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顺
【摘要】文章阐述了基于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思想构建的小学体育“畅想课堂”模式。“畅想课堂”模式旨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成效。笔者以前滚翻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这一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 畅想课堂 三板块 六环节
“畅想课堂”模式,是基于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过程,通过设置“学”“练”“想”“议”“秀”“评”等六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为动作学习与探索的主体。它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单纯依靠知识灌输与机械的技术练习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置于课堂学习的“正中央”,培养了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以前滚翻教学为例,阐述“畅想课堂”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运用。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指的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练。基于此,作为体育教师,需要研究教材,结合学情,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学练。
1.激发动力。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需要在学习前,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与动作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前滚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用图片、视频讲解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精彩瞬间,或是让学生了解前滚翻动作的功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2.指导学法。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前滚翻教学的不同课时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在第一课时中,技能目标一般为“使85%~9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正确技术动作”,学习重点是做到“低头、含胸、团身紧”。其次,要指导学生理解动作要领与图解步骤。不同水平段的学生,对动作要领与图解步骤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给予不同的指导。比如,低年段的学生尚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就可以根据动作结构创编出儿歌口诀:“前滚翻,似皮球,低头团身滚得圆。”帮助学生理解前滚翻的要领;在此基础上,学生理解能力提升,创编的口诀可以变为“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皮球”,以此对动作细节提出更高要求;更进一步,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创编口诀就需要细抠动作细节,提出精准要求,可以将口诀创编成:“两腿蹬直成蹲撑,曲臂低头向前滚,肩背臀部依着垫,背着垫屈小腿,上体膝部靠靠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动成蹲立。”在教学动作要领时,也可以结合图解来展示。根据不同的难度,可选择不同的展示形式,如形象卡通图解、简笔画、学生的动作示范照片等。
叶圣陶先生提出“不赞成讲授,主张自求”,强调“自悟”与“自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去完成。
1.对标自悟。通过自主学练后,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与运动基础不同,学习效果也会存在差异。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照动作标准进行自我反思。如有些学生翻不过去,原因可能是没有低头团身;有些学生滚翻不顺畅,原因可能是团身不紧;有些学生翻歪了,原因可能是雙脚蹬地用力不均衡;有些学生滚翻后不能站立起来,原因可能是两手没有抱小腿。动作差异大,原因可能各不相同,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照动作要领与图解开展自我反思,查找原因,寻求对策。
2.同伴讨论。同伴讨论,即“议”的环节,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把疑问带到课堂中来,与同伴一起交流探讨,就可以在思维碰撞中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既对自身有利,更有益于他人。叶圣陶先生说“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可见相互讨论是何等重要。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分小组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畅所欲言,言之不尽。
学生是有生命力的个体,需要让学生在技能展示中享受乐趣,在他评中享受他人的尊重与知识技能的生长感。
1.积极秀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动作结构,创编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展示动作技能。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小刺猬火场灭火”的游戏情景,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6~8组。各组学生依次列队,先做前滚翻通过“沼泽”,再快速跑30米通过“危险区”,最后将手中的“纸团”(当作水)覆盖在“火”字上,用时最少的小组为优胜组。学生在这种趣味情景游戏中,学习前滚翻技术并加以运用,享受学习的快乐。当然,创编游戏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学情而定,针对水平较低的学生,宜创编小动物扮演之类的游戏;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宜创编具体情境类、对抗类的游戏。
2.评价相长。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在课堂结束前,组织学生分组对同伴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既可以相互借鉴,也有利于各自发现问题。在评价前,教师要给予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准确施评。如果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就需要提前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标准;如果对动作质量评价,就需要提前明确动作技术的质量标准;如果对健康知识评价,也需要课前明确健康知识评分标准。具体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知识技能要点赋予一定的分值,组织学生进行量化评价。就前滚翻教学而言,动作技术的要点有“低头”“含胸”“团身”“依次着垫”“及时推手”等,评价时可以设计成评价量表:低头10分、含胸20分、团身30分、头后部肩背臀依次着垫30分、及时推手20分,合计100分,供学生对照打分。学生有了明确的评价要点,仔细观察同伴动作,评价时就能评到要点上了。当然,在评价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注意表达方式,先讲同伴的优点与值得学习之处,再适当指出动作的不足与改进方法,语气要委婉。
总之,“畅想课堂”中的各环节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圈,环环相扣。只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辨析、修正,才能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