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莹
摘要: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需要研究的第一要务。将民族音乐知识融入正规课程教学环节之中,对学生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有着有效的促进作用,也是实现民族音乐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民族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对音乐产生学习兴趣,学校应把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作为初中音乐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教师也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环节来渗透音乐教育,教师可在学生休闲娱乐的时候,播放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为学生营造一个既舒适又放松的日常环境,让学生能够爱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进而逐渐喜欢音乐,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利用学校的环境进行音乐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音乐选段,让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及增加对民族音乐教育领域的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更多的学生对音乐课程感兴趣。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选拔有能力且优秀的教师进行深造,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音乐教育领域的专业师资,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让教师接触优秀的教学经验和做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对于国内民族音乐教育实验成功地区,可以吸收借鉴其优秀经验,带动全国范围内民族音乐教育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素质水平提高[1]。
2丰富课程资源
我国教育部门要增加对初中生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制定相关方面的专业教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学习积极性,减少学习阻力。保证民族音乐文化能够走进初中生音乐教材中,教育部门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难易程度要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在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时要保证教学的连续性,让学生能够持续地接受音乐文化的影响,保证教材的质量。
除了传统的教授方式外,音乐教育还可以开展很多形式,比如可以利用身边一些道具,小型乐器教师现场演绎音乐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看见音乐文化的特点和表达的意思。如果学校资源充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合理运用,从多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体验课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爱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比如,利用此阶段学生爱玩的特点,引导学生可以自己进行乐曲的弹奏,鼓励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及时指导,这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2]。
3民族音乐艺术创造
所有的学习都要有学习兴趣才能顺利进行,有兴趣诱导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教育也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按照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思维能力等方面开展民族音乐教育。音乐和舞蹈是捆绑关系,音乐的律动可与舞蹈动作结合,所以民族音乐教学中使用音乐和舞蹈是分不开的。相关学者也说过,在音乐艺术中如果将音乐比喻成声音,那么舞蹈动作就是形体。由此可见,音乐和舞蹈的密切关系。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节奏欢快、个性鲜明、活泼明朗的音乐,这样的音乐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比如《丰收锣鼓》,展现了人们丰收时的喜悦,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动作编排,这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3]。
民族音乐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美感。播放相关纪录片和音乐作品,向学生传达音乐艺术作品所承载的精神情感和内心世界。音乐作品也能塑造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愉悦的听觉体验。民族音乐将人的情感、美感、心理反应和欣赏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听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得到人们身心的呼应,这样就达到了民族音乐的艺术感染效果,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体验。与其他形式相比,它传达的审美艺术和学生的生活、情感息息相关,它是一种综合艺术表达方法,学生在与之相对应的音乐、节奏等条件的影响下,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可以张开创造力的翅膀,加上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美的熏陶。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运用并传承民族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民族音乐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要积极探索与学习,强化专业知识,发挥引导作用,为传承民族音乐以及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茆卫华.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藝术,2020(01):48-49.
[2]徐苏红.多元音乐文化对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24):197+199.
[3]苗笛.探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融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