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军
(杞县人民医院,河南 开封 475200)
对于冠心病(Coronary atherothrombotic disease,CAD)患者,尤其是重症冠状动脉疾病如心肌梗死患者,易于获得且价格低廉的预后预测因子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炎症被证明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在冠状动脉斑块进展以及支架植入后的不良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1,2]。中性粒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一种经典效应细胞,对调控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血清白蛋白浓度作为衡量蛋白质营养状况的经典指标,也会受到炎症的影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比值,作为两个经典临床评估参数的组合,较高的NPAR比值表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而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目前,尚少见研究探讨NPAR与CA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2008年8月~2021年1月开封市杞县人民医院CAD患者共3 106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岁以上;至少一条大血管(左主动脉,左前降支动脉,左旋支动脉或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胸部不适症状。排除标准: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生化资料不全;既往脑梗死或脑出血。3 106例CAD患者男1 975例,女1 131例。按照NPAR比值将3 106例患者三分位数分层,其中Tertile1组1 023例(NPAR<22.1),Tertile2组1 058例患者(22.1≤NPAR<27.9),Tertile3组1 025例患者(NPAR≥27.9)。
收集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一般信息、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及NPAR比值,NPA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所有患者入院后48 h内收集所有实验室生化指标。所有患者采用INNOVA20000设备(GE Health care,WI)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估并诊断CAD。
通过门诊随访或电话获得患者的临床随访数据,记录患者30 d、90 d、1年后全因死亡率。
表1 不同组别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2 不同组别患者全因死亡率比较[n(%)]
将NPAR作为分类变量进行分析时,较高NPAR与30 d、90 d和1年全因死亡率独立相关(P<0.05)。见表3。
表3 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
炎症在冠状动脉斑块进展以及支架植入后的不良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3]。既往研究表明,减轻炎症级联反应能够降低与CAD相关的不良事件[4]。白细胞在免疫系统防御损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在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较高的白细胞与较差的预后相关联。中性粒细胞作为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调控炎症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较高水平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不良预后有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增高可能反应机体炎症程度更高,而炎症反应加重影响冠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心脏不良事件风险。作为评估营养状况的主要标志物,血清白蛋白浓度受到炎症的影响。低血清白蛋白浓度是脓毒症等危重症疾病的有效预后标志物,可能与营养不良和炎症反应有关。低血清白蛋白浓度可能提示患者机体状况更差,其免疫系统抵御损伤的能力也更差,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低白蛋白浓度引起胶体渗透压降低,而机体渗透压的动态改变可能会导致组织细胞水肿,加重对心肌细胞的损伤,这可能是CAD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表明,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变量后NPAR是CAD患者30 d、90 d和1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NPAR可以预测CA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NPAR作为两种经典临床参数的组合,具有快捷和价格廉价等优点。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和白蛋白均可能影响CAD患者预后,两者组合能够分别从炎症和机体渗透压两个方面解释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因此,NPAR可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策略提供更多患者的预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