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纬
摘要:在小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体育锻炼是不可缺少的,锻炼能够强健体魄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我们要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来感受到在学习中的快乐,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是人体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通过近年来国家体质健康网站的数据反映出肥胖儿童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学生的肺活量呈下降趋势,这也说明了我们当前的体育教育工作对于学生健康体魄的塑造起到的效果并不大。为此,我们结合STEAM教育理念在充分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找出解决策略进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时效性。
关键词:体育锻炼;小学生;习惯;培养
STEAM教育理念是综合性的多元化教育理念,能够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起到监控和指导的作用。当前体育课堂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对教学的目标与所学内容的相互融合,认识不够深刻,这就会导致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对目标不能够清晰把握,而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于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一、小学生体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一)锻炼时间投入少了
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位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来分析,他们可以用来锻炼的时间,早晨7:20起床,8:00上学,中午放学11:55,下午上学2点,晚上放学4:50,这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完成文化课的学习,回到家以后,孩子还需要完成学校教师所留下的课堂作业当他们完成作业以后就已经是晚上8点了,那么他们真正投入到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或许不足一小时;在周六周日父母又给孩子安排了众多的课外补习班,所以真正能够走出室外进行锻炼的时间恐怕也就在每周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堂上。
(二)学生怕苦怕累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在参与锻炼时会消耗他们的体力,让他们感觉到身体非常疲劳;在教室里学习文化课,则可以坐在凳子上舒舒服服地完成学习,只要听老师讲就可以,而且有些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处于“神游太虚”的状态,所以他们总感觉文化课的学习要比体育锻炼更轻松。
(三)缺乏体育器材
在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大多数体育器材都是以成人化的标准进行制定的,不适宜儿童开展训练,当他们站在这些高大的器材面前,就会自然而然意识到自己完成不了这些任务,让他们参与锻炼的兴趣受到打击,这样都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STEAM教育理念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STEAM教育理念渗透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体育课堂就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实践空间,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做到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相互结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性,而且教师也要随时抽查学生锻炼状况保障的有效性,只有这点才能够高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注重教学评价
STEAM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在体育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创建更多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在和谐环境下不断深化终身运动意识,这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1.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诊断评估主要针对学生学习某种教材的准备状况,以确定教学起点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形成性评估是为了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題,这样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性评价是在学习后的某一阶段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进行检测。如果教师能够将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三者交配运用相互渗透,那么整个评价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有效的,也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
2.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评估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才能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反馈。体育教学非常复杂并有其特殊性,体育教学对给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不仅是身体的强健,更能够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学生内心的抗压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简单容易完成的动作来强化学生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具有明显的定性特征指标和诸如此类难以量化的指标。
三、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STEAM教育理念要本着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入手,借助教室多元化引导提高学的是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就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自我实践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能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以知识来促进技能的发展,这不仅为当前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最终将会在小学体育的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全民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亚芳,郭丽梅,任殿星.巧妙做好引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课程中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J].沈阳体育学院(中小学教师教研版),2019(13):139-140.
[2]彭子玉,韩宏宇,徐明远.让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的终身陪伴者——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J].黑龙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4(03):324-326.