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模式对MECT前焦虑水平的影响及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2021-10-21 09:20王丽娜崔利军张欣娜王新立吴宇飞
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神经质协作维度

田 玮 王丽娜 崔利军 张欣娜 王新立 王 炯 吴宇飞 刘 杰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1],治疗前因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及家属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2],有研究发现人格特征所决定的应对策略及认知模式导致神经质的人群更容易产生焦虑[3],焦虑不仅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也会引发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这些生理指标过高也是MECT的禁忌证[4]。多专业协作[5]术前访视包括医师、护士、麻醉师、心理咨询师等不同专业人员参与,并采用多元的评估方式、宣教内容及宣传载体。访视人员从不同专业视角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并利用视频、网络等载体为患者呈现治疗过程,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缓解焦虑情绪。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在综合医院手术室应用较多,该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国内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此模式对MECT患者进行干预,旨在探讨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对精神科患者MECT前焦虑情绪的影响,并探讨人格特征与患者焦虑水平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9年2~10月首次进行MECT的患者共128例,其中男49例,女79例。纳入标准:(1)年龄16~60岁;(2)符合MECT的适应证;(3)既往未接触过MECT;(4)意识清楚;(5)理解问卷意思并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6)患者或家属具有使用智能手机的能力;(7)签署知情同意并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者;(2)存在MECT的禁忌证;(3)不具备使用智能手机的能力;(4)既往接受过MECT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入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男20例,女44例;平均年龄(33.16±10.71)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30例,高中12例,大学及以上9例;婚姻状况未婚26例,已婚33例,离异4例,再婚1例;职业农民50例,工人5例,干部2例,待业2例,学生4例,其他1例;患精神分裂症22例,双相障碍9例,抑郁障碍33例。对照组男29例,女35例;平均年龄(32.88±10.59)岁;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25例,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11例;婚姻状况未婚24例,已婚36例,离异2例,再婚2例;职业农民46例,工人4例,干部0例,待业4例,学生8例,其他2例;患精神分裂症22例,双相障碍7例,抑郁障碍3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患病种类等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观察组干预方法 成立多专业协作访视团队,由MECT室护士长1名、MECT室护士3名、麻醉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治疗医师1名、病房护士1名组成专业化团队,MECT室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及协调工作。参照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内容标准的研究[6],结合MECT实际情况建立访视标准。治疗前一日下午,MECT室护士到病房指导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集体健康宣教;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对患者牙齿、皮肤、血管及对治疗的了解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与相关指导;心理咨询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疏导;麻醉师进行麻醉风险评估,麻醉配合及治疗后注意事项的指导;治疗医师进行疾病及病历资料评估。治疗前一天晚8:00病房护士再次对患者治疗前准备进行指导。访视完成后,每名访视人员均书写《无抽搐电休克术前访视反馈单》,内容包括患者现状、问题、风险、建议及其他。对存在风险的患者访视团队要进行会诊,最后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研究开始前对多专业协作访视团队进行统一培训,对于进行量表评估的医护人员进行一致性培训;每周由组长组织多专业协作访视团队进行工作汇报,评估过去一周的研究情况。

1.2.1.2 对照组干预方法 实施常规治疗前宣教。由病房护士于治疗前一日完成宣教工作,采取面对面口头说教的方法,宣教内容包括:治疗时间、治疗前准备、治疗后注意事项等内容。

1.2.2 评价指标 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SA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系数0.931;共包括20个自评项目,总分为20~80分,50分为焦虑评定的分界值,分数越高,患者的焦虑情绪越重。HAMA包括14个项目,总分<6分为无焦虑症状,>14分为肯定有焦虑且分数越高焦虑症状越明显。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评定患者精神质(P)、神经质(N)、内外向(E)、掩饰性(L)4个维度变量,该量表共85个条目,每个题目均用“是”或“否”回答。EPQ、SAS量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MECT室护士指导患者完成,HAMA量表由具备评估资质精神科医生完成;在访视(宣教)前及治疗前30 min(访视后),分别对两组进行SAS、HAMA量表评定;EPQ量表评定在治疗前完成即可。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本研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两组访视前SAS、HAMA评分比较和访视后SAS、HAMA评分改变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自身访视前后SAS、HAMA评分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AMA评分的改变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项参数的贡献度;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概率)。

2 结果

2.1 两组EPQ评分比较 两组在EPQ精神质(P)、神经质(N)、内外向(E)、掩饰性(L)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EPQ人格维度比较

2.2 两组访视前后SAS、HAMA评分比较 访视后,两组SAS、HAMA评分均较各自访视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SAS、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访视前后两组SAS、HAMA评分改变的差值绝对值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访视前后SAS、HAMA评分比较

2.3 一般人口学资料、EPQ评分与访视前后焦虑评分的相关关系 对性别(男=1,女=2)、访视方式(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模式=1,常规治疗前宣教=2)、年龄、学历(小学=1,初中=2,高中=3,大学及以上=4)、婚姻(未婚=1,已婚=2,离异=3,再婚=4)、职业(农民=1,工人=2,干部=3,待业=4,学生=5,其他=6)、病种(精神分裂症=1,双相障碍=2,抑郁障碍=3)、EPQ 4个维度评分与访视前后SAS、HAM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EPQ中神经质(N)维度与访视前及访视后的SAS、HAM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性别与访视前HAMA评分及访视后SAS、HAM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3。神经质(N)维度与访视前后SAS评分变化呈正相关(r=0.174,P<0.05);访视方式与访视前后SAS、HAMA评分变化均呈负相关(r1=-0.552,P1<0.01;r2=-0.519,P2<0.01)。

表3 一般人口学资料、EPQ评分与访视前后 SAS、HAMA评分相关性(r)

2.4 HAMA评分改变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HAMA评分变化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访视方式、学历、职业、婚姻、病种、EPQ 4个人格维度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访视方式、职业两个自变量对HAMA评分变化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为MECT患者提供了系统的宣教方式。MECT是临床上治疗精神疾病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及家属在术前对MECT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慌情绪,有研究显示,有90%以上的患者由于知识缺乏,对疗效、不良反应及后遗症的担忧等问题,而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7]。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也会引发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目前国内针对MECT术前访视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模式,且多为口头或书面宣教等比较单一的方式,本研究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宣教内容及宣传载体,使患者对MECT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并依据患者人格特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常规宣教工作主要由护士完成,护士在专业领域、技能等方面存在局限性,而且宣教内容多以口头或书面传达,内容枯燥单一,容易导致宣教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满足患者对于信息了解的需求,引发患者焦虑。多专业协作访视模式配备全面且完善的访视小组,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心理咨询师等,具有合理的内部人员结构和明确的专业优势,运用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反馈单了解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治疗方案。

采用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对MECT患者进行访视,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本研究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访视前后SAS和HAMA评分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这说明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借助微信、图片、视频等载体向患者进行MECT相关信息的宣传,使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内容[8,9],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传递,有助于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人员特长,多方面满足患者需求,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张宝丽等[10]的研究也有相似的发现,多元化术前访视能满足患者全方位的知识需求,减轻术前的担忧和恐惧,减少围手术期的心理及生理反应。

本研究显示,访视方式与患者访视前后SAS、HAMA评分变化呈负相关(P<0.01),运用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方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水平;Zhang MH等[11]研究中发现相对于单一的口头或者书面资料,术前访视中给予手术视频或录像进行宣教,有助于患者增加对手术的理解,并在手术当天减轻了焦虑,并不会增加患者的担忧或者恐慌;并且给予术前的儿童和他们的照顾者观看手术过程的卡通视频,随着手术的临近,视频组的儿童术前情绪更稳定[12]。在一项系统综述中,术前引导影像对缓解儿童及成人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均有显著效果[13]。访视时除采用视频、微信等载体,帮助患者了解MECT治疗相关信息外;在访视过程中患者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访视人员针对患者问题当下给予解答,打消患者疑虑,减轻患者焦虑。在本研究中,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访视前后SAS、HAMA评分改变与访视方式具有中度相关,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从回归系数(B)的赋值上看,访视方式是HAMA评分改变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说明了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在降低患者MECT术前焦虑水平上的优越性。此外,职业这一因素也对MECT患者HAMA评分改变存在影响,农民群体显示出相对较低的评分改变,这可能与患者本身的认知水平有一定关系,认知水平较高的群体也更容易受术前访视的影响而产生较好的效果,这对MECT术前访视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MECT患者的焦虑水平与神经质特质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运用EPQ对患者的人格特质进行分析,两组在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掩饰性4个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相关分析可以看出EPQ中神经质(N)维度与访视前的SAS、HAMA评分呈正相关(P<0.01),这意味着具有神经质特征的人群更容易产生焦虑,这与杨丽容[14]、刘晓云等[15]研究结果一致,焦虑患者心理健康与神经质有关联,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紧张、做事情没有耐心、任何事情都往坏处想,导致治疗延误、影响治疗效果,提示在日常护理及访视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这类人群,为患者提供适宜帮助。在访视过程中更应重视患者感受及情绪变化,合理运用沟通技巧,立足患者视角,充分发挥不同团队成员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专业化帮助,使患者对治疗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打消患者疑虑,稳定患者情绪。相关研究显示,术前给与心理干预较常规护理使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改善更明显,并能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认知,增强其自我调节的能力,配合程度更高[16]。本研究也显示性别与焦虑评分存在相关性,男性焦虑水平更高,这与既往研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本研究中男性患者的情感障碍比例(59.2%)高于女性患者(39.2%)有关。

综上所述,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通过结构科学的团队,结合多元素的宣教方式,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重视患者个性化需求,尽可能地向受访者传递全面、专业的治疗相关信息和规范化指导,依据患者人格特征提供专业化心理指导,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应对水平,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多专业协作术前访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因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本研究样本量小,应扩大样本量,使数据更有说服力;本研究只对术前访视进行研究,采用的形式主要包括访视和评估,未涉及术后患者情绪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可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神经质协作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协作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反刍思维对中学生神经质和抑郁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