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1-10-21 11:51李俊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新工科计算机

李俊

摘要: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原有的工科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明显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其无法支撑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并实现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更是如此,过去只关注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在今天理應得到改进和调整,本文就根据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对改革教学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综合水平、创新原有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等一系列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工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让我国社会事业愈发繁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出了新工科教育的有关要求及标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科院校对过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教育理念薄弱、教师团队能力有限等问题,只有对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1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第一,教育理念薄弱。仅从目前来看,很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教育理念薄弱的问题,学校也没有认识到企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思路都远远不及应有水准,这使得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迟迟得不到提升,无论是解决问题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比较有限,在面对新工科人才需求的时候略显不足,无法顺利完成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还存在过分关注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的问题,这使得工科教育反而更加贴近理科教育的特征,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另外,有一部分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时至今日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而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他们也无法在与他人进行合作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种错误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带来的问题,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必然无法得到提升。第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限,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都比较完备,教师的理论知识比较成熟,但是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却显得略有不足,比如教师无法把握住计算机专业教学与新工科培养目标之间的重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不够重视,将教学的主要关注点放在了理论教学上、不关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导致了工科教学理科化的局面。从高等院校的角度来看,在选择和配备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时候,也存在重学历轻实践、重视科研论文而轻视实践教学能力的问题,这显然也不符合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2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要同时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的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实践培训,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在正式教学时间之外,安排学生们参与计算机项目的实训活动,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学习和锻炼实操能力的可能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打造企业实训室等,让学生切身参与到工作当中去,从根本上避免只关注理论教育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各种专业化设备,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设备结构、运行原理的了解程度,一切以提升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为目标,提升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另外,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情况下,高等院校和用人企业都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原有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并结合本地区计算机行业综合发展情况,按照社会就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对过去过于松散片面的教学体系进行完善。更重要的是,高等院校方面应有意识地优化课程体系,将实践类教学内容纳入到教学工作大纲当中去,从通用知识课程、专业性知识课程以及职业目标课程等方面分别入手,提升课程体系的完备性,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这些课程知识的情况下,顺利拥有专业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同时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创新,进而适应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改革教学课程内容

尽快建立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内容,是提升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必然选择,借助企业在实践机会方面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操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着能力培养为基础、知识和能力齐头并进、素质和能力共同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建立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校企合作,即将教学内容分割成校内课程和企业课程两部分,校内课程主要指的就是上文提到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等,通常由本校的教职员工负责授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他们后续参加复杂的实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企业课程一般指的是实践性教学内容,在企业的实际运行环境中开展,一般通过企业员工的指导等完成学习,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提升自身实操能力的绝佳机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从实际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模式的合理利用,毫无疑问地提升了计算机专业学生项目开发能力和职业素养,相比于过去分散的实训教学,直接与企业进行对接、让学生获得锻炼的方法,明显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一般需要在高年级进行,此时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已经掌握了重要的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学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提升教师综合水平

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主要角色,在师资力量不充足的情况下,再妥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提升师资力量建设水平,从道德品质、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分别入手,让学生拥有更加强有力的指导,为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分别入手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①要在现有的水平上不断进行细化探索,提升教学能力。允许和引导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互动,将自己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分享出来、同时也在其他人的经验中得到启发,这显然是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的必然选择。②要不断提升教师培训力度,让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根本性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能够以最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去,解决部分教师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问题,促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提升自我,从根源上解决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能力不足的问题。③要尽快做好双师建设,即定期选择学习能力较强、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安排他们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践,亲自参与到项目开发过程中去,从而让教师的实践能力不断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出现疑问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导、才能更好地了解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

2.4创新原有教学模式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各大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其中普遍存在过分关注理论教學、过分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教学手段相对来说也不够丰富,即使安排和设置了实践性课程最终也大都不了了之,同时课程评价方式也不够合理,这都影响着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引入多重教学新方法,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禁锢,常见的新型教学方法包括:①项目驱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在于能够稳定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主要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以学生为对象的教学方法,能够从头至尾真实模拟企业项目开发过程,可以说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集大成者。从实际情况来看,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让学生组织学习的能力、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根本性提升。教师在正式进行授课之前,可以定居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进度和目标选择恰当的项目,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对项目开发中的难点进行探索,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者查询文献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项目完成的同时教学目标也会得到落实,学生的参与度将得到彻底的提升。②要借助网络课程平台实现翻转课堂。MOOC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该平台上有非常多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资源,是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授课的重要抓手,借助这种特殊的教学平台,教师得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全调动起来。可以安排学生在授课之前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资源等,并在教师提供的问题的指导下逐渐突破学习难点,对于确实不能自主解决、不能得到结果的问题,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解答,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将会得到提升,遇到的困惑也能第一时间得到解答,这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成长十分有益。

2.5加强教学管理

无论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外延,都离不开高质量教育管理的支持,对现行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调整,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高等院校方面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企业进行妥善沟通,根据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与课程目标等相符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培养。首先,要尽快建立联合教学管理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应包括学校方面的人员和企业方面的代表,工作成员可通过QQ微信等方式,对学生教学管理相关事宜进行讨论,在互相商讨得出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即可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其次,要成立教学质量管理小组。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复杂,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因此其教学质量并不一定能尽如人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方面应与企业一起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小组,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进行明确,同时协助任课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保证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实现。

结语

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一定复杂性,特别是在新工科背景下更是如此,尽快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特点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一段时间高等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文中提到的一些措施之外,学校方面还需要有意识地结合实际经验进行探索分析,从而找到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向卓,李浪. “新工科”背景下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4)

[2]张振浩,李文彪. 新工科背景下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3)

[3]陈微. CDIO理念下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32)

[4]李金忠,黄雪梅,夏洁武. 新工科背景下融合CDIO和翻转课堂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9(11)

[5]胡永生.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9)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新工科计算机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