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进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师应立足于与创新视域下,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全面探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关键词:地理教育;自主学习;能力
教師应在课程教学中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训练和实践训练,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鉴于此,教师应将学生摆在重要位置上,着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积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实现培育学生自主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巧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驱动力
教师借助先进技术创设的地理情境,能够增强地理课程的趣味性和新颖度,借此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驱动力,拓展他们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视野,激发他们的地理学习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一)巧设生活情景
为使得学生能够切实感知到地理的实用性质,增强他们参与地理学习活跃度和积极性。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积极探寻结合教材内容、实际案例创设生活情境的合适契机,使其具有十足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激趣教学。以教师开展“地砖偏向向力产生”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乡土资源绥江边的地理优势进行阐述和讲解。
(二)巧设问题情景
教师通过抛出探究性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知欲,使其能够以主动的姿态结合所学知识来探寻问题答案,从而实现激发学生潜能、启发学生智慧的教学任务。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问题探索和思考,使其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以教师讲解“长江水系”相关知识为例,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请问同学们,钱塘江为何会出现‘海面雷霆聚,江心爆布横’这一天下奇观?”借此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与同组同学热烈地讨论起来。然后,有学生回答说是海底龙王在施法;而有的则表示是钱大王举扁打水引起的。在老师的启发下可以把学生引入“长江水文”的问题探究中,一步步引导学生沉浸到问题情境中,借此来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展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最终实现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学生感知学习乐趣
教师应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的有效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轻松、融洽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以轻松的姿态、自主的态度进行地理知识学习和问题探究,最终使其思维得以拓展,思路得以开阔。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在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认知层次以及接收能力的基础上创设和谐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发表见解、大胆质疑提问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教师讲解“黄土高原”为例,教师可以依托所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风格豪迈且粗犷的《黄土高坡》,旨在学生获得视听双重享受的同时,为其带来启发和感受,全面认知和学习季风气候特点,教师可以借助PPT课件向学生展示歌词内容,并结合歌词剖出以下问题:“这首极具‘西北特色’的歌,能够为听着带来怎样的感知和感悟?”教师应向学生细致讲解这首极具陕北风格的民歌内涵,该地区在西北风盛行之际,无论是冬天还是春天,都会有狂风席卷、砂砾乱飞、尘土遮目的现象。为学生创造这样的课堂环境,不仅能够解释地理知识涵义,还能够探知知识形成过程,借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扩散他们探索思维。
三、创建自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通过创设自学模式,能够步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试验操作、自由想象、综合分析,沉浸在自主探索中,通过自主探究中发现隐藏的地理信息。如教学“黄河水系”时,利用多媒体显示黄河形状,而下游流域面积较为窄小,这一现象较为突出和反常。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水槽演示法来向学生解释和说明,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贯彻水流从上游到下游的过程中慢慢溢出河堤的现象。众所周知,结合现有素材可知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源经过之处都会留下深厚的黄沙和泥土,沉淀在地势平缓的华北一带,久而久之便使得河床逐渐增高,而导致较高位置的河床难以再容纳黄河支流。另外,教师在深入剖析黄河中游流经特点的过程中已经向学生阐述了其特点形成因素,从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为充分体现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主体性,教师应尊重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性格特征,鼓励他们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和质疑,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还应以激励性政策为学生创设问答教学情境,由学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位图,还能够间接启发他们解决地理问题的新思路和新间接。以教授《中国的主要山脉》这节课为例,应先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形图,紧接着开始阐述:“看图可知,中国有着多重山脉,其地势复杂、风景壮观、气象多变,其文化繁荣、宗教多元……”
总而言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增强学生参与地理课堂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应探寻各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习惯和态度,使其能够自主探索和思考,为实现地理课程改革、优化地理教学成效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陶燕.巧设问题情境 组织探究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学习中问题情境设置策略探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0):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