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2021-10-21 10:48肖小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内政治文化历史经验新时代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牢牢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继承创新开放相结合,不断丰富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坚持多管齐下、协同推进,不断提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水平;坚持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努力营造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良好环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价值载体和制度保障,有力地推进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健康快速持久发展,为新时代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5-0099-07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的总和,是党的政治生活的灵魂,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各方面,对党内政治生态和党员个体的思想、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强化思想教育、完善制度体系、严肃政治纪律和规矩、规范政治生活,坚定不移地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有力地推进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健康、快速、持久发展,为新时代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总结梳理党的十八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P33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规律。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党内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活、政治生态的逻辑关系以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内涵、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作出了独特贡献,极大地丰富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理论,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坚持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凝聚党内共识、指导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一)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之后,先后出版(再版)发行了《之江新语》《摆脱贫困》《知之深 爱之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以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等重要理论读物。河北等一些地方,还组织力量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口袋书”。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掌握了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要义,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发挥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认真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有步骤地实施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先后在中央党校举办了七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各级党组织参照中央的培训主题、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轮训。同时,经党中央批准,全国先后成立了18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组织了不同主题的宣讲团向党员干部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为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理论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中央先后印发了《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學院)工作条例》《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认真贯彻中央要求,突出主责主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最突出位置,严格按照“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3]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有力地推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为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党的十八大之后,一些单位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会基层考察调研,亲身感受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亲身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魅力。同时,为配合教学,中央组织部还组织力量编写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案例》,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编写了《新发展理念 新实践案例》等地方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的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彰显了真理的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结合这些案例,深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把握了党的建设的目标方向、重点难点等问题,找到了创新党内文化建设的路径方式,提高了党内文化建设能力。

二、继承、创新、开放相结合,不断丰富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涵,他明确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4]P431他还多次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之成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活水和肥沃土壤。

(一)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夯实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根基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5]P534党的发展壮大,不仅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且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坚定实践者。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国共产党人秉承了位卑而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自觉地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血脉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6]P15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用“根”“魂”“根基”等词来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做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政治智慧、精神内涵、政德修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精神力量。

(二)发挥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好党内政治文化的红色基因

2018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7]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党先后铸就了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精神谱系以及对党忠诚、理论联系实际、以人民为中心、勇于自我批评、敢于斗争、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精神内涵和光荣传统、优良作风是党内政治文化的血脉和重要源泉。

“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1]P18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自觉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社会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党的主张和意志,是党内政治文化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本质特点、目标内容与党内政治文化有高度的契合点,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实现了良性互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夯实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一是更加重视英模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如,开展了“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召开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大力宣传了航空报国英模罗阳、新时代共产党人楷模兰辉、勇闯深海某潜艇基地官兵、“法治燃灯者”邹碧华、“新愚公”李保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科技报国榜样黄大年以及张富清、王继才、杜富国等时代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了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水平,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三是更加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等论断。党的十八大之后,各級党组织把家风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纷纷做家风建设的表率,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促进了世风、政风、家风与党风的良性互动。

(四)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构建有利于全球发展的政治文化观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得到确立和公认,“北京共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得到许多国家认同,为扩大党内政治文化影响、构建全球发展的政治文化观奠定了经济和社会基础。围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等政治文化理念,提升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时代性。

三、多管齐下、协同推进,不断增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合力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筑牢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基石,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导向、发挥党内政治文化主体示范作用,创新表现和传播方式、拓宽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平台载体等举措,协同推进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水平,促进党内政治文化扎根于党员干部的头脑之中,落实于工作和实践之中。

(一)坚持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夯实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基础

“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8]P91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大兴学习之风”的号召,各级党组织和教育培训机构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有效地夯实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一是有序、扎实地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党史学习教育。二是把干部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先后提出了“全面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9]和“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3]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发挥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三是在做好全党的集中教育和发挥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规范了“三会一课”等日常学习教育制度。通过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的融合,强化了黨员干部的理论教育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风宗旨教育、党章党规教育、道德品行教育,筑牢了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立场、政治价值追求和纪律规矩意识。

(二)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党内政治文化主体的示范作用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承载者和践行者,他们的思想、价值、言语、行为,反映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水平,影响着普通群众对党的认识、对党的评价,也影响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因此,要建设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发挥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排头兵”的引领示范、辐射推动作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10]P41

党的十八大之后,为进一步发挥党内政治文化主体的示范作用,首先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组织保证。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干部考察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良传统,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做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践行者、示范者、推动者。其次以问题为导向,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范。针对“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10]P40的问题,如对“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10]P40等问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改进措施。再次,加强党组织基层管理,强化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针对党内隐藏的各种庸俗落后文化,各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制、党内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拿起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覆盖面,促使党员干部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在阳光下用权。

同时,为发挥全体党员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各级党组织强化了党员的身份教育,加大了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了党员对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归属感与使命感,强化了党员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权利义务意识。

(三)创新表现和传播方式,拓宽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平台载体

在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党的有关书籍以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作用的同时,各级党组织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党内政治文化的表现、传播方式,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强化了思想阵地建设。一是打造网络传播媒介,扩大党内政治文化的传播空间,增强其辐射力和影响力。如搭建“学习强国APP”“共产党员网”“中国干部教育网”以及省(区、市)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网络学院”。二是加大了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充分发挥了革命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如,对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重建、扩建,并免费对广大游客开放;创办了一大批党味更浓党风更纯的党性教育基地;湖南、浙江、山东、山西、吉林等地还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党史馆。三是举办反映党内文化的主题活动。如,设立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宪法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制度;举办了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大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等;依托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相关党日活动,增强活动的仪式感、参与感,广大党员干部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强化了红色记忆,增强了对党内政治文化的认同。五是加大文艺创作,繁荣党内先进文化。广大文艺工作者结合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需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了许多反映辉煌党史、伟大成就、英模人物、红色家风等主题的文艺作品,《百团大战》《血战湘江》《海棠依旧》《彭德怀元帅》《绝命后卫师》《平凡的世界》《北平无战事》等影视片,深受群众的欢迎。

四、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努力营造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良好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发挥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的同时,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强化党的作风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抵制庸俗落后文化,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党的建设实现了从“宽松软”向“严紧实”转变,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一)强化思想阵地建设,防止庸俗落后对党内政治文化的不良影响

主动占领宣传文化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一是加大时代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大力倡导 “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和“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10]P76。二是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改造主观世界融合于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实践之中,发扬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三是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了网络安全,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对错误思想观点开展了网上舆论斗争,进行深入批驳,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党内各种不良文化。

(二)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党的十八召开后不久,中央即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聚焦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态度,抓常、抓细、抓长,有效纠正了党内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狠刹了“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不正之风,破除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等封建糟粕,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10]P76-77,实现了党风、政风的基本的好转。其次,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持续形成强大威慑力。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利剑高悬,激浊扬清,直面党内不良政治现象和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定不移“打虎”“猎狐”“拍蝇”,严肃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教育和威慑了一批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明显改善。针对一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如在政法队伍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思想发动,认真抓好查纠整改,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斗争,深挖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扫黑除恶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为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洁净、健康的土壤和环境。

五、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价值载体和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德治党”和“依规治党”相结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既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载体,又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强化政治建设为核心,将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追求、优良作风、道德品质等内容融于党内法規制度之中,不断健全党内法规体系,着力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长效机制,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土壤,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载体和重要保障,推进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健康、快速、持久发展。

(一)完善蕴含党内政治文化价值诉求的党内法规体系

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法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修改、制定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承载了党内政治文化价值诉求的系列党内法规,初步构建了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二)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内法规体系中的地位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根本的纪律和规矩,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建立健全党内法规体系的同时,突出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内法规中的重要位置,强化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政治建设的保障作用。如,2018年8月第二次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把政治纪律列于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之前,而且在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增加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等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强调,党的巡视工作主要是对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其中是否存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否存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等是巡视的首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对“党的领导弱化,‘四个意识不强,‘两个维护不力”“党的政治建设抓得不实,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未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力”等情形必须问责。

(三)不断增强党内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为提升党内法规的执行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通过强化法规教育、强化日常监督、强化执纪问责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党内法规的贯彻执行,充分发挥了党内法规的约束作用,以制度的形式杜绝、消除党内不良政治文化的现象及其影响,为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提供了制度载体和制度保障。一是加强党内法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对党内法规的敬畏意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意识和政治规矩意识,着力实现由外在的制度约束向内在的自我约束转化。二是健全监督机制,实行监督全覆盖,坚持纪先于法,纪严于法,运用好“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抓小抓早,防微杜渐。三是党政合力、党规与国法无缝衔接,严格执纪问责,坚决惩处、打击那些违反党规党纪的错误行为,使纪律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有力地推动了制度的贯彻执行,不断提高党内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新华社.经党中央批准 第二批7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N].人民日报,2021-06-27.

[3]新华社.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N].人民日报,2018-11-02.

[4]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新华社.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9]新华社.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N].人民日报,2013-09-29.

[10]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党内重要法规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The Main Experiences of Building Intra-party Political Culture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XIAO Xiao-hua

(Department of Academic Affairs,Chinese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Jinggangshan 343600,Jiangxi,China)

Abstract: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has taken “people-centered”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for building intra-party political culture,adhered to the guidance of the lates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sinicized Marxism,and firmly grasped the correct direction of building intra-party political culture;kept on combining 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opening-up to continuously enrich the political culture within the Party;kept on improving intra-party political culture through a multi-pronged and coordinated approach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building intra-party political culture;kept on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self-revolution and struggle,and strive to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building intra-party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and kept on combining the ideology-based party building and institution-based party governance,so as to provide value carrier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building intra-party political culture.These measures have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healthy,rapid and lasting development of intra-party political culture,and provided a powerful spiritual impetus for the continuous achievement of new great victori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new era;intra-party political culture;historical experience

(責任编辑:徐国栋)

[收稿日期]2021-07-26

[作者简介]肖小华(1967—),男,江西吉安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教学规划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党的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一般课题“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领导干部心态变化及引导(项目编号:20YB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党内政治文化历史经验新时代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
用党内政治文化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重构政治生态的着力点: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