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分析

2021-10-21 08:41邹庆涛张洪贞
医药前沿 2021年26期
关键词:疝气修补术腹股沟

邹庆涛,张洪贞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胃肠外科 广东 深圳 518052)

成人疝气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具有较高发病率,成人疝气主要是指机体内脏器或组织出现与正常位置脱离的现象,然后进入另一位置,临床上以腹股沟疝为主,一般表现为站立、劳动或跑步后,发生剧烈咳嗽,病情严重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所影响[1]。临床上往往应用手术治疗,以往主要以传统疝气手术的方式为主,这种术式不但拥有漫长的手术时间,还会造成一系列手术创伤,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治疗效果,无法保证患者能够在术后拥有良好的恢复效果。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条件的日渐优越,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出现提升了成人疝气患者的治疗效果[2-3]。为了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带来的临床疗效和优越性,本文对我院2019 年5 月—2020 年4 月期间收治的符合条件的患者展开调查,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和效果,现有如下调查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9 年5 月—2020 年4 月以我院收治的78 例成人疝气患者为主要参照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39 例患者采取传统疝气手术治疗,研究组39 例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常规组中均为男性,年龄26 ~71 岁,平均年龄(40.33±4.66)岁,体重53.35 ~80.62 kg,平均(62.33±3.88)kg,病程5 ~15 年,平均(8.55±3.12)年;研究组中均为男性,年龄25 ~69 岁,平均年龄(41.38±5.42)岁,体重52.42~81.16 kg,平均(61.52±4.38)kg,病程6~16年,平均(8.88±2.82)年。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比较。

纳入标准:入组成员均签订知情协议,并自愿参与到此次研究;入组成员均接受并需要进行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入组成员均符合《成人腹股沟疝气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疾病;存在严重意识障碍;存在严重传染性疾病;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此组应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具体手术操作步骤: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术后,于患者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处上方行一长度大概6 cm 的手术切口,将腹外斜肌腱膜慢慢切开,找到疝的位置后,将精索游离,进行高位结扎,如果疝囊体积比较大,或者疝囊已经进入到患者阴囊,可在患者腹股沟管中部将疝囊横断,并进行结扎,在进行止血后旷置。在精索后方放入适合的补片,利用可吸收线缝合补片和周围的组织皮肤并固定,手术完成后,缝合逐层切口[4-5]。

常规组:此组患者应用传统疝气手术治疗,其流程:常规麻醉后,在疝气处行长度约6 cm 的手术切口,切除疝气囊,最后再将突出在外面的组织推进腹腔,用缝线将周围的皮肤组织机械拉扯后,将缺陷处缝合并覆盖。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情况分析,其治疗疗效的判断主要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相关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2)分析患者疼痛程度,采用VAS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其中最大疼痛为10分,最小疼痛为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强烈。(3)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通过积血、积液、尿潴留等进行评估。(4)对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主要可通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数据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情况分析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疼痛程度情况分析

手术前,两组VAS 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分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 分数比较(± s,分)

表2 两组VAS 分数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研究组 39 4.63±2.21 1.44±0.55常规组 39 4.68±1.22 2.04±0.85 t 0.1237 3.7010 P 0.9019 0.0004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研究组并发症概率为5.13%,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手术相关指标分析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研究组 39 40.93±3.2 19.84±4.85 5.84±0.48常规组 39 53.48±2.2 25.84±4.25 8.62±0.53 t 20.1825 5.8105 24.2795 P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术后疼痛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d研究组 39 1.71±0.25 4.45±2.26常规组 39 2.15±0.32 8.28±2.98 t 6.7667 6.3952 P 0.0000 0.0000

3.讨论

腹股沟疝有较高发病率,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男性人群,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因素可能和腹内压力升高或腹部组织强度减低有一定关系。因此,在疝气患者的治疗上,需要注意疝气形成、腹压增高。此种病症在临床上常选择手术治疗,但是不同手术方式带来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探讨更科学的手术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6]。本文选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式为成人疝气患者进行治疗,在文中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由此说明,与传统疝气修补术对比,无张力疝修补术为临床带来的效果更好[7]。虽然在以往,临床上使用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后,能够稳定并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是手术所需要时间较长,在操作上还会影响患者的生理结构,导致腹股沟周围组织发生高张力缝合的现象,并且手术时间的延长,也会相对增加患者术后出血量,严重危害了患者的机体结构,从而影响并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同时提高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此,经文中对并发症和手术相关指标分析,研究组的并发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低于常规组;这说明,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一定的优势,此种术式主要通过在腹股沟管底覆盖疝片的方式,减少手术张力,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不但不会增加对患者的手术创伤,还能够确保患者治疗上的安全性。除此之外,通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减弱患者组织结构的牵拉力,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疝气患者的治疗中对比传统疝气手术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疝气修补术腹股沟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