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添
【摘要】来自“同辈圈”的同辈压力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举止和精神面貌,如何因势利导,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终身用心研究的课题。本论文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探索如何发现和创建积极的“同辈圈”并利用其产生的“正向力”让教育合力最大化,从而产生“近朱者赤”的辐射效应。
【关键词】同辈圈;因势利导;教育合力;辐射效应
一、“同辈圈”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同辈就是平时与你相处的年龄相仿的人。“同辈圈”这一说法是本人仿照“朋友圈”而构造的词,就是“同辈的活动圈”。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西方学术上解释为:因害怕被同辈排挤而放弃自我做出顺应别人的选择,也就是指同辈人互相比较时产生的心理压力。因此,来自“同辈圈”的同辈压力对其成员产生影响,会促使其成员改变态度、价值观或行为。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有机体”的一个“细胞”,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会受到周围的人特别是同辈的影响,青少年是感受同辈压力最强烈的群体。美国社會心理学家马斯洛 (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论认为: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外,青少年对于隶属及尊重等社会需求尤其强烈。他们希望隶属某个团体、享有归属感与存在感,期待被同辈尊重、获得认可,因此青少年之间极易形成“同辈圈”。此外,就人格发展而论,青少年有强烈的社交需求,他们有意识地向“同辈圈”靠拢。因此,同辈压力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自“同辈圈”的同辈压力对青少年学生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青少年“同辈圈”如果没有奋斗目标和动力,其成员就会萎靡不振、混沌度日甚至为了寻找刺激而违法犯罪等;相反地,青少年“同辈圈”如果有理想、有目标,其成员就会积极向上、发奋图强。
二、因势利导,利用“同辈圈”的“正向力”,助推教育合力最大化
不同的“同辈圈”产生的同辈压力不同,有带来正能量的“正向力”,也有带来负能量的“反向力”。班主任要运用智慧,因势利导,改变“反向力”的方向,并利用好“正向力”,形成最大化的教育合力,从而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
1.发现并利用积极的“同辈圈”,产生“近朱者赤”的辐射效应
学生的“同辈圈”主要在学校形成,也有在家庭中形成:由与其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构成。从小在相同的环境下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之间形成的“同辈圈”所产生的同辈压力的作用更直接、影响更深远,如果利用得好可以帮助班主任转化“问题学生”。想要利用“同辈圈”所产生的同辈压力首先要找到那个能为我们所用的“同辈圈”中的“核心人物”——Key man:在 “同辈圈”里已有正能量的或稍加引导和激发就能产生正能量的人。这需要我们多观察“问题学生”的日常活动,看他与谁接触最多,他的行为模式与谁的行为模式相似,并且多与“问题学生”本人和其家人沟通,了解他的家庭生活、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另外,关注他的微信“朋友圈”也是找到Key man的途径之一,因为学生都喜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发到“朋友圈”,透过“朋友圈”可以了解他们的日常轨迹和喜怒哀乐,通常在其“朋友圈”频繁出现的人就是Key man。找到Key man后就先做好Key man的思想工作,让他配合我们,让“同辈圈”产生的同辈压力发挥 “正向力”的作用,与我们老师的力形成“同向力”,让转化“问题学生”的合力最大化。
2020年10月份,在任高二的班主任一个多月后,我感受到同辈压力的“反向力”的破坏性效果,即班里的三个女生:小晴、小娟、小妍经常一起逃操、课堂上讲话(三个人坐在同一排)、化妆来学校。我找她们谈话,做思想教育,并把她们的座位调开,但只防止了她们课堂上讲话,她们的逃操和化妆的行为仍没有改变。为此,我多次打电话与家长沟通,并发动她们的家人也引导她们改正错误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中得知小娟学习不努力,但人品不错,她与家人相处融洽,也孝顺长辈。而小妍与父母关系疏离,但与大她一岁在金山中学读高三的哥哥关系亲近。小晴的父母则反映她在家对父母态度恶劣,经常与妈妈吵架。因此,我决定把比较容易转化的小娟作为突破口,和她聊她的家庭生活、她父母对她的认可和期望,聊老师对她的看法——值得肯定的方面:心中有爱、与家人关系融洽;也谈她需要改正的方面:逃操与化妆,和她讨论化妆对身体的危害和对老师管理班级带来的困扰,并对她表达期望和信心。小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反省后,逃操和化妆的不良行为已改正。
上面说到的小妍和学霸哥哥关系亲密,我还从小妍的父母口中得知他哥哥不仅自己学习努力,而且很关心妹妹的学习,经常送她学习资料和辅导她学习,只是小妍自己一直不努力,辜负了哥哥的期望。我就电话联系小妍的哥哥并建议他多和小妍聊他曾经在学习上碰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实现金中梦的过程,以及在金山中学的积极奋进的状态与感受,还让他经常发正能量的“朋友圈”来熏陶小妍,让他潜移默化地“转化”小妍。此外,我还让她的好朋友小娟以自己的转化为例子,对小妍“言传身教”。在多种方法的共同作用下,小妍终于有了变化,学习努力了,不逃操也不化妆了。
三个“问题学生”还剩下小晴这个“顽固分子”。每次她违纪,老师找她谈话,她都是带着挑衅的表情,并言语顶撞老师,父母找她谈她也不听规劝并与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在她看来老师和父母都是针对她。面对她的这种扭曲心态,我觉得老师和父母的直接教育无法扭转她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同时,我注意到她的“朋友圈”发的内容大都与小娟和小妍有关,由此我推测来自这个“同辈圈”的压力对她的影响很大。因此,对于小晴的转化,我采取间接、迂回的方法,我让她的“同辈圈”中已经被转化了的小娟和小妍在跑操时拉上她,多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活动,向她描述家庭生活中和家人的温馨的时刻,希望唤起她内心的温情,启发她的换位思考,思考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初衷,从而反省自己的错误看法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经过一段时间“同辈圈”的积极思想的渗透,小晴这块“坚冰”总算有了一点“融化”,截至目前她已能基本遵守纪律,也少了敌对的眼神,但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这块“三尺之冰”尚需长时间的“阳光普照”。量变的积累终将引起质变,相信在我们持续的引导下,将来小晴会由“问题学生”变成好学生。
驱除心灵的寒冬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老师积极联合、利用各方之力,因势利导,化“反向力”为“正向力”,就能以最大的教育合力把爱之阳光撒向心灵的每个阴暗角落,让“同辈圈”产生“近朱者赤”的辐射效应。
2.在班级中创建奋进的“同辈圈”,形成正能量的班集体
利用“同辈圈”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和效果启示我同辈压力的巨大威力,可以让它为班级的教学和管理服务。我们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还有许多学生不会音标,背诵词汇有困难,很多学生对学英语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英语课堂上说话、搞小动作或睡觉,课后不背诵词汇,不完成家庭作业。为了帮助学生补基礎,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我找了音标教学视频给学生们在课后学习,下课抽学生背诵词汇,检查家庭作业,但是这些措施累人却效果不佳,因为好多学生抄别的同学的家庭作业,应付式地完成背诵,被抽到时才“临时抱佛脚”逼自己背,但是没结合音标背,只是瞬时记忆,一背诵完,转身就把刚才背的抛到了“九霄云外”。
为了有效地应对以上的问题,我成立了英语学习小组,每6个成绩不等的学生一组,其中成绩最优、责任心最强的为组长,帮助学生们形成由学习小组构成的“同辈圈”。鼓励学习小组课后自主讨论英语学习问题、分享学习策略,成绩优异的学生辅导“学困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督促背诵英语词汇和完成课后作业,小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的背诵和家庭作业。教师通过学习小组整组的作业完成的质量和考试答题情况以及抽查到的组员的背诵情况等来评定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表扬和奖励进步的学习小组,鼓励和鞭策落后的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这个“同辈圈”在组内形成互相帮助与督促、学习小组之间形成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学习小组成立后,学生们上课都很专注,因为如果某个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他旁边的组员就会提醒他;学生们都积极完成词汇背诵和英语家庭作业,因为如果某个同学不努力,成绩落后了,他担心拖了整个学习小组的“后退”,同时其他组员也会督促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迫于来自学习小组这个“同辈圈”的压力每个同学都积极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习小组的方式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到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这个班的英语成绩进步了2名。成绩的进步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他们自发地爱上英语学习,树立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驱动下他们充满学习热情,消除了课堂的纪律问题,形成了“热爱学习→成绩进步→进一步激励自己更努力学习→成绩更进一步”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带来“复利”:积极向上的班风,结果我们班在各种评比中都获得佳绩:多次获得学校的流动红旗,2位学生被评为学校“好少年”(全年级13个班共评选6位),一位学生被评为区“三好学生”(全校40个班共评选10位),两位学生获得高二级二等奖学金。这一切的成果都得益于班级奋进的“同辈圈”——学习小组,这种良性的班级管理机制形成的正能量的班集体。
三、结语
教育效果的优劣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的合力的结果,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仅靠学校老师的一方之力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老师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并且化“反向力”为“同向力”,使得教育合力最大化。而要使得教育合力最大化,班主任就要“慧眼识人”,善于发现学生在家里或在学校的“同辈圈”,或帮助学生创建积极向上的“同辈圈”,然后“借力打力” :借同辈压力化解学生叛逆之“反向力”,从而避免“硬碰硬”:避免因教育方法不当而激发学生激烈的对抗,化叛逆之力于无形,进而实现“近朱者赤”的辐射式与裂变式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第3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 — 献给教师的书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二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