长减慢,抗病力下降,啄癖增加,蛋鸡产蛋率和蛋壳质量下降等生产问题。笔者就养鸡生产上营养优化缓解夏季鸡群热应激提出一些措施,供养殖一线人员参考。

1 饲料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的调整

夏季高温期间,鸡群热应激导致采食量少,为满足鸡体对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需要,必须要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油脂的营养特性是畜禽摄入导致热增耗低,能量在鸡体内的储留量增加,同时油脂能一定程度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从而提升鸡只的生产性能。在高温情况下用油脂代替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如玉米),能改善热应激鸡的生产性能。但是在高温情况下使用油脂,一定注意防止其被氧化酸败,可以通过在油脂里面添加一定比例的抗氧化剂,同时贮存于避光通风温度适宜的空间,避免和缓解油脂氧化。一般情况下,夏季在饲料中添加油脂的用量1%~3%。

蛋白质方面,提高蛋白质水平虽可补充采食量降低导致蛋白质摄入量减少,实际上提升蛋白质水平的方法并不有利于防暑。主要原因是蛋白质在转换成能量利用时,排泄尿酸等代谢产物增加鸡体的产热,机体热增耗大。有研究表明饲料中适当提升蛋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能一定程度缓解热应激,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应该采用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同时适当补充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等)来降低蛋白质利用产生的热增耗,缓解鸡的热应激,同时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用可利用氨基酸为标准配制氨基酸平衡的饲料,提升饲料蛋白质质量,有利于减轻热增耗的负担,降低热应激。在热应激时,饲料的蛋白能量比可略有降低,采用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高能量配方配制模式,有利用缓解鸡群的热应激。

不同饲料蛋白源在热应激的鸡群饲喂效果也有差异,在热应激期间使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消化利用率高的蛋白质原料,不可消化部分较少,能降低肠道代谢和排泄负担的鸡只热增耗,降低热应激,一般情况下采用豆粕型饲料配制,血粉以及水解羽粉等消化率低的原料要慎用或不用。

2 调节电解质平衡

热应激下,鸡体内钾、钠等随尿排出量增加,会造成鸡体内血液电解质平衡失调。在高温气候条件下,电解质平衡的日粮有利于抗热应激,一般认为电解质平衡值(dEB值)为200~250 mEq/kg时最佳。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氯化钾等有利于补充并恢复体内电解质平衡,从而改善热应激下鸡的生产性能。

在鸡饲料或饮水中使用碳酸氢钠(小苏打),能增加血液中H+浓度,减缓鸡热应激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提高抗热应激能力,同时小苏打能补充鸡机体因热喘息(呼出CO2过多)造成血液中碳酸盐的减少,从而改善机体的钙代谢;小苏打在消化道中可分解出CO2,带走消化道大量热量,有利于高温情况下维持机体热平衡。鸡群热应激下,饲料中可以添加0.1%~0.3%小苏打,同时降低食盐(氯化钠)用量。

关于氯化钠,热应激时应适量增加摄入量,不过使用了小苏打后食盐量不增还应适当减少,具体使用多少食盐要看日粮的电解质平衡而定。关于钾离子,饲料中钾离子水平一般较高,常温下不需补充,但热应激时,鸡体加强了保钠排钾作用,使机体内钾离子水平下降,易出现低血钾,血钾降低,饲粮或饮水中可添加氯化钾来补钾,一般情况下,热应激的鸡群饲料中添加0.4%~0.5%氯化钾,或在饮水中添加0.2%~0.4%氯化钾效果较理想,但是生产实际中具体添加多少,应以饲料和饮水中电解质平衡为标准确定。

3 维生素的适当补充

热应激时鸡的采食量减少,同时对特定维生素需求量提升,需要适当提高维生素的水平。

研究报道较多的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正常情况下,鸡自身合成的维生素C能满足需要,不需要额外补充,但是在热应激情况下,鸡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增加,需额外补充。热应激时机体产生大量皮质酮有一定的细胞毒素作用,而维生素C能调节皮质酮的浓度,缓解热应激对细胞损伤,并且能明显抑制鸡体温上升,增加采食量和减轻热应激对代谢的不良影响。由于维生素C在实际使用容易氧化失活,所以建议使用包被维生素C,夏季高温热应激情况下,一吨饲料添加200~400克,或者饮水中一吨使用100~200克。

维生素E是生育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可与易受攻击的细胞膜选择性结合,从而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热应激期间提高维生素E水平,能降低细胞膜通透性,防止过多的钙离子内流对正常细胞代谢干扰,有利于提高鸡的免疫应答,减少鸡机体内酶或激素水平失衡造成的代谢紊乱和生产性能下降。维生素E的添加量在一般情况下20~50 mg/kg,热应激情况下使用量100~200IU/kg。

在高温时鸡对维生素A的吸收也会下降,所以在养殖生产中维生素A用量是一般情况下使用量的2~3倍。热应激导致蛋鸡子宫碳酸苷酶和维生素D活性降低,影响蛋鸡蛋壳质量,蛋鸡血钙降低。生产试验证明,在炎热的环境下,补饲25-羟基维生素D3可以看到更好的饲喂效果,尤其是在死淘率的减低方面。

其他B族维生素方面,有研究报道在32℃以上时,鸡群对维生素B1的需求为21℃时的2倍;增加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的添加量,能改善热应激鸡群的生产性能。大量研究表明大部分维生素对缓解鸡的热应激是有利的,需提高添加使用量。

4 微量元素

4.1 锌

锌是鸡在能量和蛋白代谢过程中实现酶活性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很多研究证实锌参与动物体内多种酶和功能蛋白的组成以及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和活性。大量研究表明锌在减缓热应激对鸡的损伤中行使着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锌增强鸡在热应激下细胞的抗氧化作用,促进鸡在热应激下对饲料营养消化吸收,提高鸡在热应激下机体的免疫力。有研究表明鸡群在遭受热应激时,小肠的形态会发生变化:肠道粘膜细胞损伤,锌可以增强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缓解热应激的鸡肠道损伤。一般地,有机锌的抗热应激的效果要由于无机锌,饲料中用量建议90~100mg/kg。

4.2 有机铬

铬参与组成葡萄糖耐受因子(GTF),而葡萄糖耐受因子是一种类似胰岛素生物活性的有机螯合物,对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有重要生理作用。

热应激情况下导致鸡体内的糖代谢、矿物质代谢紊乱,同时机体的糖原降解和异生作用加强。葡萄糖利用的加强会导致组织铬动员加强,并通过尿排出体外,鸡体对铬的需求量提高,所以热应激情况下补充铬源能加强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缓解热应激的不良反应。有研究还表明铬可改善鸡热应激情况下的免疫功能。养殖实际使用上,铬的有效形态是三价铬或酵母铬等有机铬,主要是由于有机铬在机体的生物利用率高于无机铬。夏季热应激情况下,缓解鸡群的热应激,使用铬用量都较小,添加过量则会引起中毒,一般饲料中添加铬0.2~0.5mg/kg来缓解鸡群的热应激。

4.3 硒

硒是一种抗氧化剂,可防止细胞膜的脂质结构遭到破坏。硒是谷肤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必要组成部分,与维生素E起到补偿和协同作用,共同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

高温热应激情况下,鸡体内产生自由基,而谷肤甘肽过氧化物酶存在于细胞液中,能中和自由基还原为无害的羟基化合物,阻止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遭到损坏,与VE协同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饲料中硒的添加对热应激条件下的鸡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缓解和调节作用,其在饲料中适宜添加水平为0.5mg/kg。

5 抗热应激的添加剂

5.1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是一种强神经抑制性氨基酸,其生理学功能有安定、抗惊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以及保肝利肾等作用。大量研究表明γ-氨基丁酸的作用是抑制脑干呼吸中枢的整合作用,使呼吸频率减慢,缓解鸡在热应激时的热性喘息和直肠温度,提升饲料消化利用率,提高存活率。一般生产上γ-氨基丁酸在鸡饲料中使用量15~20mg/kg。

5.2 甜菜碱

甜菜碱含有3个甲基,能替代蛋氨酸为鸡提供甲基供体,促进蛋白质合成。研究表明,甜菜碱能促进体内高半胱氨酸向蛋氨酸的转化,减轻体内高半胱氨酸对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抑制,最终会使中枢抑制作用加强,使鸡在热应激情况下相对安定,减少产热,缓解热应激的危害。热应激鸡热喘息引起鸡内渗透压剧烈变化,甜菜碱可以用作渗透物质,被细胞吸收维持正常渗透压平衡,防止细胞水分流出和盐类的渗入,抑制机体渗透,减轻热应激鸡的脱水情况。在养鸡生产中甜菜碱在鸡饲料中推荐添加剂量是1~2g/kg。

5.3 酸化剂

酸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消化道pH值,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改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缓急拉稀等肠道问题。酸化剂中的延胡索酸及柠檬酸等都是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物,在鸡群热应激的情况下,可用于ATP的紧急合成,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延胡索酸同时有镇静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使机体活动减少。大量研究表明复合酸化剂可缓解热应激,使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趋于正常,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一般来说,复合乳酸型酸化剂在饲料中的用量2~5mg/kg,包膜酸化剂使用剂量为复合酸化剂的一半。

5.4 微生态制剂

夏季高温高湿,肠道出现拉稀腹泻等问题较为普遍,使得饲料营养消化吸收变差。因此,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等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等,能调理肠道健康环境,提高饲料营养消化吸收率,减少有害菌的滋生。养鸡场(户)生产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见表1。

表1 常用微生态制剂

6 抗热应激中兽药

有些中药如薄荷、藿香以及荷叶等有缓解热应激的功能,如薄荷含薄荷醇等挥发油,缓解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疼痛的病症;藿香含挥发油,有发表解暑、芳香化湿作用,可用于缓解夏伤暑湿引起的暑湿泄泻;荷叶可清暑化湿,缓解暑热等作用。养鸡生产上常用的中兽药复方方剂见表2,中药复方利用其中有机脂肪酸、维生素C、冰片、薄荷油等,通过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缓解热应激,降低中暑致死率。如藿香正气散主要成分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紫苏叶等,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表解是主药。以紫苏叶、白芷发表解汗,并增强藿香理气散寒之力,起到辅药作用。佐药是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能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各药配合,使风寒得解,湿滞得消,气机通畅,胃肠调和、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对病毒有一定间接作用。

表2 常见抗热应激中兽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