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方法

2021-10-21 03:04冯逸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8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问题解决编码

冯逸谦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在各个学科的教育中备受追崇。其中,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够将抽象问题现实地描绘出来,并且能够利用信息化处理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结合计算思维的特点及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思维;编码;问题解决;核心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高中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被归纳到社会综合能力衡量范围之内。因此,各个地区的高中校园对计算机教学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不仅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所需要的硬件条件,还要全面提高教育工作者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及时改革自身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计算思维的概念及特点

计算思维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周以真教授提出的,它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概念来解答问题、设计系统等相关思维活动。在计算思维独有的嵌入、转变和仿真等手段应用下,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给人们的求解提供了更加简单便捷的方式。在计算思维应用过程中,重点是将问题进行分离处理,然后挑选最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目前,计算思维也成为了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目前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思维培养的現状

虽然我国教育改革经过了长时间的历练和发展,但是仍然没有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在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计算思维存在一定的误解,单纯地认为计算思维就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候只是传授给学生如何去掌握编程语言以及计算机的基础使用技能,很少涉及计算思维的培养,这也导致了高中学生无法理解这样一种新兴的思维模式,更谈不上实际应用。

三、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光是要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工具应用学习,变成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而加强提高学生在综合方面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计算思维自身具备独特的数据收集、分析,问题模型构建、解决特点,在计算思维的带领下,学生会正确认知这个世界,并且在面对生活以及学习当中各种问题时,能够轻松解决。

(二)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改进和优化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信息技术设备在家庭以及校园已经得到了普及,传统信息技术工具应用教学已经逐渐呈现弱化趋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核心已经开始偏重于计算思维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会熟练应用各种信息工具,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也能够灵活解决,而在计算思维的促使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光是信息工具的使用者,同时还是提出解决方案的设计者。

四、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围绕计算思维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面对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培养的不足之处,以计算思维为中心,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对计算思维的内在涵义要深入探索,充分认识到计算思维对高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力度。

其次,教师还要在课程上设计算法思维和操作思维,从算法策略、教学规划以及模块构建等方面来设计合理的教学课程,并且要深入引导学生将计算思维转入到实际问题当中。

(二)实现先做后学,强化认识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思维要求学生要能够从计算机科研学者的角度出发,模仿他们的思维,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在培养高中生计算思维过程中,教师要先从“做”入手,让学生先加入到计算思维培养的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悟和体验,为接下来的内化思维认识提供有利帮助,并将次作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点拨。

(三)灵活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教学方法,将计算思维作为核心教学目标,有序展开各种教学工作。比如: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小组讨论、自主思考探讨以及游戏活动实践法等等。教师必须抓住教学核心,围绕同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做好课前设计、课堂引导以及课后总结分析,同时,利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内容的多样性,从多个角度分析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四)多元交互,重新构建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一种具备批判性的思维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沟通和交流,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认知结构以及思维分析。同时还要思考自身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更新新技能和新思维。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思维是学生必须要培养的能力之一,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思维作为核心教学内容,以此来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此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最终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袁勇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2):109.

[2]冯传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的方法[J].高考,2020(05):112.

[3]许锦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方法[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9(04):1-2.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问题解决编码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