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旌
我在一开始着手创作这部儿童剧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担心的。因为红色题材的故事,对小朋友来说,可能并不讨巧。如何能让小朋友对此有兴趣,是我在创作阶段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后来大家谈到最多的一个问题。
这部戏改编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薛涛老师的小说《情报鸽子》,故事主要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以抗联小战士满山为主角,讲述了他进城送一封“送不出去”的情报的故事。其中加入了很多童趣的部分,让一次紧张的任务,更像是一段有幻想、有一点童话感的历险记。原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础的背景和方向,里面的抗联战士和杨司令,也有人物原型。但一直以来,不论是各类文学作品中,还是教科书里,不乏抗战题材的故事。这些英雄事迹小朋友可能容易懂,但是未必容易看得进去。其实不用说小朋友,这类题材遇上成年观众,大概也会碰壁。所以从创作伊始,我也一直在反复问自己,这个故事真正打动我的地方是什么?
在完成剧本初稿和前几次修改之后,我去东北采风,连续看了几天的博物馆和纪念展。其中的资料很详实,几乎事无巨细地记录下了当年抗联作战的整个过程,以及杨靖宇将军生活、作战的经历。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资料,上面展示着杨靖宇写过的诗、谱过的曲子和他经常吹奏的口琴。很难想象一个身高一米九,满面胡须的大汉,拿着那把巴掌大小的口琴吹奏的样子。我想如果不在战争年代,他可能也会是个文艺骨干,有豪气,也有才情,是一个能得人心的领导者。
所以,当我看到一幅记录了抗联后期叛变人员数量统计图的时候,和大部分去参观的人一样,我的心里非常义愤。那张统计图上记录了所有抗联战士的名字和编队。其中,后来叛变投敌的人被标成了红色,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里面几乎有三分之一名字都是红色的,特别到后期,一个师里十几个人中,八九个都被标红了。
讲解员讲得很激动,讲述着当时抗联的境况极其艰难,而比生活条件更恶劣的是精神上的。他们几乎已经看不到希望,很多人心里明白,他们在打一场打不赢的战争。最关键的是,他们是有选择的,并非无路可退。他们可以北撤到苏联,但是杨靖宇坚持要留在这里。当时有一个参观者随口说了一句话,他说,我要是兵,我也跑。虽然可能是句玩笑,但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这让我也在思考,如果我身处那个年代,那种情况下,我会不会跑?当时仍选择坚持的战士们,在近乎绝望的处境下期盼着什么呢?
战争题材往往包含着对历史的回看、对现实的凝视、对未来的瞻望等多重方面的意义。当我们站在当下回看历史,难免会将崇高放大,把脆弱抹杀。可是人本性里的脆弱和恐惧,与身处绝境时的信念感往往是成对出现的。我不敢说如果我在那个环境里,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但这种在无力中生发的信念感,切实地触动了我,也让我觉得这群英雄的形象终于出现在眼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我也是带着这样的感触,去塑造剧本中抗联战士的形象。我觉得他们应该呈现出的感觉,未必很惨烈或者很伟岸,他们反而不需要多加修饰,就可以触动人的常情。他们是伟大的,也是普通的,是真实的,也是有诗意的,是带有一点血色浪漫的。
儿童剧《送不出去的情报》剧照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提供
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虽然是满山,但承载整个剧本核心的情感表达的,是以杨司令为主的抗联战士这个群体。所以,在这种情感基调定下之后,剧中的叙事结构、人物、情节,以及围绕情节增加的一些符合儿童情趣的元素,也都是以此为统一性完成的。在原小说的基础上,这部戏首先在结构上做了调整。因为舞台所要求的情节、人物、情感都需要更加集中,所以在剧本创作阶段,我将小说中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剧本的主题重新打散整理,将原本书中散文式的叙述整合成一条主要的故事线,这样观众跟随主人公满山的经历,一起经历一次“历险”。这样类似“历险记”的形式,让满山在“送情报”的行动中一次次遇到危机,又一次次化险为夷,构成了剧中的悬念。不同人物的登场,也更容易引起小观众们的兴趣。剧本中有不少满山的回忆、幻觉等,需要体现人物心理时空的场景,舞台时空也在回忆、幻觉和现实中不断跳跃。尤其是剧中对于“杨司令”的设计,大部分存在于满山和李小刀的幻想中,这个幻觉中的“杨司令”虽然是虚的,但他实际上也是战争中的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杨司令”在历史上是一位高大的英雄人物,但在孩子们的幻想中,他强壮、威武、理智,却同时又有着孩子气的一面。
在创作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犹豫过,小观众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叙事结构和时空转换?这个幻觉中的英雄是否能触动观众的真情?我在前面提到过,从创作一开始,我一直在想怎么能把红色题材写得有趣,竭力想让小观众愿意接受。但是在我真正找到触动我自己的地方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另一种逆向的思考——按照儿童的眼光和思维,该如何把握历史的真实?这种“真实”并不一定是对历史照本宣科的复刻,更不是纠结于某些艺术手段是否符合现实生活,如果把“历史的真实”看得这么局促,那么历史无法流动,真实也岌岌可危。
在我看来,这种真实是一种感受。红色题材或许更偏向于一种基于历史的感受,它本身像是一剂猛药,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火候。在这类题材里,情感相对饱满、人物相对厚重是它让人有些望而却步的原因,但有时也可以变成它的优势。正是由于这种浓厚的革命历史情感能够支撑起全剧的表达,才让前面的情节能够不按套路出牌,打破一般的叙事模式,留出足够的空间编织未知和意外,来“引诱”小观众一步步跟随着情节去感受。
在这部戏里,小朋友可能对战争、对侵略缺少切实的概念和相关的知识储备。但当看到剧中的三个同龄的主角:满山、李小刀和一郎的时候,小朋友对这三个孩子的遭遇,对于他们从打架变成打雪仗,对他们没有家,见不到妈妈等这些事,是会产生切身的感觉的。来看这部戏,或者看完这部戏,小朋友们并不需要完全明白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或者明白什么道理,我更希望能带给他们的是感受上的东西。我希望他们能感到温暖,感到有趣,感到悲伤。我也相信,这种感受能像种子,成为孩子们走近、了解这段历史的兴趣和起点。
这部戏在演出的时候,我有几次坐在小观众比较多的位置,希望能看看他们的反应。有一次,我听到一个小朋友看到最后的时候问妈妈说:“真的有杨司令这个人吗?”妈妈告诉她:“有,历史上真的有一个这样的人。”我想,通过这部戏,哪怕是只让孩子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也是值得的。我创作这个故事,即使是基于一定的史实和人物原型,也只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去讲述历史。可是如果这个故事给了孩子们一点兴趣,他们在之后的成长阶段,一定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去了解过去,去看待问题,去体会情感。
儿童剧《送不出去的情报》剧照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提供
这是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更是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让孩子们对那段沉重的历史有一次温柔的触碰,不论在怎样的环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珍贵的,都是应该被守护着的。那段存在于满山心中的英雄幻想,也定能成为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浪漫美梦。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为儿童剧《送不出去的情报》奉献和付出的所有演职人员,他们的二度创作,使得这个作品在红色题材的表达上,把最真诚的一面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这些想象和创造,在舞台上为孩子们搭建出了一段硝烟弥漫的严肃历史,一次与众不同的奇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