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和真情谱写生命赞歌
——评话剧《人民至上》

2021-10-20 10:41杜子栋
新世纪剧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话剧抗疫

文/杜子栋

话剧《人民至上》将视角聚焦在武汉医院,以具象与抽象相互交叉的手法,向观众讲述了医生、护士、援鄂医生、志愿者等不同社会身份人群积极投身于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赞扬了医护人员不畏生死、守土尽责、勇往直前的抗疫精神以及“以生命为重,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

一、“群像展览式”的人物结构

话剧《人民至上》通过多条人物线索、多重叙事结构,用非因果逻辑的并列叙事方式,对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进行了群像式的人物塑造。在众多表现群像人物的文艺创作中,“众多人物不分主次高下,在作品中处于同等地位,并且具有同样的概括性和典型性,这是群像艺术创作的一个明显特点。”[1]该剧编剧在众多“逆行者”中,选取医护人员、志愿者作为叙事主体,塑造了一批真实可感的典型人物,讲述了他们在抗疫过程中挥洒的心血、汗水,乃至献出生命的动人故事。

开场有这样的字幕“2020年1月,我们都在武汉”,这里的“我们”既有武汉医院院长李宏宇,又有医学专家谭敏、护士长黄晓雅,以及各地奔赴支援武汉的医生和志愿者。这些人物既是奋不顾身投身武汉疫情重灾区人员的身影,也是忙碌于全国各地区一线抗疫人员的缩影。

剧中李宏宇的人物原型是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编剧和导演并没有刻意抹去他患有“渐冻症”的事实,在忠于原型人物的基础上给予了一定的艺术升华。原本该退休的李宏宇,在疫情暴发时挺身而上,退而不休,带领着全体医务人员冲锋在前;妻子感染新冠病毒,他自顾不暇,无法抽身前去探望;病毒原理不明,他责无旁贷,冒险解剖第一例感染新冠病毒遗体;在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他提议把自己的办公室改成危重病房。在他的身上,充分发挥出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体现出领导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彰显出医务工作者求真博精的专业素养。虽然在台词中,他表示“时间对于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了”,但另一方面,时间对他却是非常急迫的,他时刻在与时间赛跑。一方面,他与病毒做斗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紧急救治危重病患;另一方面,他与“渐冻症”作斗争,在肌肉萎缩之前尽可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坚守在抗疫一线的还有教授谭敏以及护士长黄晓雅,两个人物作为全国抗疫医生与护士的代表,用生命为这场冷酷无情的战斗增添了血色与温情。谭敏教授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得知自己病重治疗效果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她在自己手臂上标记“不要抢救”,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把有限的抢救机会让给其他更需要的病人。拯救生命,是医生和护士应尽的责任,也是他们无上的荣光。剧中的黄晓雅是医院护士长,她不让未婚夫回武汉,让表弟居家隔离,自己却在一线岗位默默付出。在抢救病人的时候,头戴护目镜侧歪,不幸感染病人的痰液,她没有选择后退,而是坚持到手术成功。谭敏和黄小雅身体力行,做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本剧除展现本身扎根在武汉的医务人员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剧中选取了援鄂医生肖志家、滞留武汉的东北小伙沈阳和紧急返回武汉的新闻记者陈健,以及众多志愿者。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代表,也是冲破黑暗的一道光明。该剧还设置了病患的人物形象,孙爷爷经历了紧张的抢救治疗后病好如初,也象征了这场抗疫战争的初步胜利。此外,为了配合典型人物,编剧还设置了一系列的功能化人物,如李宏宇妻子程雯、师弟蒋朝英、肖志家妻子、谭敏的学生们等,共同组织构成整体叙事。

话剧《人民至上》刻画出了多组奋战在抗疫一线人物的群像,通过三组故事线,以展览式方式对典型人物进行多条故事铺陈,为观众描绘出了一张丰富生动且感人肺腑的全民抗疫图景。他们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各行各业、不同群体的责任与担当。该剧通过细腻的手法讲述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折射出医务工作者以及普通百姓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国家情怀。

二、冷峻克制的舞台空间

话剧《人民至上》的舞台设计别出新意,由一个大的旋转楼梯贯通了三层空间。该剧舞美设计理念源自但丁的《神曲》,三层舞台空间自上而下分别代表着天堂、炼狱和地狱。舞台中央的巨型楼梯则象征着通往天堂的巴别塔,自下而上盘旋上升,构成一条从地狱到天堂的朝圣之路,象征着从人间疾苦跨越到极乐世界的升华。

话剧《人民至上》剧照 摄影:苏宁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最主要的戏剧功能是从戏剧作品中凝练核心元素,为人物、情节搭建主场景。与此同时,舞台置景也作为一个设计符号,参与戏剧的内部叙事。一般通过其外形特征的表示意义进而转达戏剧本在的表达含义,抑或借由舞美自身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戏剧的主旨意义。“巴别塔”连接着天堂的美好,剧中,不顾自己的病症、毅然在抗疫一线救治的李宏宇院长,积极抢救病患不幸感染,和在生命最后时刻把医疗物资让给更多病患的谭敏教授,他们迈向舞台中央的楼梯,一步一步地走向“天堂”。此次疫情在武汉集中暴发,在拉响抗疫警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解放军、志愿者等,他们冲破地域之隔、语言之区,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巴别塔”寓言中“乱象”的警示意味,用隐喻的方式呼唤民族集体主义,歌颂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精神与气节。

话剧《人民至上》剧照 摄影:苏宁

三层空间结构,象征天堂的一层在舞台上方只露出一道光亮,天堂的圣洁、神秘不被世人所知、不被世人所见。对世人而言,面对的是人世间的艰辛、困苦,在上下两层空间中,以光区划分为不同的地域、场景,以碎片化的场景构成多重的空间。导演李伯男从疫情中提取牺牲与新生以谱写生命的歌谣。谭敏教授放弃治疗,与学生们深情告别,在她牺牲后肖志家的女儿出生,寓意新生命的生生不息。

舞台设计在建构整体空间的同时也构建具体空间。结合具体剧本规定情境,导演在实际空间中进行区域规划,并根据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等进行区域划分,细化演员的走位和路线,进而确立舞台调度。由于舞台空间的特殊性,戏剧舞台上的主次场面主要以平面视角展示,但是话剧《人民至上》的舞台调度,采用了纵深景别的对比,舞台前唇以及二层舞台前区为主表演区,后区则是群众演员展现医疗抢救片段。例如剧中展现疫情暴发的场面,主演区是院长李宏宇和副院长蒋朝英在谈论对新发病状的判断,纵深处则是救护车以及医护人员们忙碌的身影。一前一后,一静一动,一明一暗,刻画出医务人员在疫情暴发初期的紧张情绪。该剧并没有依据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作为区域划分的依据,而是依靠舞台的分层结构、楼梯的立体元素进行划分。在谭敏教授临终之际,舞台三层是谭敏接受抢救的画面,而主演区谭敏站在二层与一层的肖志家讨论医生“生命是唯一的荣誉”的职业道义,两人回忆当时在学校的上课情境。三层舞台构建出了现实时空与超现实时空并存的空间结构:其一是现实时空中谭敏在接受最后的紧急抢救;其二,谭敏与肖志家进行对话的超越现实时空,在谈话中两人又共同构建起了第三层超时空,重温学校美好的上课时光。在超时空环境中,抢救阶段为冰冷的白光,回忆阶段则变为暖色的黄光,通过两种色调的灯光增强了现实的冷峻与回忆的温馨。

三、后疫情视角下的生命反思

“抗疫”是2020年全国文艺创作最重要、最主要的题材类型之一。话剧《人民至上》也应时代而生,在直面疫情、真实刻画医务人员日夜奉献在抗疫一线紧急抢救的感人事迹,高扬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的同时,该剧还从“后疫情时代”的视角下,融入了创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哲理思考,这种深切关怀和反思精神升华了该剧的戏剧主题。

“面对生命消逝的时候,明知做不到,也要拼命去做,是医生的信仰与本能。”谭敏教授的这段对话道出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的确,只有一点一点地去做,才能治愈一个又一个的生命,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医学难题。剧中肖志家在学生时代的随堂测验上,由于自己无法做到用嘴吸出患者的痰液,导致患有呼吸道梗阻的小男孩儿错失了最佳抢救时机而身亡。“做不到”因此成为肖志家内心一块难以磨灭的心悸,在前往驰援武汉之前,他想辞去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转行去医药公司,可以不用面对生死,不用直接对生命负责。作为医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就是通过自己的双手重新点燃生命。肖志家在放弃责任的同时,也放弃了幸福。他之所以能够驰援武汉,证明他内心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敬重,初心未改。这一次新冠疫情的大规模暴发,让他重新体会到把生命还给那些想要好好活下去的人的幸福。这种幸福带有生命的温度,超越一切。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谭敏教授在最后时刻拒绝抢救,她理性判断自身的病况,把医疗器械,医疗资源让给其他的病人,甚至将自己的遗体交给国家做科研,并且把全部财产都捐给医学院建立奖学金。这里其实埋伏了一个关于“电车难题”引申出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是抢救一个危重的医学家?还是抢救更多普通的百姓?这是一个关于生命价值的伦理道德问题,但是该剧的主创并没有去探讨,而是让谭敏教授自己做出了决判,用她一个人的生命为更多生命赢取抢救机会,凸显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崇高品格。在谭敏教授生命消逝后,肖志家的女儿此刻出生。有的人离去,有的人到来,生命就是在轮回交替中不断繁衍,生生不息。编剧和导演借用这样一组人物关系,在救死扶伤医疗誓言的基础上,引申探讨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并在死亡与新生的传承中向观众展现了生命的意义与美好。

这一场抗疫“狙击战”俨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印迹,那些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人民至上》不仅仅是一部反映抗疫题材的话剧作品,而是通过讲述全民抗击疫情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塑造出了一个关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和国家记忆的文化创造。

话剧《人民至上》剧照 摄影:苏宁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话剧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话剧《二月》海报
我是话剧小演员
都市年轻人的“话剧梦”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贝亲2015贺岁话剧《二胎攻略》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