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0-3周龄卷毛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2021-10-23 04:34:20作者全瑞旺梁翠萍王润莲2杨明顺
广东饲料 2021年9期

◆作者:全瑞旺梁翠萍王润莲,2杨明顺

◆单位:1.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科学系;2.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磷(P)是动物机体骨骼矿化、生长和许多其他生理过程所必需的矿物元素(刘松柏,2012)。但植物性饲料中的P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磷是一种由一个游离肌醇和六个无机磷环构成的结构,因家禽消化道的植酸酶活性很低,很难消化和降解饲料中的植酸磷,从而使大多数植酸磷未被利用而排出体外,导致磷资源浪费,同时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由于磷的利用率降低必须增加饲粮中提供更多磷才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潘文,2016)。植酸酶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饲料添加剂,是指与植酸分解相关的一些酶类,可以催化植酸磷分解为无机磷,改善肉鸡对植物性饲粮中植酸磷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能量、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其它养分的利用率(刘松柏,2012;潘文,2016)。

卷毛鸡又名麒麟鸡、翻毛鸡,产自广东粤西地区,因为其羽毛会向上翻卷,外观犹如传说中的神兽麒麟而被谓之为麒麟鸡,散热性能好,产肉性能和肉品质也优于生长速度相近的三黄鸡以及快大型艾拔益加肉鸡(陈洁波等,2013)。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低磷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微生物植酸酶,通过对0-3周龄卷毛鸡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及养分代谢率的影响,评价植酸酶的应用效果并确定其适宜用量,其目的是通过卷毛鸡日粮中植酸酶的利用降低其日粮磷的供应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本试验以单因子完全随机的方法,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分别添加0、600、1200 U/kg的植酸酶,除植酸酶水平外,其它营养成分含量一致。

1.2 动物与饲粮

选取同批出壳卷毛鸡(体重同质性检验差异不显著)180只,随机分成3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基础饲粮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能量蛋白饲料原料,其营养水平综合我国黄羽肉鸡0-4周龄营养需要量及其他生长相近的鸡种确定(NRC,2004;屠焰和霍启光,2000;王晋晋,2010;米雁,2014),详见表1。试验持续三周。

表1 0-3周龄麒麟鸡基础饲粮成分及营养组成含量(风干基础)

饲养试验于2020年6月1日~2020年6月21日在广东海洋大学家禽育种中心进行。试验鸡采用三层叠式笼养(笼子规格为70cm×60cm×35cm)。饲养试验前半个月用甲酚皂消毒液按照1∶2的比例与水稀释喷洒鸡舍进行消毒,每隔4天消毒一次,共消毒四次。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3℃,以后每周降低2~3℃;湿度应控制在60%~65%。自然通风、光照。采用粉料饲喂,每天8:00和18:00喂料、换水,下午清粪,并做好观察记录鸡的行为及饲料消耗、死亡数等情况。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屠宰性能

3周龄末,从各个重复笼中选取2只接近该重复中平均体重的试验鸡,称取活体重,颈部放血后,采用热水滚烫去毛法去除鸡毛,参照米雁(2014)的方法称取屠体重、全净膛重,剥离腹脂、右侧胸肌和腿肌,分别称取其重量,计算屠体率、全净膛率、腹脂率和胸肌率、腿肌率。

1.3.2 内脏器官发育

从屠宰后的试验鸡中剥离心脏、肾脏、胰腺、肝脏及肠道,分别称重并计算其相对质量指数。

1.3.3 养分表观利用率

3周龄末,从各个处理组随机选取4个重复,各个重复笼中选取4只接近该重复中平均体重的试验鸡,进行3天代谢试验。预试验结束的当天20:00开始断料,空腹12小时后,正式开始代谢试验。于代谢试验第一天8:00开始给料,早晚各给料一次。每次给料前收集粪便和撒料,称其重量。收集的粪便立即按10 g∶1 mL的比例添加10%的硫酸溶液进行固氮,混合均匀后,于-20℃进行保存。代谢试验结束,收集全部粪便后,将相同重复的粪样混合均匀,置于烘箱中65±5℃烘至恒重,取出冷却回潮后称其重量。然后将粪样进行充分粉碎过筛,置于密封袋中低温贮存,待测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的养分含量。采用烘箱干燥法(GB/T 6435-2002)测定干物质含量、灰化法(GB/T 6438-2002)测定粗灰分含量、索氏抽提法(GB/T 6432-2002)测定粗脂肪含量、凯氏定氮法(GB/T 6432-2002)测定粗蛋白含量、EDTA-2Na络合滴定法(GB/T 6436-2002)测定钙含量、钼黄分光光度法(GB/T 6437-2002)行测定磷含量

1.4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结束后采用Excel 2017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进一步利用统计软件SAS 9.2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重复笼为单位,采用GLM法对各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差异显著的指标进一步采用最小显著极差法(LSD)检验各处理组间平均值的差异显著性,以0.05作为差异显著性的评判标准。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屠宰性能

由表2可知,各组间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不受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分子水平的影响(P>0.05)。

表2 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对卷毛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2 内脏器官发育

由表3可知,各组间心脏相对质量、肾脏相对质量、胰腺相对质量和肝脏相对质量均不受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分子水平的影响(P>0.05),但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全肠相对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植酸酶添加量为600 U/kg处理组的全肠相对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量为1200 U/kg的处理组,而这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对卷毛鸡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2.3 养分表观利用率

由表4可知,低磷饲粮中不同含量植酸酶对饲粮中的粗灰分代谢率有提高的趋势(P=0.0964),磷代谢率1200 U/kg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磷代谢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表4 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对卷毛鸡养分代谢率的影响

3 讨论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有很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畜禽摄入植酸磷后必须经过植酸酶降解,使其转化为可被畜禽消化吸收的磷元素,才能被充分利用吸收,但单胃动物消化道内不含有植酸酶,饲粮中的植酸磷无法被转化利用,因此,单胃动物饲粮中一般添加外源性植酸酶,可充分释放基础饲粮中的植酸磷,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磷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文娟,2015)。

肉鸡的屠宰性能指标(如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等)与产肉性能之间相关,是评估添加剂是否可行有效的直接指标。孟婕(2006)研究表明,42日龄肉鸡的屠体率、胸肌率和腹脂率等不受低磷饲粮中(非植酸磷为0.28%)植酸酶添加水平(400 FTU/kg、500 FTU/kg、600 FTU/kg和750 FTU/kg)的影响;熊伯立等(2008)研究发现,用不同水平的植酸酶替代饲粮中的部分磷酸氢钙对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无显著影响;李桂明等(2008)研究指出,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250 U/kg、500 U/kg、750 U/kg和1000 U/kg)对21日龄AA肉鸡的屠宰性能有降低的趋势,但对42日龄AA肉鸡的屠宰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与各研究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本试验结果表明,低磷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对21日龄麒麟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

不同研究者研究植酸酶对家禽内脏器官发育影响的结果各不相同。王玮(2014)研究发现,在肉仔鸡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前期500 U/kg,中期1000 U/kg,后期1500 U/kg)的植酸酶,对肉仔鸡的心脏、腺胃、肝脏、肌胃和脾胃的重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肝脏、肌胃和脾脏的重量有线性提高的趋势;Wang等(2013)研究发现,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活性为5000 U/g的植酸酶,可显著增加内脏器官的相对质量,有利于小肠的发育,增加其重量和长度;杜保华(2011)通过在0.25%非植酸磷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400 U/kg、500 U/kg和600 U/kg)耐高温植酸酶,对21日龄肉鸡的肝脏重和肝脏相对质量、全肠重和全肠相对质量、心脏重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其心脏相对质量和肠长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受试验动物的种类、试验环境、植酸酶的品牌或基础饲粮中非植酸磷的水平的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低磷饲粮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各组间心脏相对质量、肾脏相对质量、胰腺相对质量和肝脏相对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全肠相对质量有显著影响,植酸酶添加量为600 U/kg处理组的全肠相对质量显著高于不添加植酸酶组和添加量为1200U/kg的处理组。

植酸酶可降解饲粮中的植酸磷,从而促进畜禽对磷元素的消化吸收,也可防止饲粮中的植酸结合消化道中的脂肪酶、淀粉酶等形成复合物,致使其活性降低甚至消失,在低磷水平的饲粮中植酸酶这一效果尤为明显。史彩虹等(2015)研究指出,在低磷饲粮(非植酸磷为0.2%)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500U/kg和1000U/kg)可显著提高钙、磷的表观利用率;张旭等(2012)研究指出,在低磷酸氢钙含量的饲粮中添加植酸酶150 g/t,有提高肉仔鸡粗灰分消化率的趋势,对钙、磷表观利用率有显著提高的影响;尹红轩等(2009)研究发现,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50 IU/kg)对艾维茵肉仔鸡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钙和磷的表观利用率;廖志超等(2010)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300 U/kg、500 U/kg和700 U/kg)替代基础饲粮中的部分(30%、50%、70%)的磷酸氢钙,对良凤花鸡的干物质、粗纤维、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及钙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影响均差异不显著,但对磷的表观利用率有显著提高的影响。以上学者的研究表明,一般在低磷饲粮中添加适宜量的植酸酶可显著促进家禽的养分代谢率,尤其是对于提高钙和磷的表观利用率更为显著。本试验结果显示,低磷饲粮中不同含量植酸酶对饲粮中的粗灰分有提高的趋势,磷代谢率1200 U/kg添加组显著提高。

4 结论

卷毛鸡低磷(非植酸磷0.33%)饲粮中添加600~1200U/kg的植酸酶,粗灰分代谢率有提高的趋势。磷的代谢率在高添加组(1200 U/kg)显著提高,全肠道发育在低添加组(600 U/kg)显著提高。

0-3周龄卷毛鸡低磷(非植酸磷0.33%)饲粮中添加1200 U/kg的植酸酶更有利于植酸磷的利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