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平
摘要: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在中职思政教育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任务,是现在中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快速发生的阶段,是培养正确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和引导。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不佳,与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中职思政教师应深入了解立德树人的教育标准,以此来创新中职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保证中职思政教学育人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分析了中职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中职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职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策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中职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目前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中职思政教学的文献的数量有限,许多中职院校在中政教学方面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创新,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基于此,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中职思政教学模式和内容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丰富研究成果,进而为提升中职思政教学水平带来正确的辅导,从而更好地发挥这一门课的“育人”的功能。
一、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中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学已经有了明确的教学任务,但在实际开展思政教学时,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式均与现在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都很难贴近,甚至有时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例如,重视课堂教學气氛的调动,却忽视了思政知识的传授;或者一味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目标的实现等,进而导致中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不佳。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的中职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一)结合时事热点,理论实践相结合
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应善于抓住时事热点,将最新的新闻报道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课程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不可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社会的现实生活千变万化,中职思政教师应善于抓住最新的时政热点。例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中职思政教师把握住这一时政热点,让学生穿越回当时的年代,感受伟大的建党精神,将这个内容与中国发展精神结合起来就是最大的一个时事亮点,这种融合比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更加容易提高教学效果,拉近学生与国家发展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引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精神。
(二)运用网络技术,拓宽思政教育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学生群体,网络平台也是中职思政教师的主要战场之一。将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到网络平台上,规范中职生的网络行为,是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和家长所重要教育的重点。第一,规范中职生的网络行为,开展网络法制的教育,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由于网络世界缺乏真实性,中职生若受到网络中不正当思想的影响,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中职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规范学生互联网的使用。第二,加强学校网络的监控。科学运用网络技术和法律手段从源头上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里的传播,净化校园网络的环境。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平台,时刻关注学生的互联网使用,完善监控程序,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政治观念,拓宽中职思政教育的领域。
(三)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学生思政素养
中职院校的开设之本旨在培养符合社会要求、人才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因此,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的中职思政课堂。例如,中职院校在开展道德素养教育时,中职思政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变化和学习的态度,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给予他们正向的心理辅导,科学合理地制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比如,还有很多中职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始终低人一等,逐渐放弃学习,一旦将这种心理带入工作中,便会妄自菲薄,不利于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中职思政教师积极与专业的心理医生探讨,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进而具备科学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教师面对那些刚刚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为之后的在校学习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基础后,教师应重视专业知识深入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院校应改革思政教育的课程教学,结合思政教育的标准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促进中职生的可持续发展。中职院校教育旨在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职业性人才,基于此,深入探究中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从而培养出现代化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甘麒燕,郭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03):164-165.
[2]于一群.新时代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难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20(2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