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平,吴利平,林 琴,吴玉洁,陈海燕,代红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 400014
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继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一种病症[1]。90%儿童糖尿病为1 型糖尿病(T1DM),多项研究表明全球T1DM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我国约有5.4 万例T1DM 患儿,每年新增6 000 余例[2⁃5]。T1DM 患儿需终生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管理不善易导致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等急慢性并发症,加重经济和身心负担[6⁃8]。如何提高患儿健康管理能力是国际糖尿病领域关注的难题。近年来,医疗游戏被用于管理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取得较好效果[9⁃11]。《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 年)》[12]提出,应加强慢性病的宣教,利用科技助力慢性病健康管理。课题组前期设计了一款单机版儿童糖尿病游戏[13]用于患儿出院前健康宣教,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足的是游戏内容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较多专业术语,科普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欠佳。为改善患儿使用体验,提升健康管理效果,本研究调查我国31 个省份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健康管理游戏软件(HMGS)的认知、态度和建议,以期为优化和推广儿童糖尿病HMGS 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于2020 年12 月,抽取我国31 个省份31 所医疗机构532 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所在科室收治T1DM 患儿);②从事儿童T1DM 临床护理≥1 年。排除标准:①脱离岗位≥6 个月;②进修护士。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号:(2020)年伦审(研)第(218)号,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课题组自行编制,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是否为糖尿病专科护士等内容。
1.2.2 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健康管理游戏的认知调查问卷 结合研究目的,通过文献研究[14⁃16]、课题组讨论并预调查10 名研究对象后自行编制。包括是否知晓儿童糖尿病HMGS、是否使用过HMGS、知晓途径、使用目的、是否认为HMGS 有利于患儿及HMGS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使用场所、适用年龄、效果评价指标等条目。问卷经1 名内分泌科护士长、1 名科护士长、2 名糖尿病专科护士、2 名儿童糖尿病医生和2 名专业的游戏研发人员(均具备中级以上职称、10 年以上工作经验)进行内容效度评价,本问卷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75~1.000,平均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53。
1.3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小组共6 名成员,科护士长负责联系和远程指导各医院的问卷填写负责人,内分泌病房护士长负责课题设计与协调,2 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负责信息收集和整理,2 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独立核查数据并剔除无效问卷。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问卷填写负责人将问卷链接发送给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并指导填写。问卷均为匿名填写并设有统一指导语,每个IP 地址限填1 次,每个微信账号限填1 次,所有题目答完方可提交。共回收问卷541 份,剔除5 份前后逻辑明显错误的答卷,4 份答题时间少于120 s 的答卷,回收有效问卷532 份,有效回收率为98.3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儿科护士一般资料 532 名儿科护士年龄20~54(31.05±5.81)岁;男4人,女528人;学历:专科及以下101人,本科426人,硕士5人;职称:护士117人,护师273人,主管护师128 人,副主任护师12 人,主任护师2 人;工作年限1~5 年270 人,6~10 年171 人,11~15 年70 人,16~20年12人,≥21年9人;糖尿病专科护士131人。
2.2 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认知现状 209人(39.29%)知晓儿童糖尿病HMGS,知晓途径主要为互联网(33.49%)、学术会议/讲座(24.40%)、糖尿病书籍/期刊(19.14%),详见表1。
表1 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认知现状(n=209)
2.3 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的态度74.06%调查对象认为儿童糖尿病HMGS 对患儿有利,90.60%表示愿向患儿推荐HMGS,72.18%愿意参与儿童糖尿病HMGS 相关研究,22.93%提供了联系方式,以便有机会参与研发,详见表2。
表2 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的态度(n=532)
2.4 儿科护士向患儿推荐儿童糖尿病HMGS 的影响 因素(见表3)
表3 不同特征儿科护士是否向患儿推荐儿童糖尿病HMGS 意愿情况比较 单位:人
2.5 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的建议(见 表4)
表4 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的建议(n=532)
3.1 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的认知水平偏低 国外儿童糖尿病HMGS 内容涉及用药管理[17]、饮食管理[18]、血糖监测[19]等方面,可不同程度提高患儿糖尿病知识学习参与度和自我管理能力[20]。本研究结果显示,仅39.29% 的护士知晓儿童糖尿病HMGS,11.47% 使用过HMGS,1.12% 曾参与儿童糖尿病HMGS 相关研究。说明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我国儿童糖尿病HMGS 起步较晚,另一方面可能是儿科护士临床工作繁重、对新兴的健康管理工具关注不足。因此,我国研究者应积极研发、优化适合我国患儿的糖尿病HMGS。知晓或认可儿童糖尿病HMGS 的护士更愿意推荐患儿使用,互联网宣传覆盖人群广,是护士了解糖尿病HMGS 的主要途径,说明可将其作为主渠道进行宣传,改善临床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的认知,从而促进患儿使用儿童糖尿病HMGS 进行健康管理。通过研发和应用新工具可以节约人力和物力,减轻护士宣教工作压力,解决糖尿病管理中患儿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理解困难等问题,提高健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2 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的态度较为积极 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前提,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74.06%的护士认为儿童糖尿病HMGS 有利于提高患儿健康管理效果,与Rewolinski 等[20]研究结果相似。原因可能是:与传统口头宣教、文字资料等方式相比,游戏的形式更贴合患儿认知特点和喜好,更易吸引患儿学习糖尿病知识。72.18%的护士表示愿意参加儿童糖尿病HMGS 相关的研究,这表明我国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相关研究具有较大兴趣,日后可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鼓励其参与相关研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应大力推进健康科技创新[21],儿童糖尿病HMGS 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医疗护理跨界融合的产物,兼具实用价值与应用前景,可考虑将其广泛用于我国T1DM 患儿健康管理。我国已有医疗机构关注到游戏对患儿群体的意义,组建了以护理人员为主的医疗游戏辅导团队,并取得良好成效[22⁃23],但该团队主要致力于线下游戏干预。护士是护理照护的提供者和健康管理的主要实施者,积极参与儿童糖尿病HMGS 的设计、研发和应用,有利于提高游戏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3.3 儿科护士的建议有助于研发高质量糖尿病HMGS 护士承担着儿童糖尿病照护的重要角色,一款优质的儿童糖尿病HMGS 应当体现护士的照护理念。本研究中护士提出诸多建议,77.82%的护士建议游戏内容侧重于糖尿病居家管理知识,家庭是患儿的主要活动场所[24],仅依靠院内管理难以满足糖尿病管理需求[25],聚焦于居家管理常用知识和技能,可提高游戏实用性;88.16%的护士建议游戏主要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糖尿病健康管理知识,视频/动画通俗易懂且富有趣味性[26],更能贴合患儿喜好;71.99%的护士建议游戏使用年龄聚焦于6~12 岁儿童,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认知水平及健康管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27],聚焦学龄期患儿更具有针对性;《中国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推荐6~17 岁青少年屏幕时间≤2 h/d[28],本研究57.33%护士建议患儿游戏时长应≤1 h/d,可能是考虑到患儿存在其他屏幕时间,为保护患儿视力、避免沉迷游戏,可将时长保护机制引入游戏,提高其安全性;单机版游戏评价指标较单一[13],护士建议考虑游戏对患儿情绪、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以更全面地评价游戏。以上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研发和优化高质量的儿童糖尿病HMGS,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
本研究发现儿科护士对儿童糖尿病HMGS 的认知的认知水平偏低,但总体态度积极。建议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糖尿病HMGS 相关研究,并以互联网为主渠道进行推广,改善护士认知;同时可参考护士提出的建议以及患儿的需求研发和优化糖尿病HMGS,以提供优质的延续护理服务,提高我国糖尿病患儿的健康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