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斌 杨林
(河南省光山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光山 465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1]。该病会引发患者呼吸困难、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并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3]。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是临床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但长期使用易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4]。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减轻肺组织损伤的功效,与BiPAP通气联合使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9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乌司他丁联合BiPAP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52~68岁,平均(62.61±4.59)岁;COPD发病时间3~5年,平均(3.99±0.58)年。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51~70岁,平均(62.19±4.74)岁;COPD发病时间3~6年,平均(4.02±0.6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COPD相关诊断标准[5],且经胸部X线、CT确诊;符合《内科学》[6]中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患者有紫绀、呼吸困难症状,结合肺功能、血气指标检查确诊;肝肾功能正常;呼吸系统解剖结构正常。(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肺部疾病;合并其他类型呼吸系统疾病;对乌司他丁过敏;中途病死或转院。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实施补液、吸氧、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BiPAP通气治疗,选择自主呼吸/时间控制模式,呼吸频率为12~14次/min,吸入氧流量为3~5 L/min,吸气压力为8~24 cm H2O,呼气压力为4~6 cm H2O,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呼气压力及吸气压力,3 h/次,3次/d,每次间隔至少15 min。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BiPAP通气治疗,BiPAP通气方法同对照组,并将10万U注射用乌司他丁(国药准字H19990133)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治疗2周。
1.4 评价指标治疗前及治疗2周,检测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仪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检测动脉血气指标:取患者动脉血3 ml,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及酸碱度(pH)。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处理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肺功能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FVC(L) FEV1(L) FEV1/FVC(%)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47 47 t P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47 47 t P 1.77±0.24 1.74±0.38 0.458 0.648 2.07±0.36*2.42±0.45*4.164<0.001 0.76±0.17 0.72±0.19 1.076 0.285 1.41±0.20*1.85±0.24*8.558<0.001 42.94±5.79 41.38±4.21 1.494 0.139 68.12±5.85*76.45±5.49*7.118<0.001
2.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H、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PaCO2(mm Hg) pH PaO2(mm Hg)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47 47 t P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47 47 t P 58.82±4.75 59.15±4.34 0.352 0.726 40.28±6.73#36.32±6.47#2.908 0.005 7.24±0.10 7.26±0.11 0.922 0.359 7.35±0.08#7.42±0.13#3.144 0.002 51.04±5.28 50.76±5.05 0.263 0.793 83.58±9.31#97.62±9.45#7.256<0.001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方式改变,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该病病程可长达数10年,患者长期受病情影响,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减弱,痰液堆积多,导致阻塞呼吸,引发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大死亡风险[7~8]。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保守治疗难以发挥效果,机械通气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但不利于患者康复。随着呼吸机使用时间变长,机械通气治疗不仅会对患者肺组织造成直接损伤,还会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除此之外,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咳痰能力弱,痰液堆积,阻塞呼吸道,也会长期影响呼吸功能,导致肺炎发生。长期使用呼吸机后,会导致患者呼吸肌疲劳,即使对患者进行肺移植手术,术后也难以改善患者肺及肺外器官功能,导致呼吸机依赖症,患者脱机困难,不利于病情康复[9]。因此,需选择恰当的药物,以提高呼吸机治疗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pH、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表明乌司他丁联合BiPAP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BiPAP技能用于无自主呼吸的压力控制通气,也可用于自主呼吸通气量不足的辅助支持。研究指出,BiPAP可使患者在呼气相和吸气相时均存在自主呼吸,融合了自主呼吸与压力控制通气,进而可促进人机和谐,提高患者机械通气的耐受性,对循环干扰小[10]。且BiPAP通气治疗能够使气体进入通气不良的肺泡,减轻呼吸肌疲劳,进而促使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组织供氧,因此使用范围广。但由于患者痰液堆积等因素,长期使用BiPAP通气,呼吸系统长期处于炎性状态,形成另一种病理表现,对机体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单独行BiPAP治疗难以促使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恢复,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药物。而乌司他丁是一种尿胰蛋白酶抑制剂,从男性尿中分离纯化,含有143个氨基酸,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进而可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促使微循环恢复,调整组织灌注,调节抗炎反应,保护患者肺及肺外器官功能。因乌司他丁生物利用度达100%,半衰期达40 min,静脉给药后,可在5 min内达到峰值,发挥持久药效。且乌司他丁在给药12 h内通过肾脏代谢,经尿和粪便排泄,安全性佳。因此,将乌司他丁与BiPAP通气共同使用,可提高机械通气安全性,实现协同增效作用,有助于患者康复。而因本研究未能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炎症介质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论尚有局限,未来临床还应纳入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更多指标,进一步分析乌司他丁联合BiPAP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优势。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联合BiPAP通气治疗可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保护患者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