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的行动研究

2021-10-21 18:12:19许彩英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行动研究幼儿园

许彩英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活动也应当与时俱进,借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手段,为幼儿搭建出广阔的发展平台,以丰富的教育资源改善幼儿成长环境,以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不断调整教育活动。本文将根据幼儿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策略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创新幼儿教育方式,为幼儿园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行动研究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主题性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把握活动节奏、分配活动场所和材料、管理幼儿活动任务等,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此类教育活动缺失幼儿个性化培养,未能发挥出幼儿个人特色。因此,幼儿园应当认识到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幼儿教育活动主体作用,尊重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潜力和个人特色,以“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为开展方式,针对性优化教育材料与场所;而幼儿教师应当与幼儿建立密切友好的联系,理解幼儿情绪,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一、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愉悦幼儿情绪

幼儿园主体性区域活动与传统教育活动不同,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鲜明的活动特色,因而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参加这样的教育活动能够愉悦情绪,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以自由、轻松的情绪感受生活,以好奇心、探索收获更多认识,所以他们能够不断进步,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步成熟。在下一次主题活动中,幼儿也能够自发结组,充分展示自我,在幼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游戏,享受教育活动氛围,并且能够发挥一定人际交往能力和思考能力,对区域活动有哪些、主题材料有哪些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活动任务。

(二)更新家长教育观念

主题性区域活动能够更新家长教育观念,让家长通过在密切接触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修养和道德品质,通过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成长为具备升学资格的优秀学生。参与主题性区域活动,幼儿也能够配合完成表演游戏、模仿游戏、手工制作等环节,从亲身感受中有所收获;而针对幼儿设置的公共教育、道德品质等活动也能够让幼儿在实践中有所进步,认识到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样一来,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辅助幼儿实践的任务中来,以自身观念影响幼儿,促进主题性区域活动顺利开展,此外家长也能够通过活动感受为幼儿园教育工作提出意见,方便教育活动的调整和完善。

(三)激励幼师不断进步

传统的教学经验在主题性区域活动设置和管理中是不适配的,幼师需要自主学习和探索才能够胜任这一份工作,在日常与幼儿的接触中积累经验,了解幼儿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管理。首先,幼儿教师应当学习幼儿教育理论知识,《教学纲要》等专业书籍都能够提供一定的教学指导,以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目标;其次幼儿教师应当明确活动区域和使用材料,通过幼儿适应情况等等及时调整活动节奏;最后教师应当梳理主题活动完成情况,总结幼儿的问题和进步,在下一次主题区域活动开展时更好地避免同一问题出现。

二、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的实践策略

(一)合理设定教育活动主题

一般情況下,不同年龄段幼儿设置的教育活动也不一样,选择适龄区域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探索和成长,而根据幼儿特点设置区域活动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小班幼儿自主能力较差,更适合单人活动,适合展开单人游戏活动,对幼儿语言行为等进行规范。而中班幼儿相对成熟度更高,适宜开展道德品质教育活动,为幼儿素质教育打好基础。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这一阶段开展合作活动能够很好地锻炼幼儿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幼儿人际关系网络,让幼儿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深刻道理。因此,幼儿园主体性区域活动应当根据幼儿个人特点设置,只有依据本班幼儿情况展开的教育活动才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例如,针对大班幼儿可以开展“变废为宝”主题区域活动,确定这一主题时幼儿教师应当确定好主题步骤等,以合作为主要思想,培养幼儿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及教师应当过滤教学材料,避免对幼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让主题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阻碍。这一活动环节中,幼儿教师做出示范,确定幼儿的活动任务是什么,接下来幼儿两两自行结组,通力合作完成小手工。如此幼儿就能够通过主题性区域活动收获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等的锻炼,在教育活动中有所进步,变得更加成熟,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的新环境,为今后的升学做好准备。

(二)合理安排区域活动环境

选取适合幼儿的活动区域是展开本次教育活动的关键,同一班级中应当设置多个活动区域,以供紧密联系主题开展活动。这样一来,既能够契合幼儿特色,又能够结合主题,充分发挥幼儿主体地位,保证幼儿在活动中收获不一样的成长体验。幼儿教师应当高效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移步换景,一景多用,配合不同主题搭建恰当环境,营造良好的区域活动氛围。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发掘幼儿无限潜力。

合理安排区域活动环境体现在高效利用幼儿园区场所中,这样才能够拓展主题内容,充分诠释主题作用,引导幼儿深入主题研究。例如,在幼儿园中可以针对小班幼儿设置“手工区”,摆放玩偶、串珠、鲜花、布艺等,让幼儿从视觉上产生美的感受,愿意参与到手工制作的活动中,这样的公共区域布置也能够很好配合幼儿园其他功能区展开活动。再来,幼儿园中的餐厅、电教室等也可以一区多用,结合主题设置美术绘画区、操作实践区、语言训练区等,随时根据主题变化变换场景,为幼儿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引领幼儿走进主题的同时,教师还应牵引幼儿的视线,激发幼儿兴趣,“移步换景”充分具象主题,动态视觉充分引导幼儿。

(三)合理安排区域活动材料

材料是幼儿活动中直接接触最多的,我们应当在保证材料趣味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性,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充分发挥幼儿特色。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加强针对性和科学性,手工区可以投放串珠、橡皮泥等,在休闲娱乐区可以投放跳棋、军棋、象棋等。并且,教师还应当以周为单位,设置周任务,根据各年龄班的主题,设计、制作或补充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加强幼儿的活动趣味体验,还能够平衡主题活动与区域设置,让幼儿自然、轻松地参与主题区域活动,全心全意地感受新事物。

合理安排区域活动材料能够充分适应幼儿需求,在原有基础之上提升幼儿相应能力,从而在某一方面不断进步。例如,在“美工区绘画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幼儿个人能力发放材料,并在充分了解幼儿实际情况下准确投放材料,对能力强的幼儿发放签字笔进行绘画,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使用铅笔、蜡笔等进行绘画,这样幼儿就能够及时修改错误,并且交出满意的绘画作品。在绘画过程中,幼儿教师也应当随时指导,开导难以下笔的幼儿,为幼儿提供更多绘画思路,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视觉感受与内心感受,由此他们才能够在绘画活动中有更多收获,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审美。

(四)及时分析幼儿反馈推动主题

在任何主题性的区域活动中,幼儿才是活动主体。幼儿教师应当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探索,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活动往往比直接说教、讲述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幼儿教师应当重视教学实践活动,仔细观察幼儿个人特点,结合不同特点展开教学,通过细致观察幼儿表现,接收幼儿反馈,及时调整活动流程。这样幼儿才能逐渐适应相应的主题教育,在活动中收获更好的体验。

例如,在进行“口语教育”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教师就可以制造普通的生活场景,并准备更多实物教具,如食物模型、动物模型、字母模型。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口语掌握情况进行讲解,以大家适应与适合的速度让幼儿尽可能明确模型具体意思和发音。这样孩子们可以积极参与到演示活动中,结合自身生活感受在教育活动中表现自我,而教师也能够得到孩子们的反馈,从而能够对接下来的活动流程、顺序、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调整,找准活动节奏,给予幼儿更好的口语教育。

(五)及时总结分析幼儿活动表现

在主题性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园及教师都应当积极地总结分析活动影响,采用自我反思及集体总结的方式来增强区域活动的策划、组织,并对主题推敲主题是否恰当、思考材料投递是否合理、教育活动是否产生显著效果等。这样才能够确定下一步主题,不断从活动中汲取经验,在下一次主题性区域活动中有所进步,让幼儿通过实际接触了解周围的事物,懂得社会运行的基础规则,并逐渐发展成熟。

例如,在“我是小小旅行家”这一主题性区域活动中,家长搜集了大量旅游景点的资料,并结合全家旅行、全家福等提供了诸多素材,汇集成一本旅游宣传册。这为幼儿沉浸于主题性活动提供了资源支持,帮助幼儿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本次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作出总结,哪些幼儿热爱户外活动?哪些幼儿喜欢家人的陪伴?这样教师就能够通过观察行为深刻认识到幼儿的个人特征,在组织策划主题性区域活动时也可以结合相应的特征人数进行规划,让主题性区域活动为大多数幼儿服务,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主题性区域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提高幼儿认知水平,帮助幼儿知识积累,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规律,所以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参与到主题活动中,通过交流与合作推动幼儿园和谐发展。此外,幼儿教师还应当合理设定教育活动主题,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剖析;应当合理安排区域活动环境和材料,选取适宜幼儿认知水平的场所和材料辅助幼兒学习;应当及时分析幼儿反馈,及时总结幼儿活动表现,这样才能够科学布置下一次活动,让主题性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虹霞.幼儿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园本课程优化整合的实践研究[J].新教育,2021.

[2]李凌予.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教育的融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1.

[3]朱晓琼.开放与渗透 延续与融合——幼儿园课程主题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呈现[J].江苏教育研究,2014.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44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关于七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行动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7:37:56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