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群文阅读视阈下苏轼诗文教学拓展:

2021-10-21 20:49金晔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旷达新教材群文阅读

金晔

摘要:部编版新教材要求教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在群文阅读的视阈下把单元内若干篇作品加以串联,从而共同指向单元教学任务的实现。处理新教材既要以单元任务、单元话题为主轴,同时又要就不同单元的相关性作品进行必要的关联,甚至还可做适当的文学拓展。这同样是群文阅读的一种路径。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在选词造句、艺术表现、思想立意上,都传递出旷达与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是学习苏轼诗文作品、了解苏轼其人过程中不可不做延伸拓展的作品,以便讓学生更好地感悟旷达的人生观。

关键词:新教材;群文阅读;旷达

部编版新教材打破了单篇教学以及纯文学史编排的格局,改用价值导向和能力素养来组织单元,并要求教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能够在群文阅读的视阈下把单元内若干篇作品加以串联,从而共同指向单元教学任务的实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需要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同一单元涉及的若干篇文章在进行相互观照、比较阅读之前,首先要确保各自艺术价值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这需要师生对单篇要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然后才有足够的艺术视野进行群文比较,也才能够有效地将若干篇作品共同指向单元话题或单元设定的学科素养。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后四句各为一个部分。

前四句直接议论,选用三个意象,即“飞鸿”、“雪泥”、“指爪”,并用“踏”和“留”这两个动词连接三个意象。“飞鸿踏雪泥”数百年来有众多人评说,后来出现了“雪泥鸿爪”这个成语,可见,“飞鸿”、“雪泥”、“指爪”这三个意象已经密不可分了,蕴含着人生的某种虚幻之感。然而在苏辙的原诗里,“雪泥”是一个感官上能够看到的实景,是以实景说眼前事。苏辙把兄长送到郑州门外郊原上,他把对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转架到雪泥的痕迹上,仿佛看着长长的被车轮碾过的痕迹,离别的苦楚就随着渐渐绵延远去的车辙而无限延伸。“共道长途怕雪泥”言外之意与岑参的“雪上空留马行处”相近,雪泥上的车辙就像雪上留下的马的脚印一样,是具体的意象,也是诗人实景实境中的景象,寄托着对亲友的思念。苏轼想来是从苏辙诗中的“雪泥”二字生得灵感,创造出“飞鸿踏雪泥”这个意象。但是,在苏轼诗中,“雪泥”、“飞鸿”、“指爪”已经不是具体的实景了,而是诗人虚拟的意象。“飞鸿踏雪泥”意指人生所到之处,就像高飞的鸿雁偶然踏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一样是转瞬即逝、随时幻灭的、飘忽不定的,有如过眼云烟。鸿雁高飞,哪里还会记得何时何地留下过指爪。苏轼想要告诉弟弟,人生本就飘忽不定,所到之处更是出于偶然,不必沉念于过去,同时也安慰弟弟不要为自己的远行而难过不舍。“飞鸿”比喻飘忽不定的人生,“泥上指爪”比喻人生所到之处留下的淡淡的、短暂的足迹。“飞鸿”、“雪泥”、“指爪”这些意象已经不像苏辙诗中雪泥上的车辙那么直观,而是指向虚幻抽象的含义。用看似可感的意象去比喻抽象的道理,这些意象本身就被“抽象化”了。因此,我读这前四句时,不知是用“飞鸿踏雪泥”这个意象去理解“人生到处知何似”这个道理,还是用后者去想象前者。

前四句的另一妙处在于,诗人打破格律的限制,运用顶真和单句入韵的手法,意境恣意,思路连贯。首先,第一句以“似”结尾,第二句以“应似”开头,虽多了一个“应”字,但语音和思路还是可以和上句连接上的。第二句以“泥”结尾,第三句以“泥”开头,运用了顶真。其次,“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紧跟在“应似飞鸿踏雪泥”后面,是对“飞鸿踏雪泥”的解释。前三句一环接一环,先是对人生所到之处像什么的回答,紧接着是对这个回答的进一步解释,句子间逻辑紧密,读起来也想行云流水般顺畅。此外,“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两句运用单句入韵手法,文字上对仗,但意思却不两两相对。“泥上偶然留指爪”有承上又有启下的作用,通过偶然留下的指爪,引出飞鸿志在远方而高飞,不会为曾经偶然留下的指爪而费神留恋这层意思。这两句的递进关系,就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样。因此,第三句和第四句又是一个逻辑关系,前四句的议论,就是以一条鲜明的逻辑关系展开的。

后四句回归实景,而且是句句实景,用实景来说理抒情。“老僧已死成新塔,怀壁无由见旧题”暗暗回应了“雪泥鸿爪”的意思,用实景补充说明前四句的内涵,也回答了《怀渑池寄子瞻兄》中“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所流露出的怀旧与困惑。苏轼曾与苏辙在渑池僧寺中投宿,题诗于壁上,此次兄弟分手再过此地,则老僧已死,骨灰立成新塔;墙壁倒塌,原来的题诗已无处寻觅,也就是说,当初兄弟二人到过渑池僧寺的证人和证物都已经不在了,他们在这个寺宇中的足迹被时间抹干净了,就像飞鸿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一样转瞬即逝,难以长久。那么,这种转瞬即逝的足迹何必如此在乎它呢?苏辙曾被委任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就中了进士,没有真正管理过渑池县,不为渑池县百姓所知。苏轼认为,渑池县主簿一职在苏辙生命中也只不过是一场过眼烟云,没必要为它怀思苦恼,人应该向前看,就像鸿雁高飞,一往无前一样。因此,最后两句,苏轼突然调转笔锋,用当初的艰辛场景做一个反衬,寓意当初你我经历多少艰辛困苦都已经熬过来了,如今都中了进士,扬眉吐气、前程似锦,同往日已经大不相同了。曾经经历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去怀念,而应该着眼现在,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鞭策自己不断前进。最后两句虽以回忆中的艰辛收笔,却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潜台词,看似戛然而止,却意味无穷。

从宏观上看,全诗结构鲜明。前四句议论,层层递进;后四句写景,用实例支撑前四句的议论,最后两句又有令人奋发向上的升华。情趣洒脱,格调高远,展现一个潇洒大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此外,诗中三个问句有一种娓娓长谈,循循善诱的妙处。苏轼这首诗原本就是为了安慰、疏导苏辙而写的。三个问句既亲切,营造对话交流的氛围,拉近了兄弟二人的情感距离;又有一种气势,原因在于,三个问句中有一个是设问,另外两个是反问,其答案都是明确的,让人在无可反驳的气势下对诗中的道理深信不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意如,叶丽新,郑桂华,徐思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师指导:语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旷达新教材群文阅读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旷达者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失意时须有一种旷达的情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