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倩
话剧《报春花》剧照
与新中国共同成长,我国的工业发展跨越了70多年。其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与其体现出的伟大精神始终是戏剧创作的天然宝库。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从生产方式、生产环境、生产手段、生产模式等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现代工人知识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成为工业题材戏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辽宁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为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了卓越功勋,同时也是进入工业社会比较早的区域,这为辽宁的工业化题材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辽宁戏剧始终秉承着现实主义戏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红年代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工业题材作品,生动展示了工业建设战线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感人形象。从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刘莲英》《在建设的行列里》,到新时期以来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工业题材剧目。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报春花》,及改革开放后的《岁月》《红红的月亮黑黑的血》《父亲》,再到新世纪的《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黑石岭的日子》《郭明义》等,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涌现出崔德志、陈玙、陶仲华、李宝群、孙建业、黑纪文等一批以工业题材见长的剧作家和以丁尼、刘喜廷为代表的著名导演,以及以李默然、宋国锋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辽宁戏剧在工业题材戏剧创作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成功的创作方法。同时,辽宁的工业戏剧始终追随着时代的脚步,敏锐而有效地传递着不同时代下人民的心声,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积极探索,不断追寻着更能符合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审美期待的表达形式。
一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辽宁肩负起工业建设及粮食生产的重任。大批来自延安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来到辽宁,并为辽宁文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新中国大工业建设如火如荼的态势,辽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奇迹。辽宁的剧作家也被这种火热的生活场景感染,自觉拿起手中的笔,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鲜明的时代意识,将目光锁定在工业建设的行列。由此,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第一部工业题材话剧《在新事物面前》应运而生,同时也开启了辽宁工业题材戏剧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话剧《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剧照
《在新事物面前》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工业建设初期的斗争生活,塑造了以第三钢铁公司经理薛志刚为代表的踏着时代节拍走在生活前头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生动展示了久经战火锤炼的革命战士崭新的思想风貌。它抓住了对人物的刻画,注意表现不同人物在新事物面前的不同思想、感情、性格。同时着力歌颂作为一个革命者最可贵的品格,即以薛志刚为代表的,面对新事物永不停歇的追求以及在艰苦工作中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而“新事物”不仅仅是新中国工业建设所表现出的新面貌、新风尚,更是以薛志刚为代表的“活的新事物”[1],以这些工人阶级的领导、技术员为代表,写出了解放初期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始终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乐观向上的情调。
工业题材话剧《在建设的行列里》是与《在新事物面前》同时问世的一部剧目,它的视角反映了大规模工业建设初期新工人的不同风貌。与《在新事物面前》着力表现工业建设中领导者的不同是,《在建设的行列里》将视角锁定在迅速增长的工业建设队伍中新工人群体上。剧作家在剧中设置了几个成分不同、经历不同、思想觉悟不同的工人形象,以人物强烈对比和反差,来凸显工人阶级性格中朴实、善良、勤奋的共性,同时生动表现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初期队伍的复杂性,以及工业生产恢复过程中的艰苦与复杂,充分彰显了时代特色。
这一时期工业题材戏剧的代表作当数独幕剧《刘莲英》,该剧是著名剧作家崔德志的成名作,鲜明地反映了工业建设过程中集体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斗争。难能可贵的是,该剧巧妙地把这种思想上的冲突与主人公爱情的纠葛紧密交织在一起,使得刘莲英这一艺术形象突破了那个年代英雄人物脸谱化、符号化的模式,表现出人物在工厂整体利益和恋人情感旋涡中内心情感的更迭,使得这个人物形象鲜活可信、真实可感。正是刘莲英这个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使得本剧在当时话剧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对中国话剧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和启示作用。同时,该剧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品位,以独幕剧的表现形式,虽然演出时长仅有45分钟,但整出剧目的戏剧冲突集中而凝练,矛盾冲突迭起,体现出很强的戏剧性和艺术性。
辽宁的工业题材戏剧创作,可以说在一开始就打下了坚实的现实主义传统,这得益于鲁艺精神的深刻影响及爱国主义的传统基因,让辽宁的剧作家始终保有鲜明的时代意识、敏锐的捕捉力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高度自觉性;加上《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尤利乌斯·伏契克》等苏联剧目的成功排演,使斯坦尼理论体系得到了深入的普及和学习。同时,辽宁工业火热的建设场面和人民激情澎湃的生活热情,给戏剧家注入了强大的内心助推力,因此这些作品至今都能让人感受到其饱含的激情和活力。虽然现在看,部分剧目在刻画人物和深化主题方面还存在着平淡和不足,但《刘莲英》等优秀剧目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辽宁工业题材戏剧的飞速发展,这也为接下来辽宁工业题材戏剧的长足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经过了新中国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辽宁的工业发展日益强大,在支援三线建设中输送了大批人才和技术,为建立和完善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时期,辽宁戏剧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稳定的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及艺术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戏剧体系,逐渐步入艺术生产的黄金期。但随后的十年,辽宁的戏剧发展陡然进入到了沉寂期,直到1979年,话剧《报春花》横空出世,打破了僵局,为辽宁乃至全国的戏剧舞台注入了“春”的活力,被誉为思想解放的“第一枪”。
《报春花》讲述的是东北的一个纺织厂,女工白洁因其出身的原因,纵使忘我工作也依旧受尽排挤,甚至她的爱情也被百般阻挠。而同样经历过创伤的老干部李健,最终力排众议,推选白洁当选模范和标兵,打破了“血统论”的思想观念。《报春花》的成功因素是多元的,首先是因为作者崔德志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生活深入的思考,体察并捕捉到了在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人民内心复杂的斗争。他以白洁这样一个在当时看来出身有“污点”的女工为焦点,表现她内心的挣扎与呐喊,并且通过围绕着白洁所展现的一系列的矛盾,去冲刷人物人性的底色,而这使得人物的形象立体丰满,真实可信,得到了观众极大的共鸣。这得益于作者对纺织厂生活长期的深度体验,从而使得他内心迸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该作品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反映社会问题的层面,而是生发出了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其对人物心灵世界的关注与展现,却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现实主义的复苏。”[2]同时,该剧在导、表演层面上也得到了极大的突破。该剧可以说是导演刘喜廷在探讨话剧民族化道路上的里程碑作品,他大胆地将中国戏曲“穿连环”“踢四门”等表现手法运用在舞台调度中,利用舞台的假定性,巧妙地将虚实结合,有意识地使用留白的技法,从而使该剧的舞台呈现更为灵动、巧妙,有力地加强了人物内心复杂矛盾的凸显,同时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极大地引发了观众的共情。尤其,李默然、辛薇等老艺术家在剧中炉火纯青的表演为该剧增添了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报春花》的出现代表着辽宁工业题材戏剧的创作已经摆脱了单纯的“车间文化”束缚,从而能够体现出剧作家、艺术家的价值取向,以及对生活的冷静思考和深度关注,在创作忠于现实主义的基底上,开始追求更多的思辨色彩,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探寻更为深邃的生命价值。
三
改革开放后,辽宁工业向市场经济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由于工业总量的庞大、历史遗留问题庞杂等一系列问题,开启了一段步履维艰的岁月。许多工厂破产倒闭,辽宁工业在诸多行业失去了之前的生存空间,并由此进入了负重前行的阵痛期。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也随着时代的变革,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戏剧危机。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戏剧观大讨论后,戏剧创作也开启了从艺术思维到表现形式全方位的探索。在这一背景下,辽宁的戏剧创作并没有在商业大潮中迷失自我,而是坚守着现实主义创作方向,转变思想,踏实求进,面对新的挑战,逐步开启了从社会问题剧向艺术创作深层迈进的旅程,并迎来了工业题材戏剧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20世纪90年代,话剧《红红的月亮黑的血》《那一年,在夏天》《岁月》相继问世,剧作家谢海威、黑纪文、孙建业等也相继迎来了自己创作的黄金时期。1999年,李宝群创作的话剧《父亲》问世,开启了辽宁工业题材戏剧创作的井喷期。紧接着由他创作的话剧《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黑石岭的日子》,黑纪文、黄伟英创作的话剧《郭明义》相继入选国家艺术精品工程,不仅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至高的荣誉,也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回顾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不难发现,辽宁的工业题材戏剧创作之所以能在这个阶段取得不凡的成就,首先源于辽宁对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坚守。辽宁的戏剧创作始终坚守着艺术为人民的精神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一种传统。无论是崔德志、谢海威、黑纪文、李宝群,都在创作中紧贴生活实际,关注民众疾苦,直面生活,揭示人性。崔德志曾长期在工厂体验生活,工人出身的剧作家谢海威、黑纪文则是从自己熟悉的工厂生活出发,出生在工人村的李宝群多次深入沈阳、抚顺、阜新等地体验生活。因此,他们笔下的戏剧人物是鲜活的,故事是可信的,情感是充沛的。此外,在这一时期,剧作家开始有意识地从宏大的叙事背景中抽离出来,去关注底层普通人生活的苦乐甘甜,寻找社会背后的隐喻和意蕴。他们的作品总是能敏锐地关注历史风云变迁,敢于从逆境切入,关注人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思想历程,努力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他们的发现与思考。由此这个时期工业题材的作品在凸显时代风貌的同时,表现出了生活的厚重,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红红的月亮黑的血》描写了一群饱经生活沧桑的采油女工;《岁月》聚焦国企改革中处在艰难转型期的普通工人;《父亲》描述的是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故事;《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讲的是矿山倒闭后工人自谋出路的过程;《黑石岭的日子》展示了四个煤矿工人家庭长达半个世纪的生死相依……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在舞台上留下充满着生命热度和情感浓度的工人群像,首先源于作者将人物投放在情感交融的人情冷暖中,通过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百态,凸显出在时代语境下,人的失落、彷徨、觉醒与希望,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于历史风云变迁下人的精神历程不懈的拷问与探索。
在这一时期,以宋国锋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将“关东演剧学派”的演剧美学进一步深化、探索,并通过杨老头、秦大咧咧、刘老黑等人物的塑造,实现了自身表演艺术的新高度。他善于潜入人物的内心,体察人物的悲喜,将“演而不露”的生活化表演贯穿始终,抽丝剥茧地用表情、神态、语调去展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他的表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并将剧本的主题立意进一步深化,在舞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四
随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老工业基地焕发了新活力,开启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发展的道路,在新时代下注入了创新和文化的双重内涵。辽宁的戏剧也在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中奋力前行,探索中寻找着更能适合当下观众审美的表达方式,话剧《国徽》《大国工匠》《孟泰》,芭蕾舞剧《铁人》都是近年来辽宁戏剧舞台上涌现出的佳作,这些剧目在创作技法及舞台呈现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艺术上的积极探索,特别是根据新中国第一代劳模王进喜的故事改编的芭蕾舞剧《铁人》大胆地用芭蕾舞剧的艺术样式呈现工业题材的内涵,艺术地将民族舞、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语汇相融合,成为辽宁芭蕾舞团探索芭蕾民族化道路的又一个里程碑。不可否认的是,当下辽宁工业题材的戏剧创作在主题深化、艺术表达、美学探究等方面的探索有余,对于表现当下工业现代气息的敏锐力不足,并没有敏锐地体察并表达出当代工业在格局、文化、内涵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而引发的技术、观念、心理等层面的变革,也没有对于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下辽宁工业建设行业的新型工人有一个崭新的书写,这可能是近年来辽宁工业创作的一个新目标和方向。
辽宁工业题材戏剧沉稳内敛、拙朴大气,得益于辽宁戏剧优良的革命传统,发源于延安的鲁艺精神始终是辽宁戏剧前进、发展、不断壮大的重要根基。辽宁工业题材的戏剧创作始终以自身独特的敏锐和担当参与着时代的进步,植根于东北文化的土壤,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继承和发展着关东文化的风韵。
芭蕾舞剧《铁人》剧照
注释:
[1]杜印、刘相如、胡零等:《在新事物面前》,青年出版社,1951年11月初版,第3页。
[2]黄会林、谷海慧:《中国百年话剧史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