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小蛟 陈红羽 付舒帆 罗斌 罗杰 邓敦
◆单位: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种猪场生产成绩的直接体现,也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效益。母猪的体况是影响母猪繁殖成绩和利用率的关键指标,是管理母猪的一大难题。在泌乳期间,母猪体况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但马上它们又将重新进入到配种、妊娠阶段,因此,须尽快恢复体重和体况。客观评估母猪“分娩前的体况”可能是评估母猪在整个繁殖周期中喂养情况的最佳方法。定期对母猪进行体况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调整饲养管理可以帮助猪场更精准地调整妊娠期的饲养,从而节省饲料成本、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大量研究报道了妊娠母猪背膘厚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但有关母猪体况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的报道鲜少,因此,本研究以体况卡尺作为母猪体况的评估工具,通过收集母猪分娩前体况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考察母猪分娩前体况与其繁殖性能的关系,便于为猪场母猪体况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本试验采用体况卡尺对分娩前、断奶前母猪体况进行测量,该卡尺分为1-20个体况刻度,分为瘦(<9)、理想(9-11)、胖(>11)三个等级。动物饲养试验于2021年3月24日至2021年5月18日在湖南省某种猪养殖场进行。试验选取1-2胎次PIC母猪和美系三元临产母猪共计435头,上产房前对母猪体况进行测量,跟踪母猪分娩性能、哺乳期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ood intake,ADFI)及断奶性能相关数据。母猪饲粮及饲养管理根据养殖场规范进行操作。哺乳期间母猪饲喂量如下:产前3.4 kg·d-1·头-1,产后1-4天逐渐加量,每天2餐;第5天开始勤调料杯,保证母猪自由采食,3餐/天。
2.2.1 母猪繁殖性能
于生产当天记录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产弱仔数(初生重<1kg)、分娩启动时间及最后一头仔猪出生时间;母猪哺乳期记录母猪每顿采食量用以计算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于产后第23天记录仔猪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
2.2.2 母猪体况刻度
于上产房当天、断奶前一天测量母猪体况刻度,用以计算母猪哺乳期体况损失情况。
试验数据经Excel 2016初步整理后,利用SPSS 22.0统计软件的检验法进行差异性比较,试验数据采用平均数表示。差异显著性标准:P<0.05。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对于头胎的PIC母猪还是2胎的三元母猪,母猪分娩前体况刻度对仔猪初生重、窝重、产健仔数等均无显著影响。
表1 母猪分娩前体况与母猪分娩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2可发现,随着分娩前体况刻度增大,母猪哺乳期采食量变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母猪妊娠期采食量与哺乳期采食量呈负相关,妊娠期采食量过高会导致母猪体况过肥,并进一步导致哺乳期采食量降低。
表2 母猪分娩前体况与哺乳期采食量的关系
由表3可以看出,经过哺乳期后,瘦体况的PIC母猪断奶窝重有高于胖母猪断奶窝重的趋势(P<0.10),且仔猪断奶均重高于其他两种体况。随着母猪体况刻度越大,仔猪断奶重越小,其原因可能是哺乳期采食量更低导致。另外,通过对比母猪断奶-分娩体况刻度的变化可以看出,母猪分娩前体况越肥,哺乳期间掉膘越严重(P<0.10&P<0.001),这是由于胖母猪采食量不够的情况下,更多地动用自身体储进行泌乳,导致体况损失严重,这对母猪后期发情及卵泡发育成熟等有负面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母猪下一胎繁殖成绩。
表3 母猪分娩前体况与母猪断奶性能的对比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当母猪分娩前体况刻度大于11具有最低的7天发情率、总断奶发情率及最高的淘汰/超期未发情率;当母猪断奶体况为理想体况时具有最高的断奶发情率和最低的淘汰/超期未发情率。当母猪哺乳期体况损失超过3个刻度以上其发情率最低,淘汰/超期未发情率最高。
表4 母猪体况与断奶发情率及断奶发情间隔的关系
母猪体况是衡量母猪肌肉、背膘厚度、体重等的综合指标。猪场根据妊娠母猪体况调整饲喂量,从而保证母猪妊娠期保持理想的体况,有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了母猪分娩前的背膘厚度与其分娩性能的相关性,结论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性,前人有研究发现随着母猪分娩前背膘厚度的增加,母猪总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增加(张志伟等,2019)。而有研究报道则认为母猪分娩前背膘厚度中等的产健仔数、平均窝重等均优于更小或更大背膘厚度的母猪(刘斌等,2016;孙彩霞等,2016;李海涛等,2009)。本研究通过考察母猪分娩前体况与分娩性能的关系发现,随着母猪分娩前体况刻度增加,仔猪初生重增加,但并不具显著性,另外,母猪分娩前体况与产仔数、产健仔数等不相关,有趣的是,本研究还发现,随着母猪体况刻度的增加,母猪产程显著缩短,但母猪产死胎数却并未随之降低。
母猪分娩前的体况与母猪妊娠期,尤其是妊娠中后期饲喂水平直接相关。当饲喂水平过高,超过了母猪维持、胎儿生长发育等需要,母猪则会将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导致母猪体况偏肥。然而,妊娠期采食量与哺乳期采食量息息相关,Jin.等(2018)研究发现对于头胎母猪,随着妊娠期饲喂水平越高,母猪妊娠期体重增加,哺乳期体重和背膘厚损失增加,蛋白沉积越少,泌乳期母猪采食量越低,泌乳期蛋白损失越多。赵江宁等(2018)研究给母猪妊娠前期和中期统一饲喂妊娠母猪料,从妊娠85 d开始,4组试验母猪分别按照低、中等、高、极高的4种能量饲喂水平限定采食量,结果发现母猪妊娠后期采食量与哺乳期采食量呈显著负相关,同时还导致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越大,最终影响母猪发情(赵江宁等,2018)。本研究跟踪哺乳期采食量发现,母猪哺乳期ADFI随着母猪分娩前体况刻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妊娠期母猪采食量过高不仅导致母猪体况过肥,同时影响母猪哺乳期采食量。
本研究发现母猪分娩前体况与仔猪断奶重及断奶窝重无显著相关性,尽管我们发现母猪体况不同哺乳期采食量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当母猪采食量不足时会动用自身体储进行泌乳,从而保证乳猪的生长。然而,这导致不同体况的母猪到断奶时体况损失不同,本研究发现随着母猪分娩前体况刻度逐渐增加,到断奶时体况损失越大,相较于分娩前体况刻度<9的母猪,体况刻度>11的母猪哺乳期间体况损失显著增加,这是由于后者哺乳期采食量更低,因此动用自身体储进行泌乳,这将对母猪断奶后发情产生负面影响。母猪哺乳期体况损失严重会显著影响母猪断奶发情率及断奶发情间隔,并且断奶后体况过胖或过瘦均不利于母猪发情和胚胎着床(刘柱等,2014)。本研究结果也发现当母猪哺乳期体况损失超过3个刻度以上其发情率最低,且淘汰/超期未发情率最高。其原因是母猪在短时间内体况损失严重引起母猪内分泌紊乱,导致母猪不发情或成熟卵泡的数量减少,从而影响母猪的繁殖成绩。
通过跟踪哺乳母猪分娩前体况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①分娩性能:母猪分娩前体况与母猪分娩性能(初生重、窝重、产弱仔数等)无相关性;②断奶性能:母猪分娩前体况与仔猪断奶重无显著相关性,但母猪分娩前体况越肥,母猪哺乳期采食量越低,哺乳期体况损失越严重;③断奶发情:哺乳期间母猪体况损失为3个体况刻度以内的发情率最高;分娩前体况>11的母猪和断奶时体况刻度<9的母猪断奶发情率最低,淘汰率最高。综上,在母猪体况管理过程中,应通过饲喂方式的调整尽可能地减少分娩时的胖母猪和断奶时的瘦母猪,增加理想体况的母猪,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成绩和母猪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