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在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1-10-21 08:42秦冬梅敬官明
医药前沿 2021年26期
关键词:力图纤溶溶栓

周 波,杨 志,秦冬梅,何 昭,王 娟,敬官明

(大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遂宁 629300)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等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溶栓治疗是其最佳诊治手段。欧洲卒中组织(ESO)指南2008 指出[1]:卒中发生3 h 内,使用rt-PA 进行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脑梗死结局。在全球范围来说,急性脑梗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疾病的治疗费用较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对人们的生命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临床治疗中,血管再通、缺血再灌注等方式可改善预后,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 TEG)的应用,将凝血纤溶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呈现出来,能直观地看到凝血情况,利于疾病的治疗。为研究血栓弹力图在溶栓治疗中的使用效果与价值,故选择我院卒中中心脑梗死患者,现对结果进行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7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6 例,女性34 例,中位年龄56 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CT 头颅检查。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均首次发病,发病时间0.5 ~4.5 h 就诊,进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经头颅CT、MRI 确诊,符合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学[2]。排除标准:符合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排除标准,经过治疗后7 d 病情无好转,无显著神经系统功能缺损[3]。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静脉溶栓干预,根据每公斤体重0.9 mg 控制药物使用量,剂量≤90 mg,用药量的10%在1 min 内推注完毕,剩余药物在60 min 内泵入,进行静脉穿刺,放置外周静脉导管。在使用阿替普酶的前,后3 h、6 h 获取血液标本,送至检验科检验,采用重庆鼎润DRNX-Ⅲ血栓弹力图分析仪对标本的凝血时间R 值、血块形成速率K 值以及α 角,最大血块强度MA 值进行检测。

1.3 结果解读方式

所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为凝血正常,R 值:延长证明低凝,凝血因子缺乏,需要使用抗凝剂或补充血浆给予纠正;缩短证明高凝,凝血因子活性较高,血液为高凝状态,需要使用抗凝药干预。K 值: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影响K 值,使其缩短,低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凝剂的加入可以延长。α 角:反馈患者的纤维蛋白功能。MA 值:血小板功能上升随之数据上升,可能引发血栓,需要进行抗血小板处理,血小板功能减弱时,数据随之下降,凝血因子因各类因素使得缺乏或血小板降低,都可以使用血小板制剂进行干预。

1.4 观察指标

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分析,经过干预后,神经功能改善,评分较之治疗前降低>18%为有效,评分较之治疗前降低<18%为无效,选择CT 脑灌注成像(CTP)对病灶侧和病灶对侧进行检查[4]。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溶栓前后血栓弹力图指标对比

治疗3 h 后,25 例患者的R 值<5,在溶栓基础上选择舒洛地特进行抗凝处理,13 例MA 值>70,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治疗6 h 后,血栓弹力图显示22 例患者R 值恢复平稳,3 例MA 值恢复正常,见表1。

表1 溶栓前后血栓弹力图指标对比[(± s),n=70]

表1 溶栓前后血栓弹力图指标对比[(± s),n=70]

时间 R/min K/min α 角/deg MA/mm溶栓前 4.70±0.63 2.44±1.57 63.21±8.46 58.49±6.88溶栓6 h 后 4.71±0.72 3.14±1.51 55.37±10.91 48.34±7.51 t 0.087 2.688 4.751 8.337 P 0.930 0.008 0.000 0.000

2.2 CTP 检查结果对比

经过检查后发现,病灶侧和对侧相比,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TP 检查结果对比[(± s),n=70]

表2 CTP 检查结果对比[(± s),n=70]

病灶位置 rCBV/mL rCBF/mL 达峰时间/s病灶侧 2.73±1.18 7.38±7.28 35.75±17.09病灶对侧 4.13±1.49 23.10±18.95 27.32±7.90 t 6.167 6.478 3.746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颅内动脉急性闭塞的诱因是血管内皮的作用受到影响,内皮细胞下的胶原暴露,促使激活机体血小板功能,启动凝血反应,使得血栓形成。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发现,尽管已经控制了筛选病例,但不是每个患者都适用静脉溶栓治疗,一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会出现继发性颅内出血,也是当下被认为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还有人在经过溶栓干预后,一段时间后疾病再次发作,导致血栓二次形成[5]。

阿替普酶能激活血栓位置的纤溶酶原,选择性结合纤维蛋白,使之转变为具有作用的纤溶酶,经过机体的纤溶系统,对血栓进行溶解作用[6]。伴随血栓被逐步溶解,不稳定的斑块、损伤血管内膜将会激活血小板功能,促使血栓二次发生[7]。同时,机体自身的凝血系统也会被溶栓治疗所激活,提升纤维蛋白的合成,血小板再度被纤维蛋白激活,影响患者微循环,降低血流灌注,并且这种情况在溶栓干预后1 ~3 h 发生,且持续作用72 h,根据相关资料显示[8],一部分患者发生脑梗死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为阿替普酶药物半衰期的原因,在溶栓治疗3 h 后代谢完成。即便使用其他措施进行血管再通,依旧存在血管闭塞导致疾病严重的情况发生[9]。所以,静脉溶栓后前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处理十分关键,其可以控制二次血栓的形成,降低了血管闭塞的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10]。CTP 在早期能反馈脑缺血半暗带,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在研究或临床中已经证明[11],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再灌注效果明显,其中动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开通治疗均会起效,由此可见,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需要围绕着抗血栓,改善高凝状态方面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酌情使用。TEG 技术是经过图像动态反馈血液凝固和溶解的过程,首次在肝移植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检测血小板纤维蛋白的反应,从血小板聚集、血凝块强化到血凝块溶解的过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TEG 技术日益成熟,凭借自身的用血量低、操作便捷、检测时间短等优势,以图像的形式反馈,判断血液变化情况,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12],血栓弹力图在重症病房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其技术在不断地完善,在多发性创伤患者中可以对凝血状态进行监测,协助医疗人员及时发现凝血障碍,进行针对性干预,同时还能对原发性、继发性纤溶亢进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血栓弹力图可以对静脉溶栓的凝血状态进行观察,辅助医师决定是否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的二次形成,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血栓弹力图的应用也在逐渐广泛,辅助血栓弹力图,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力图纤溶溶栓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血栓弹力图在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